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走近川剧
1.4.1 第一节 川剧的形成
第一节 川剧的形成

1990年,文化部在北京举办了纪念徽班进京200年暨京剧诞生200年的大型文化活动。1790年,大清王朝正是鼎盛的乾隆时期,安徽省的“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三庆班”四大徽班进京演出,一说是庆贺乾隆皇帝八十大寿。从此,徽剧就在北京扎下根来,与当地的语言和风俗习惯相融合,演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广大观众喜爱的、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剧种——京剧。也就是说,四大徽班进京之日,就是京剧诞生之时。越剧的诞生时间更精确。1906年3月27日,在浙江省嵊县的东王村,有几位说唱“落地书”的艺人,首次化妆登台演出《十件头》和《赖婚记》。越剧由此诞生了。

从“武王伐纣,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到“蜀戏冠天下”的大唐王朝,历史的铺垫,注定了一朵艺术奇葩必将在巴蜀这块广阔的沃土中应运而生,灿烂绽放。盛极了几百年的杂剧艺术,到了明朝中后期,走向了衰亡,正是这一时期,在四川的民间正悄悄地孕育着一个新门类的艺术剧种。随着大清王朝长达60多年的“湖广填四川”的人口大迁移,更催生并走完了这门艺术剧种从萌芽出土到茁壮成长的全过程。

雍正二年(1724年),有20多名泸县(今泸州市)艺人跋山涉水来到成都,在棉花街的药师殿成立了一个专唱高腔的戏班“庆华班”,一边演出,一边招收徒弟,传授技艺。这是至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川剧戏班,由于高腔是川剧的主体声腔,因此,“庆华班”的成立标志着川剧的正式诞生(一开始叫川戏,后统称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