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维纳斯巡礼:西方美术史话
1.6.5.2 自画像之父——丢勒
自画像之父——丢勒

德国地处欧洲北部,远离南部的文艺复兴发源地意大利,因此欧洲文艺复兴浪潮对德国的影响姗姗来迟。德国文艺复兴的进程较为缓慢,一直到16世纪才出现高峰,出现了可与意大利艺术家媲美的大师丢勒。阿尔布雷希特·丢勒(1471~1528)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他学识渊博,且多才多艺,不但在绘画上,而且在雕塑和建筑上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鉴于他在德国美术史上所作的巨大贡献,人们把他所处的时代称为“丢勒时代”。他不单单是画家、铜板雕刻家、建筑师,还发明一种筑城学体系,学识和才华名满天下。

丢勒祖籍匈牙利,他的先祖曾以喂养牲畜为生,自他的祖父开始便抛弃了祖传的职业,开始学习金银手艺。丢勒的父亲于1455年定居于德国的纽伦堡,丢勒于1471年出生在那里。他从小就表现出对绘画的热爱和天赋,但一开始他的父亲希望他能继承自己的手工业作坊,后来才支持丢勒的绘画,并把他送到了画坊中学习。在画坊当学徒的日子里,丢勒认真学习,表现出对绘画的极大热情。他吸收了尼德兰文艺复兴的先进文化和德国的民族绘画传统,进步非常迅速。后来,他两次去了意大利,拜访了威尼斯等一些著名城市,旅途不仅开阔了他的视野,更重要的是让他受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潮的熏陶。歌德对丢勒有很高的评价,他说,当我们了解丢勒的时候,我们就在真实、高贵甚至丰富之中,认识到只有意大利人才能和他的价值等量齐观。

丢勒在绘画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表现在其版画艺术的成就,最著名的要算他根据圣经故事创作的15幅木刻组画《启示录》,大大丰富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画坛。其次在宗教画方面,他创作了《亚当和夏娃》(图4-2 7)、《四使徒》、《哀悼基督》等,丢勒看到了当时德国宗教革命中的矛盾,并将之表现在他的宗教人物画中,并在其中融入了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而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丢勒的肖像画。丢勒一生画过许多肖像画,其中他的自画像是最负盛名的。他最早的一幅自画像更是在他13岁时就已出炉。

图4-27 亚当和夏娃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肖像画是他在1500年作的一幅自画像(图4-28)。这幅《自画像》高67厘米,宽49厘米。不同于他的早期作品,在这幅画像中,略去了所有的背景和细节,而以庄重的黑色作为背景,使得他的形象更为突出。丢勒脸部轮廓分明,面部表情严肃而微带忧郁,与画家那博学多才的人文主义艺术气质十分相称。他正襟危坐,蓄着胡须,波浪般的长发披及双肩,那深邃而睿智的目光注视着前方。透过深邃的目光,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画家心中那平静而又理性的光芒。他右手微微合拢搭在胸前,好像在虔诚祷告,手上的血管和青筋都清晰可见。在阴暗的画面上,这只手显得格外生动,不禁让人想起蒙娜丽莎的那柔嫩的双手,不同的是蒙娜丽莎的手是温柔而恬静地搁在身前,而丢勒的手给人的是理性和虔诚的感觉。画面背景为充满神秘色彩的黑色,更加衬托出人物的庄严与深沉。画中丢勒的姿势不偏不倚地呈三角形正面展示,构图为半身像形式,他把自己表现为基督耶稣形象。此外,丢勒身上那件棕色皮领上衣也是充满质感。

图4-28 自画像(1500)

丢勒还有另一幅自画像(图4-29)比较有名,那个时候丢勒只有18岁。据同时代人著文回忆丢勒的长相时写道:“他有一张表情生动的脸,一对明亮的眼睛,长着希腊人称之为四角形的鼻子,长长的脖子,宽阔的胸脯,束紧了腰的腹部,大腿筋肉十分发达,小腿也结实匀称,样子文质彬彬。有人见过他的手指,长得秀美如葱白,他那俏皮的言谈举止更令人陶醉,以致听众都觉得再也没有比他结束讲话时更令人惆怅的事了。他几乎通晓天文地理、哲学、美学,不仅懂得,还会口述出来。”这种美誉即便有几分夸张,但也足以说明丢勒这位天才在同代人心目中的形象。在这幅自画像中,他把自己表现为一个风流潇洒的青年骑士形象:坐在窗前,身体微微倾向左边,内穿镶着有色花边的白色紧身衣,外穿滚着黑边的紧袖外套,头戴一顶带竖条黑白格的软缎骑士帽,肩上披着一件褐色斗篷,斗篷只用缎带扣在左肩上。这是当时的德国最时髦的青年骑士装束。丢勒缕缕卷曲的头发均匀而自然地披在双肩上,嘴唇上稀疏的一撮淡褐色胡须使他这个实际上风华正茂的青年显出一丝老成庄重,他的脸部随着身体侧向左边,眼光中透露出勇敢和自信的光芒。画面的背景是一扇窗子,窗外是夏日的风景和明媚的阳光,阳光照在窗台上,洒在丢勒的身上,在丢勒胸前投下了缎带的黑影,这加强了肖像画的时间感。

图4-29 自画像(1489)

在丢勒的这两幅自画像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画中丢勒的须发尤为纤细和流畅,给人一种伸手可触的柔软细腻的感觉。据说当时威尼斯著名画家乔凡托·贝利尼见到丢勒的作品后,认为他一定有一支特制的画笔。于是他在1505年接待来访的丢勒时,竟然提出要一支他用过的笔。在那个时候,艺术还带有师徒秘授的风气,画家自制的画笔常带有保密的性质。丢勒拿出了一大把普通的画笔,说自己用的就是这种笔,并且当场画了“一缕柔软纤细波浪式的女性的秀发”,使贝利尼大为惊叹。

丢勒的自画像充分体现了丢勒在艺术上的科学探索。探索是时代的需要,文艺复兴时期不少艺术家从科学的探索中去开拓绘画领域。丢勒的一生都在不断地探索,除了自画像,他还完成了许多裸体人物素描,其实也是通过画人体去探索男性和女性在比例上的完美公式。

丢勒是一位北欧画家,但他两次游历意大利,从而汲取了意大利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和艺术营养。在他的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的尊严、人类的求知秉性与探索精神的完美结合。冷峻、严谨、一丝不苟是他的作品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站在丢勒的自画像前,你能感悟到画家那丰富而敏感的内心情感,并折服于画家那敏锐的洞察力。画家那犀利的目光似乎已经洞穿了我们内心的不安和惶恐。

丢勒勇敢地深入自身的内在真相,他总是让自己面对人性最苛刻的审查和考问。然而,他的自画像仅仅是对他自身的一种描绘吗?很大程度上,他落笔的对象应该是理性而有尊严的人类。

文艺复兴究竟改变了多少世界史的进程?无法量化。幼稚如我们,甚至有时候都希望历史重现。姑且放开“具有特殊性格和罕见天赋、才能,并起着新作用的典范人物”了,那个时代,商人小贩都能“在人文主义者的影响下习惯于引经据典”,非为名媛的女人都可有“公主般的文雅”。意大利云集了无数大师为艺术和历史设计华美的礼服,但在后来的看客眼中,一切都无须设计,这个鼎盛时代本身就已经精美绝伦。

【注释】

[1]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343页。

[2]苏联艺术科学院美术理论与美术史研究所,严摩罕等译:《世界美术通史——文艺复兴欧洲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27页。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45页。

[4]但丁著,朱维基译:《神曲·炼狱篇》,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第84页。

[5]此段由笔者译自E.H.Combrich:the story of art.英国Phaidon Press,April,1995:第492页。

[6]张爱玲著:《流言》,花城出版社1997年:第205页。

[7][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84页。

[8]傅雷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第77页。

[9]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40页。

[10]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