一、戏剧表演
如果你看过话剧,那么请结合下面的介绍仔细回想坐在剧场里的感受与体会,并在这个过程中和你熟悉的一些电影画面中的表演相比较,这对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是有很大好处的。
戏剧呈现在假定性舞台空间中,演员是面对观众直接交流,演员的一切,包括声音、身体、喘息、额头的汗水都在观众前一览无余。所以,特定的样式、特定的空间就必须遵循特定的表演方式,即需要放大了的声音、放大了的动作。
话剧演员都清楚,舞台上的故事发展必须靠演员的台词推进,而台词声音大小及吐字是否清晰又关系到剧场大小及台下的观众多少。观众是否听得清楚是检验一个话剧演员台词基本功的标准,也是检验一部话剧是否成功的关键。用老百姓的话说,话剧就是在台上说话的。由此可见,观众听不清说什么就没有话剧的存在,演的再好也是徒劳。
因此,戏剧演员必须具备洪亮的嗓子,清晰的台词基本功,尤其是在展现人物性格和激烈的矛盾冲突时就更强调每句台词、每句话、每个字都必须让观众听清楚。这确实关乎到观众是否与戏剧情节同时推进、同时沉浮,并在互动中能否产生强烈剧场效果的大问题。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而矛盾冲突要靠演员的对话去推进,在语言推进的同时也必须带着形体、情绪、声音等一切都被夸大了的舞台行为才能被称之为戏剧。
尤其是在表现戏剧的高潮处,形体及声音似乎都被夸张到了极限,甚至坐到剧场的最后一排也能感到他们心脏加快的速度。在快节奏的台词道白中,他们的肢体似乎被激情所“撕裂”,高亢的声音中带着疲劳与嘶哑,他们在激情的驱使下可以自由地占据舞台空间中的各个支点,或奔跑或停顿——他们的舞台行动牵扯着观众的眼球,他们忘我的激情及清晰的语言传递始终鼓动着观众的情绪,在与观众不变的同一个距离中,他们的心跳和呼吸也几乎和观众的热血一起涌动,几乎是同一节奏、同一呼吸。
舞台上的演员和观众形成了整体联动的板块,应该说这个时候的演员已经把自己完全交给了观众。他们在舞台上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似乎都不再受到限制,排演中刻意走出的调度此时也不再保持一成不变,人物对话似乎也和排演场不一样。
这时的观众会不会说他们太随意、太没章法了?演员会不会担心观众对他们表演产生排斥或者厌烦?可以肯定地说,不会。相反,观众会随着他们速度与节奏的推进与他们同处在一种高亢的快感中。
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也正如戏剧导演及戏剧演员常说的“舞台的表演宁可过火,也不能不够”,这和影视演员所说的“镜头前的表演宁可不够,也不能过火”,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戏剧的谢幕会证实观众对这种式样的喜欢与接受,观众往往会长时间不离剧场,有时需要演员谢幕几次。这就是戏剧魅力,这种魅力主要来自话剧演员表演的连续性及可临场发挥的独立性、与观众互动中的共同创作性、表演的可调整性,当然还有更重要的是一个好剧本、一台好演员、一个好导演。
1.戏剧表演中赋予演员更多的独立创作
话剧演员的独立性是指话剧演员在创作中的连续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行动再行动”、“一气呵成、不容喘息”。用这样的话来形容话剧演员在舞台上的创作是恰当的。从读剧本那一刻开始,话剧演员已经对自己所扮演的人物有了一个简单的轮廓,他会在这个轮廓中不停地去琢磨,直至把这个人物的行为、特征、性格等都用动作连接成线,并能保证在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中不受任何干扰地完成人物创作并且不能间断。这与影视表演中完全按导演的意图及按镜头准备大不一样。
话剧演员在排演场进行长时间的排练时,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如何让人物行动起来,在行动中把一切有关的事件、矛盾冲突、人物性格、人物关系等有机地串联起来。这时演员是排演场中的创作主体,而导演则喜欢你把所有的想法都一一体现出来,通过一轮轮小品的练习,一遍遍的对词,导演大有把你“榨干”之势。好的话剧导演一般不说话,对你的练习没有任何评判,直到确认为你已经尽了最后的努力才告诉你哪些是好的,应该保留哪些。
排演场里搭建的临时代用布景正是训练和寻找人物感觉的场地,演员进入排练前要有一个良好的竞技状态,肢体要活动开,声音要喊开,所有的准备都是让自己尽快地兴奋和激动起来,其主要目的是唤醒身体上的每一根神经去检验早已琢磨好的人物雏形。兴奋、激动、激情是话剧演员进入检验人物的最佳动力。
话剧演员在排演过程中会被导演不时地打断、再来,这样在无数反复不断的行动中去理解人物并寻找阐释人物性格、命运的表演方法,也就是说,在无数次的排练中逐步准确地走近人物。这期间你可以有诸多想法去摸索,今天感觉不好还可以明天再来,你有充足的时间去琢磨一个感觉或者一个动作,直至找到自己认为最好、最顺畅、最良好的感觉为止。
独立思考并集中各方面好的意见去反复实践,是话剧演员最为自主的一种创作。当然,进入舞台空间后,更是对演员塑造人物最后的检验。这时的舞台基本允许演员根据人物的需要去变换动作,也就是说,演员会根据剧场的大小、观众多少去调节自己表演中的形体幅度、台词快慢、声音大小、情绪变化等。这种根据场地和观众变化而由演员自己决定调整的灵活性,也是话剧演员在表演中所具备的又一个不同于影视表演的特殊性。
我们常听话剧演员说“到台上见”。其意思不难明白,即我几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精心排演创造的人物即将正式亮相舞台,其话语中带有极强的自主性。事实上也是如此,当一部话剧进入舞台程序后,演员的独立创作即将开始,因为这时导演的一切都寄托在了演员身上,演员独立发挥与再创作过程产生的一些变化,话剧导演一般是接受并支持的。
2.戏剧表演中演员与观众互动后的再创造
有一个话剧演员这样描述他演出后谢幕的情景,他说:“当我手摇着观众送我的鲜花向她们再一次致敬的时候,热情的观众又一次沸腾了,以更长时间的掌声对我报以亲切热烈的回答。我喜欢这从心里发出的掌声,因为整个演出中我们的情感一直在碰撞,我们的心一直在沟通。当然,我更喜欢在谢幕时向观众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因为这不完全是出自礼貌,更是由于我们的演出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共鸣与参与。作为一个演员,没有比这一刻更叫人激动和兴奋的了。”
上面的描述足以让人们领略话剧在与观众互动中形成的那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场面和它所带来的令人陶醉的艺术震撼。因此,与观众共创作或再创作是舞台表演区别于影视表演的最大特点之一。观众是话剧演出的载体,戏剧内容的好坏,演员的表演是否精彩(其中包括声音、形体、扮相等)都可以在第一时间里得到观众的鉴定。反过来说,观众的任何反应都会影响到演员的表演,这种来自观众的反应叫观众的参与。观众对演员表演的参与及支撑多来自他们有感而发的掌声或平息静听的寂静,而演员回报观众的则是更加投入与忘我的表演,在这样的境况中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剧场效果,可能是一句简单的台词处理,一个在激情中突发的形体动作,一段下意识产生的人物对白等,都能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
为什么话剧演员在表演中会产生那么多的突发或下意识的表演?主要来自与观众的直接交流中而产生的相互刺激,那种刺激的最初阶段像淡淡的清茶加橄榄,而越往后来随着相互刺激的不断加深、加大其美妙感觉越会如醉如痴。常听话剧演员说起那其中的感觉时,有如幻景中的飘逸。
可以说,戏剧诞生几百年至今没有消亡,其主要得益于观众共同创作,相互支撑。在观赏中传递美感,在美感中去共同营造。无论是美的、丑的、善的,都与观众去同思索、共沉浮,这是话剧演员在表演中最为之享受的东西,是话剧区别于影视表演的又一大特征。
3.戏剧表演中演员具有的可调性
对表演能进行调整,这是戏剧在进行多场次演出中演员在表演中所独有的权利。也就是说,演员作为舞台表演中的主体,能够对每场演出后总结与检验自己在表演上还有哪些不足,能够改正那些与对手交流中感到表演上的不舒服的地方。更确切地说,演员可以根据观众的反映选择保留或去掉某些地方。这同样来自对台词的处理,对声音的运用,对形体、情绪等多方面的取舍。
我们经常听爱看戏剧观众讲,看戏要看演过三场以后的戏。为什么这样说?其主要原因是,前三场戏演员刚刚从排演场到剧场的正式布景里,无论从整台灯光、美术、表演等的配合还没熟练,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最为主要的原因是演员的表演,由于刚从排演场走到剧场的舞台,虽然是同样的空间,但演出区的面积增大了,演员在舞台上的所有调度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同样包括了灯光对位、布景的准确、音乐的合成等。
一出戏演出几十场,那么话剧演员的表演是否一成不变地进行?应该说,最初设计人物主体性格是不会变的,变的是在不断的演出中发现或更进一步地理解人物。一般性的补充或改变某些动作演员自己可以决定,但重要的是,涉及与对手改变某种行动调度、幕与幕间音乐与人物的衔接等,都需要争得导演同意后,再进行统一部署。
话剧演员在自己设计的人物区域内,不断变换或完善自己的人物所进行的尝试是影视镜前所不容许或根本不可以的。舞台上经典话剧《茶馆》中王掌柜的扮演者于是之老先生,在最初的人物塑造与演出几十场后的人物感觉有很多不同之处,后期明显通过对人物理解后,改变了多处人物动作及语言处理,从而使得人物更加丰满和厚重。如果没有在排演场及舞台上的经久磨炼和不断完善,恐怕很难塑造出舞台上的经典人物形象。
因此,话剧演员对人物的创造,是随着演出场次增加而不断琢磨并不断完善与补充人物形象的不足,是在可调整中逐步完善、丰满人物形象。这是影视表演相比舞台表演中所没有的,也是常令许多从事影视表演的演员们怀念舞台表演过瘾时所津津乐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