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维纳斯巡礼:西方美术史话
1.9.6.1 策反艺术——杜尚
策反艺术——杜尚

艺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美是艺术必须追求的终极目标吗?几乎每个时代的艺术家们都会思考诸如此类的哲学问题。我们今天所谓的艺术实际上指的是“美的艺术”,尤其是指古典艺术。1914年8月欧洲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几百年来形成的“美的艺术”规范被打破,艺术体系出现了巨大的裂痕。艺术已经不能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和谐,人们站在博物馆、展览会的大厅里欣赏现代艺术时,心里却更加迷惑了。此时,传统艺术创作显得那么的不合时宜。艺术是时代精神的折射,时代需要新艺术的召唤,尤其是批判的艺术。纽约、苏黎世、科隆、柏林、巴黎都出现了时代艺术的先驱者。马塞尔·杜尚和以他为先锋的达达艺术就是那个疯狂的时代的疯狂艺术的代表。

杜尚(1887~1968)是一位罕见而奇特的艺术家,他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杜尚出生于法国的布兰维尔,他的外祖父、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都是艺术家。由于环境的熏陶,杜尚从小就接触艺术,15岁时已熟练掌握了绘画技巧,18岁进入巴黎朱利亚学院学习绘画。他的作品《泉》、《大玻璃》,甚至他的一个玩笑——给蒙娜丽莎添上小胡子——都成了现代艺术的里程碑,并从根本上改变了艺术在现代的观念。杜尚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把艺术限制在一个画框或一个雕塑中是非常狭隘的。杜尚用讽刺的手法反对传统艺术的框架,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随着杜尚的《泉》(图7-14),现成品艺术出现了,原来,生活也可以是艺术。

图7-14 泉

图7-15 走下楼梯的裸女

艺术与非艺术的概念在达达主义和杜尚这里已经变得模糊了。传统的视觉上的“美丽”是绝不能用于杜尚的绘画和其他作品中的。1912年的作品《走下楼梯的裸女》(图7-15)是同时运用立体派和未来派手法,表现了一个裸女由于运动所造成的重叠变化的人体形象。杜尚谈到自己与立体派画家的关系与分歧:“我看到曼·雷的一本书里描绘人击剑或马疾驰的不同动作,那是他解释基本平行的观念。它有点矫情,但却很有意思。就是这些图片给了我作走《走下楼梯的裸女》一画的灵感……我也保留了许多立体主义的成分,起码在颜色的协调上,运用我从布拉克与毕加索的画所观察的东西,但我也尝试加上不同的处理。”[11]杜尚追求的是运动着的对象。他认为艺术家在创作时应该研究几何和数学的问题。我们在画面中既没有看到感性的美,也没有看到形式的美。画面色彩单调枯燥,线条密集错乱,没有优雅动人的造型。从杜尚开始,艺术就不是让我们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的技巧了。

一件艺术品不是仅仅供人观赏的,而也是要让人思考的东西。强迫人们去思考的途径就是把艺术从传统的框架里拉出来,用批判的、反的经验去审视它。杜尚在艺术中的革命性的颠覆是从两方面进行的,一方面,他把机器的形象和机械的描绘手段融入绘画,他把画画得不像传统绘画;另一方面,他干脆放弃动手绘画,直接把生活中的普通物品——现成品——用来作为艺术品,取消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

1917年纽约独立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上,杜尚送展的作品是一个瓷器的小便池——一件现成品,杜尚给它起名为《泉》,并用油漆在上面写了“R.Mutt”的字样。《泉》立即遭到批评界的指责,说杜尚只不过在剽窃一件已有的物品。对此,杜尚发表了书面答辩,认为选择一件普通的生活用具并赋予它新的标题,让人们从新的角度去看它,那么,此物品原来存在的使用的意义就消失了,获得的是新的艺术意义。超现实主义理论家安德列·布列顿解释这种艺术,说是艺术家有“选择”的权力。当一件实用品被从生活中抽取出来,摆在博物馆的玻璃展台里,此时,物的实用意义消失,物作为物自身敞开。

关于杜尚的《泉》,至今还在议论不休。它到底是不是艺术,可以说到现在还没有作出结论。不过,人们的艺术的观念的确有了很大的改变,也许,现成的实用品也不是不可以成为艺术的。但是,是不是所有的日用品只要放在美术馆的展厅都能成为艺术?人们还有足够的理由怀疑。再者,如果不是已经在绘画界享有盛名的杜尚而是一位普通人或者名不见经传的小画家这样做,这件小便池能不能称之为艺术也是值得怀疑的。以杜尚为代表的达达主义者们的初衷是颠覆艺术现有的价值体系,也许,艺术该往哪里走,他们也不知道。

什么是艺术?经过杜尚这么一折腾,观念是更开放了,但也更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