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维纳斯巡礼:西方美术史话
1.8.3.7 “石”势造英雄——罗丹
“石”势造英雄——罗丹

在欧洲19世纪的现实主义艺术中,罗丹的雕刻占有特殊的地位。罗丹(1840~1917)生于巴黎拉丁区的贫民区。他是一位有着自己艺术追求的艺术家,他强调:“艺术就是感情。”[13]因而他并不是简单地摹仿生活,而是在摹仿中渗透他自己对所表现人物的情感,强调作品的思想性。

图6-13 地狱之门

罗丹优秀的作品很多,他的《地狱之门》(图6-13)是应一个博物馆委托所作的一件巨型雕塑。罗丹选取但丁的《神曲》中的一个片断为题材,按照但丁的《神曲·地狱篇》,表现各种神灵、鬼怪,还有人物的形象。作品气氛森严可怖,但又充分透显出人的力量、生命的力量、精神的力量。罗丹为这件作品费时37年之久。在这幅巨作的上部有一思想者的形象。这一形象后来独立出来,放大三倍,约有两米高,成为罗丹的个人艺术里程碑式的作品。这是一个思想者的形象:他低头沉思,手托下巴。紧皱的眉头、紧抿的嘴角、紧握的拳头,以及全身鼓胀的肌肉,都透现思维的张力与内心的痛苦。

罗丹的《巴尔扎克纪念像》(图6-14)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巴尔扎克是法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怎样表现他,罗丹煞费苦心,他阅读了巴尔扎克全部的作品以及有关文献,也参观了巴尔扎克的出生地和他最爱描写的地方,最后他决定选取巴尔扎克深夜写作间隙披着睡衣在房间踱步的形象来表现。最初的稿子露在睡衣外边的有一双手,然而他总觉得这双手有些别扭,于是他问他的学生布尔德尔,你满意这双手吗?布尔德尔说,老师,我满意,但是它太引人注意了。当布尔德尔再来看另一稿时,这双手已经没有了。罗丹从布尔德尔的话中敏锐地感到,这双手对于作品的思想性产生了喧宾夺主的效果。已经完成的作品,突出的是巴尔扎克硕

大的头颅和伟岸的身躯。这是一具极具思想冲击力的雕塑。但是它不美观的外形遭到了订购者法国作协的拒绝,并被有些人批评为“麻袋里装着癞蛤蟆”。然而这件作品终于得到了承认,而且获得了崇高的声誉。

与一味表现美的艺术家不一样,罗丹不排斥艺术表现丑,而且他认为“在自然中一般人的所谓的‘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的美”[14]。罗丹之所以重视表现丑,因为在他看来,“自然中认为丑的,往往要比那认为美的更显露出它的性格”,而“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15]。他的《巴尔扎克纪念像》是成功表现丑的范例,同样如此的还有他的另一件作品《欧米哀尔》(图6-15,彩图E-2)。艺术家在此塑造了一位老年妓女:低垂的头部、满身松弛的皱褶、消瘦干削的形体,将一位饱经岁月摧残的女人的形象表现得极为深刻,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图6-14 巴尔扎克纪念像

图6-15 欧米哀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