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维纳斯巡礼:西方美术史话
1.8.3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致与高蹈,在社会的兴奋期上实践了自己的艺术生命。但是当欧洲在无休无止的争战与反复中疲惫时,社会心理同样也经历着近似的旅程。19世纪中期的欧洲,对于前途的理想还是遥遥无期,以理想为旗帜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显得力不从心。这一刻,现实主义走上前台,并被观者接纳。

现实主义(Realism)并非只是在画坛驰骋,在哲学和文学领域早就有了它的身影。19世纪初席勒在《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系统地总结了从古代至当代的创作方法,提出存在“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两种不同的创作倾向,前者侧重于反映现实,后者侧重于表现理想。歌德在与他的朋友爱克曼的谈话中,说他的创作采取的是从客观现实出发的原则,而席勒却是用完全主观的方法写作。在西方,明确提出“现实主义”这一概念的是德国的评论家普朗什,他将在自然与传统范围内创作的原则称之为现实主义,而全面深入地阐发现实主义理论却是俄罗斯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他强调现实主义的基本精神是真实地复制生活,再现生活,并提出从个别中表现一般的典型化原则。后来,恩格斯则进一步概括出“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9]这一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

在文学领域中现实主义巨匠有司汤达、巴尔扎克等;而在绘画领域内扛起现实主义大旗的则有法国画家库尔贝,他还曾经与杜米埃一起办过名为《现实主义》的刊物。绘画领域内的现实主义,有主要表现人物的,也有主要描绘风景的。前者中最重要的画家有库尔贝、米勒等,后者则有柯罗、泰奥多尔·卢梭、特罗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