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维纳斯巡礼:西方美术史话
1.6.1.3 穹隆作顶——布鲁涅·列斯奇
穹隆作顶——布鲁涅·列斯奇

在佛罗伦萨众多的光彩夺目的教堂建筑中,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红色穹隆圆顶显得鹤立鸡群,格外突出。这是一颗镶嵌在佛罗伦萨这顶皇冠上的珍珠,她的流光溢彩照亮了整个佛罗伦萨城。圣母玛利亚大教堂是佛罗伦萨城的标志和象征,故又被人称为“佛罗伦萨宫”。伟大的建筑家布鲁涅·列斯奇就是这件不朽的艺术品的设计者。

布鲁涅·列斯奇(1377~1466),文艺复兴早期最伟大的建筑家,开创了意大利建筑艺术的新思潮。1377年,布鲁涅·列斯奇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城一个背景显赫的家庭中。据记载,他的祖父是个非常有学问的人,父亲是当地一位有信誉,品德高尚的公证人,母亲是一个贵族的女儿。这样的环境中,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布鲁涅·列斯奇从小就表现出对艺术和手工业的浓厚兴趣和天赋,后来被父亲送到一个做首饰的作坊里学艺。在这里,他学到了熟练的雕刻技术,并创作了一些小有名气的作品。但是不久以后布鲁涅·列斯奇的兴趣转向了建筑。在后来的日子里,布鲁涅·列斯奇与雕塑家多那太罗去罗马进行了一次考察,在这三四年间,他认真研究了那里保留下来的古罗马建筑,为此他毅然变卖了自己的一些产业。在1407年,布鲁涅·列斯奇带着丰硕的研究成果回到了佛罗伦萨。机遇向布鲁涅·列斯奇敞开了大门,这一年,他参加了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圆顶改造方案的讨论会,并且在后来的圆顶设计竞标中技压群雄,脱颖而出。

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图4-3)原建筑于13世纪,是当时佛罗伦萨的手工业行会从贵族手中夺取了政权后,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而建造的。这座建筑聚集了几代艺术家的智慧,最初是由一个叫阿诺福·迪·康比奥的建筑家设计和动工兴建的,后来又由安德烈·比萨诺、弗朗西斯科·塔伦提等人接手,工程进行到了后期,所有的建筑师都被建筑主体祭坛上面的巨大圆顶工程难住了。凭着当时的技术很难解决这个问题,故而工程一直不能继续,直到布鲁涅·列斯奇设计方案的出现。

布鲁涅·列斯奇的设计突破了哥特式建筑的单一尖顶模式,吸取了罗马万神庙半圆形顶盖的样式,并加以大胆的创新和发挥,将尖塔和圆顶完美结合起来,建造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八角肋架拱的穹隆顶(图4-4),顶上还建有一座八角形的小亭。建成后的教堂圆顶极为华丽,由于圆顶的建造,整座大教堂达到了115米高。这座佛罗伦萨最大建筑的落成,标志着欧洲建筑艺术取得了一个巨大的进步。至此,她打破了哥特式艺术的束缚,开辟了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新纪元,被誉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第一杰作。

图4-3 圣母玛丽亚大教堂

图4-4 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穹顶

1419年布鲁涅·列斯奇设计了英诺森育婴堂(图4-5),这项庞大的工程于1441年完工。育婴堂坐落在佛罗伦萨安奇阿广场旁边,从外表上看,这是一座四合院建筑,面朝广场的一面达到83米宽,前面是一排科林斯柱子构成半圆形拱门走廊,再现了古典柱式建筑设计思想的光辉。这种正方形结构的院落和柱式回廊环绕的设计方案,是作者将中世纪修道院建筑传统与古典建筑结合起来的产物。

图4-5 英诺森育婴堂

布鲁涅·列斯奇的建筑设计风格影响了一大批后来的建筑大师,其中一位是阿尔伯蒂(1404~1472),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很有建树。他设计了佛罗伦萨鲁采莱府邸和圣赛巴斯蒂亚诺教堂等建筑。这位达·芬奇的好友知识渊博,对绘画、雕刻、建筑都有系统的研究,并对罗马建筑情有独钟。他写的《论建筑》是一本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建筑学著作。他认为“建筑应该是数学比例与适当规则的和谐之物”,在书中他不仅重新整理了维特鲁威的三种柱式:多利克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而且还从考古遗迹中发现了罗马人没有注意到的另两种柱式——塔什干式和混合式(图4-6),推进了西方建筑理论的发展。

图4-6 古希腊五种柱式

(从左至右为:塔什干,多利克,爱奥尼亚,科林斯,混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