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走近川剧
1.10 编后语

编后语

我们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川剧艺术是多么的灿烂,何等的博大精深,其文化底蕴又是多么的厚重。作为四川人,自然感到无比自豪,同时又深深地感到责任重大。

为了让广大读者,特别是广大学生了解中国戏曲,本书在介绍川剧前,又粗略地介绍了中国戏曲的来龙去脉以及至今尚存的各地方剧种的分布情况。

为了让学生们读懂、读明白书中的内容,在着重介绍川剧的同时,尽可能地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去加以描述,对川剧的一些名词、概念只作简易解释、说明。同时采用了较多的川剧行当中生、旦、净、末、丑的图片和演出剧照,以及其他一些如服装、道具、乐器的图片。这样做自然是为了增强学生们的感性认识,让他们在五彩斑斓的色调中去揣摩、去遐想,从而引发他们对川剧艺术的浓厚兴趣。同时尽可能地向他们灌输、传播川剧艺术,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正是我们编写这本读物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第六章第六节用25000余字,创作了《戏说千秋帝王》,是想以戏曲独有的“帝王传”唱词形式,通过大量的故事、成语、典故,概括我国数千年的帝王历史,揭示各个朝代的兴衰成败及原因,营造浓浓的戏味、韵味和趣味。整个唱词运用了川剧13个半韵中的8个韵律,写了2000余句,勾勒出了历代有名有姓的帝王近200个和一大批文臣武将、才子佳人。其文字流畅,形象生动,韵律工整,吟唱起来朗朗上口,具有一定的哲理和较高的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充分体现了川剧艺术的魅力。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吸取了《中国戏曲志·四川卷》编辑部《川剧志》,胡度、刘兴明、傅则《川剧词典》,杜建华、王定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川剧》,四川艺术集成丛书·戏曲志部分《川剧剧目选考》,《泸州戏曲志》,姜晓文、袁学军、弯弯、杜建华《中国川剧》等作品的精华,摘用了它们的一些内容,在此,向这些作者和编写单位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向业界的余小武、王玉梅、熊宪刚、胡兵、王华茂、阳旭、泸州市川剧团、四川省川剧院等老师、同学、朋友,表示深深的谢意!忘不了你们提供的照片帮助!还要感谢我的恩师任庭芳提供的《拿虎》视频及对这本读物的无私支持!

同时,还要感谢四川省艺术研究院的各位领导和专家,特别要感谢张跃院长对本书的大力鼓励与支持!

由于水平有限,错误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6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