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闲聊早餐》

你是甚么地方人,就叫甚么早餐。

我们住在香港真幸福,任何早餐都能吃到。广东人爱粥,老火煲出来的,当称一个「绵」字,煮得稀巴烂,看不到米粒,但味道极佳。以为只是白粥,里面还加了江瑶柱、白果、腐皮等等,来过香港的外省人,吃了之后,返乡也会想念。

高级一点,加了猪内脏,就称为「及第粥」了。「艇仔粥」由广州传来,至今也是香港最喜欢的粥类之一,「皮蛋瘦肉粥」百吃不厌,最简单的「猪红粥」,也最好吃。

如果你是上海人,那么还是会去找烧猪油条,或者粢饭,再来一碗豆浆。咸豆浆最好喝,加了虾米、油条片等等,一停下,豆浆凝结为块状,像豆腐,也像蛋花汤。

潮州人的吃糜,小菜多多,也难找了,米粒煮得刚刚开花就熄火,和广东粥截然不同。还有他们的独特早餐粿汁,是擀薄片的粉煮成粥状的,在香港也几乎绝迹,珍珠花菜猪杂汤,更是甭谈了。

北角一族的福建人,也吃稀饭,配咸蛋,或蒸些菜脯蛋,小鱼花生等来送,只有一两间食肆供应,大多数是在家里做了。

当今香港人的早餐,除了到麦当劳食汉堡包、肯德基吃炸鸡以外,就都挤进茶餐厅去吃A餐B餐或C餐。

不知甚么时候开始,我们接受了意大利通心粉,加了几小片火腿。煎蛋,煎香肠,三文治等配咖啡或茶,是甚么甚么餐的主角。洋东西吃不惯的人,来碗雪菜米粉,有沙茶牛肉河吃,已感幸福,不然就是甚么丁甚么丁了,我们将出前一丁的即食面纳入,当成早餐主要的食材。

 不过,小时候要是被父母带去,喝了一餐早茶,那么虾饺、烧卖、叉烧包等的就深入脑海,从此,饮茶成为奢侈的早餐,不管你是东西南北人,在香港,饮茶吃点心,变成磨灭不掉的记忆。一到香港,非饮茶不可。

可惜的是,当今因为贵租,旧茶楼一间间关闭,只剩下少数能做得下去,像陆羽和莲香楼,但是如果你用心去找,还是能在好屋苑的附近寻到一两家人,顽固地做下去,有水准地做下去。

其他的都是一些不堪入口的点心店,货在大陆做好,冰冻后运到香港,蒸热上桌。一看,水汪汪地,软绵绵地,伤心到极点。

其实云吞面也颇受欢迎,广东面店,不到中午不出现,粤人不把面食当为早餐,但有些人说,也可以找到一两家茶餐厅是卖面的。对,那是潮州人经营,有些还卖牛腩牛杂,但做出来的面,和广东一派是不同的。

香港人一到外国旅行,最先碰到的是美式早餐AMERICAN BREAKFAST,或者就是欧陆早餐CONTINENTAL BREAKFAST。前者很丰富,有炒蛋或煎蛋、火腿、香肠、果汁、果酱和面包。后者就寒酸,只有面包、果酱及茶或咖啡罢了,当然价钱也较便宜。

其实这只是个叫法,欧陆早餐中的英式早餐,可较美式的丰盛得多,先来二至三个各种做法的蛋,肠肉和香肠都是大块,番茄整个,一大块咸布甸、蘑菇、洋葱、薯仔包,把盘子堆得满满地,不管你吃不吃得完。

反观马来人,胃口就小得多,只有一小个菜煎叶子包裹的椰粢饭,上面有点炸小鱼、花生和辣椒酱罢了,也是典型的早餐。

美味的话,还是在胡志明市吃到的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河,泰国人做的乾捞面早餐,面也很少,配料特多,要吃得饱,还是新加坡的肉骨茶。

昔时,星洲潮州商人还流行「煮食」。到大牌档去,甚么卤猪手、蒸鱼虾、炒通菜皆全,志在用来送酒,但此情此景,不复再。

消失的还有台湾的街边档,切仔面、鱿鱼羹、蚵仔面线等等,只要走出酒店,横巷中一定可找到几档,现在代之的,是一些西式的早点。

各地早餐的水准已经没落,无他,人的生活水准提高,不必那么勤劳地一早爬起来做买卖;即使做,也做个轻松的,去煲一大锅粥,煮一大锅汤来干甚么?两块面包夹一片火腿不就行了吗?

久而久之,年轻人也把垃圾食物当成人间美味,因为他们的肚子饿了。愿上帝祝福他们。

美食的欢乐和愉快,是自己找回来,你们办公室围绕的档口不好吃的话,那么早一点起来,做餐丰富的吃完再上路,或者,走远几步,那边有一家卖粥的特别好吃,就去享受享受吧,人生苦短,何必连早餐也得忍受无味饲料?

自己做?那不是很辛苦?其实一点也不困难。晚餐有吃剩的,别怕难为情,打包回家,翌日做个即食面,一齐滚热来吃好了。连白饭也包了,可做个甚锦炒饭。不然把白饭滚成粥,再打两个鸡蛋下去。要吃得豪华也更容易,买个慢热煲,睡觉之前把几块排骨和一两个苹果或梨放进去,第二天早上就有一锅香喷喷的汤来叫醒你。

利用一切食材,发挥你的想像空间,做出一顿美好的早餐,吃下去,做人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