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神宫——哥特式教堂
12世纪到15世纪,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从审美的层面看,罗马式建筑宽大雄浑,但显得闭关自守,而哥特式建筑则表现出人的一种意念的冲动,它不再是纯粹的宗教建筑物,也不再是军事堡垒,而是城市的文化标志,标明在最黑暗的中世纪获得一点有限的自由,一丝现实世界的阳光透进了黑暗的中世纪。
哥特式教堂建筑成为时代的见证。艺术造型上最明显的特点是教堂在体积和高度上创造了新纪录,从教堂中厅的高度看,德国的科隆中厅高达48米;从教堂的钟塔高度看,德国的乌尔姆市教堂高达161米。其次是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不论是墙和塔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也越玲珑,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不仅所有的券是尖的,而且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个教堂处处充满向上的冲力。这种以高、直、尖以及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映。
从建筑内部结构看,罗马式建筑的缺点在此时暴露无遗。由于罗马式教堂穹顶结构不够完善,而且顶部用料厚重,起拱困难,因此墙壁必须加厚加固,而墙壁厚重的必然结果是窗体的狭小,内部采光不足,中厅跨度不大,室内空间狭小。这种堡垒般的构造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于教堂审美心理的要求。哥特式教堂在罗马式教堂的基础上运用矢状拱券的架空结构来支持穹顶,减少了墙体对于券脚横推力的作用。解决了拱顶起拱困难和墙体压力过大的问题。
哥特式教堂与罗马式教堂的最大区别就是它们的建筑造型。从外部风格上看,如果说罗马式教堂以其坚厚、敦实、不可动摇的形体来显示教会的权威,带有一种复古和继承传统的意味,那么哥特式则有一种粗犷豪放的味道。它轻盈、剔透的尖顶造型与罗马式教堂那种浑厚、重硕、沉郁的拱形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用直升的线条,奇突的空间推移,透过彩色玻璃窗的色彩斑斓的光线和各式各样轻巧玲珑的雕刻装饰,造成一个“非人间”的境界,用灵巧、上升的力量体现教会的神圣精神,给人以神秘感。如果说罗马式建筑是地上的宫殿,哥特式建筑则是天堂里的神宫。
哥特式教堂迫切要求建筑的内部和外部空间都能有效营造浓厚的宗教氛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方面尽量使建筑结构的尺寸增加,使人在教堂的笼罩之下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增大建筑内部的空间感,给人向上的升腾感。另一方面,利用各种设计的手法,创造各种神奇的环境氛围。将人引向天国的奇幻感受之中。例如高耸的铁塔、瘦长的尖券、植物般分枝状的拱顶肋料等。哥特式的艺术风格,在建筑上表现出一种人的意念的冲动,无论是外部造型、内部结构、整体装饰都有自身的独特之处。
哥特式建筑的外部造型强调高削、直挺和尖峭的形式因素,用一种难以遏制的自我升腾感和视觉冲击力来表现宗教的灵魂进入天国幻境时的速度和张力。最显著的是教堂顶部那直峭而高耸的钟塔楼,它轻灵垂直,直指云霄,试图引领人们的精神进入超凡的天国世界,成为建筑史上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除此之外,教堂的大门、窗券、龛壁、墙脊、屋檐等所有的顶部都是尖券状的统一设计,在外观上力图造成升腾挺拔、直冲云霄的感觉。这种直、挺、尖、轻、巧的视觉效果,造成一种具有神秘的超越感和意志力的宗教精神,笼罩着人们的心理空间,极具震慑力和威严的气势。
哥特式建筑的内部结构,是以矢状拱券来搭构教堂的空间布局的。矢状拱券结构具有轻巧、优雅、灵动、尖挺的特点,它能够减轻教堂墙面的承重力和侧推力,同时还可以大大增加建筑的高度,因此,这种以矢状拱券为主体的框架,不仅使教堂外部构造显得独特,而且内部空间也因高直和尖挺显示出个性色彩。哥特式教堂的中厅一般都比较高,而且由于墙面几乎被矢状拱券的肋架(图3-13)所取代,斜直的肋架在尖状的顶部散落下来,天光透过肋架的间隙射进教堂,开阔明亮,光线相互叠错,神奇而又明快,与罗马式小教堂狭小的窗户射进的暗淡光线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空间氛围。
哥特式教堂的整体装饰,呈现出玲珑剔透而略带繁缛的特点。与以前的宗教建筑相比,其装饰性具有明显的宫廷味和富贵感,这与当时经济的复苏和王权的介入有密切关系。在装饰元素的选择上,雕刻和壁画代替了拜占庭时期的马赛克。
建筑的外部装饰多为浮雕和高浮雕以及各种矢状结构,在外部墙面和肋架上,往往装饰有彩色雕像和鲜艳的底色,与无数个尖状结构浑然一体,透露着轻盈腾跃之感。内部装饰主要是布满墙面和肋架间的彩色玻璃镶嵌画,由于哥特式教堂内部结构广泛采用矢状拱肋,大面积的墙面被巨大而狭长的玻璃窗所代替,因此壁画失去了主要的装饰地位,大型的彩色玻璃镶嵌画应运而生,并成为13世纪初到14世纪末教堂内部装饰的主要部分。这种画也成为不识字信徒们的圣经。彩色玻璃镶嵌画主要是受到早期拜占庭镶嵌艺术的影响,但相比之下,哥特式的玻璃镶嵌艺术更为大气堂皇。这主要归功于色彩与光线结合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光色交织,飘渺若仙,令人耳目眩晕,肃然起敬,仿佛身临天国,为神秘的宗教世界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镶嵌画的色彩以红、蓝、紫为基本色调,但经过颜色的叠加可以达到12种之多。玻璃镶嵌画的制作工艺主要是将柔软的铅条缠绕用以勾勒出画面的形象,然后把彩色玻璃镶嵌在铅条中间,最后装镶在用铁条分割成的窗棂上。由于制作工艺的限制,玻璃镶嵌画的线条一般都比较简单,色彩的隐寓意义很强,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法国夏特尔教堂、兰斯教堂和亚眠主教堂横厅上的彩色玻璃窗最为著名(图3-14)。
哥特式的发源地在法国,第一座哥特式建筑是12世纪法国的圣丹尼(St.Denis)教堂。教堂兴建于1136年,虽然西侧的立面仍然保留了罗马式的特征,但是内部结构已经开始有了不同的景象。体现了哥特式风格特征。例如中厅的两道梁柱中出现了明显的尖拱,外观上水平分成三层,由下而上分别是尖拱柱廊、回廊和镂空拱窗。奠定了法国哥特建筑的基本形制。当时人们曾称赞法国巴黎圣母院的立面,亚眠大教堂的本堂、夏特尔大教堂的塔、兰斯大教堂的雕刻是哥特式教堂最完美的典范。当时整个欧洲都受到“哥特化”的影响。哥特式风格诞生,很快就风靡了欧洲各地,现存的世界著名哥特式大教堂不少于200个。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以及东欧诸国均有所建树,由于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哥特式在这些国家的发展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和特点。英国哥特式建筑受到法国影响,但很快也形成自己的风格。法国教堂那种紧张上升的趋势在英国变成一种拉长、降低、水平伸展的形式,更强调体积感的结构特征,注重对建筑物周围自然环境的巧妙利用;强调用精细雕琢过的木头浮雕来装饰天花板的拱梁,被称为“垂直式”。如沙利斯伯里大教堂、林肯大教堂等都是英国哥特式建筑的代表。德国马尔堡的圣伊丽莎白教堂,以3个半圆室代替有礼拜堂花冠的法国圣坛,并在正面结构中采用严格的垂直处理,而且塔楼也与基础分离获得独立,成为其后德国哥特式建筑仿效的主要样式。法国哥特建筑多采用玫瑰形花窗和上升的火焰造型,被称为“火焰式”。此外,诸如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的哥特式建筑也都具有自己的特色。
说起巴黎圣母院,人们自然会想到法国大文豪雨果的著名小说《巴黎圣母院》,想起那个外貌丑陋但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加西莫多。举世闻名的巴黎圣母院坐落在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的斯德岛上,是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筑,也是法国早期哥特式建筑的代表,更是哥特式教堂中最富有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之一。恩格斯称赞它为“神圣的忘我”,雨果在他的著作《巴黎圣母院》中将它视为判别人类美与丑的最高裁判者,称它为“一个巨大的石头交响乐”。
巴黎圣母院(图3-15)始建于1163年,由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和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奠基,经过182年的长期工程,直到1345年才完工。整个教堂主体的建筑高度最初只有30米,19世纪的时候,著名建筑师维奥莱·勒·杜克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高度约为106米的尖塔,使得整座建筑的总高度达到136米。巴黎圣母院的主体建筑由三层圣殿组成。正立面正门顶上两侧对称地并立着两个巨大的钟楼,各高约69米。三扇大门的尖拱形墙壁上,装饰有精美华丽的雕刻和浮雕,全部与圣经故事有关。例如《圣母子》、《灵魂升天》、《世界末日》、《末日审判》等。中央大门的立柱上,雕刻有几位著名巴黎主教和国王的形象。正门上方一条额带上,从左到右立着28尊形象生动、神态各异的古犹太国王浮雕像,他们被称为“国王长廊”。教堂的塔楼和屋顶全部采用尖状拱券,门窗也设计成瘦长拱形,一方面造成挺拔的上升感,另一方面增加了室内的采光。与外部造型相配合,教堂内部的扶壁和矢状拱券也采用尖拱形,造成宽敞、神圣的空间感。教堂的平面采取传统的罗马十字形。内部大厅长130米,宽50米。在举行盛大的宗教仪式时,能够容纳10 000人。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教堂中最精致最规则的一座,在欧洲中世纪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侧面中层的玫瑰花窗一共有三个,它们是唯一没有重修并保持13世纪彩色玻璃镶嵌原貌的艺术珍品。这种精致的艺术设计,体现着中世纪严格的“理性精神”。
在早期哥特式风格逐渐向成熟期过渡的过程中,法国的夏特尔大教堂(图3-16)有着重要的地位。尽管它是从罗马式的教堂建筑改建而成,但是却集中包含了哥特式建筑的各种特点。教堂兴建于1194年,由于被火灾破坏,1260年进行了重建。
夏特尔大教堂拥有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彩色玻璃窗画和正门雕塑。在教堂门侧的立柱上,雕刻有许多直立的人物形象,有的是表现圣经中的先知和圣徒,有的是表现皇帝和皇后,体现了政教合一的思想。这些大门侧柱上的石雕,虽然有着中世纪典型的被拉长的身材和呆滞的目光,但也表现出了人物的个性,动作也有所变化。其中以教堂南墙的《四圣徒像》最为出色(图3-17)。这是圣经中四个不同时代的圣徒形象,都以圆雕的形式出现,神态生动,富有个性,形体比例也比同时代的其他作品准确,他们服装的质感也被雕刻家们细腻地表现了出来。所有这些雕像都有着安静、平和的神态,体现了基督教信念中的理想形象,具有很强的宗教感染力。
夏特尔大教堂的彩色玻璃窗(图3-18)体现了哥特式玻璃装饰的富丽堂皇。玻璃窗上一共有18幅画,如同众星拱月一般,衬托这中间一幅名叫“贝依·弗里埃尔圣母”的画。其中两侧各有7幅,下面有4幅。画面以圣经中记载的耶稣生平事迹为主要表现内容。中间的圣母像占了整个窗户最大的面积,画面上慈祥端庄的圣母头戴冠饰,头的周围被光环围绕,表情庄重自然。整个玻璃窗用色鲜艳明亮,规模宏大,在日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宝石般夺目的光芒,极富渲染力。玻璃窗虽经悠久岁月,仍保存完好。
在14~16世纪后期,哥特式教堂建筑将它在结构上的装饰要素发挥到了极致,过度追求建筑的轻盈感与竖直高耸的特色,放弃了早期哥特式的结构原则。这一类的教堂建筑在规格上竭力挑战以往的极限,肋料和扶壁高度超过了此前哥特式建筑的一般要求。教堂的扶壁和墙面排列更加错综密集,窗棂结构比以前更加狭长和尖削,一簇簇高耸的尖顶犹如一团团燃烧上升的火焰。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火焰式。
米兰大教堂(图3-19,彩图B-3)就是这种火焰式的典型。它是意大利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兴建于1386年,15世纪时,又聘请法国和德国的建筑师参加建造。直到19世纪才正式完成。可谓工程浩大。
米兰大教堂的建筑外部和内部都有大量的精细雕刻与尖券,可以作为晚期哥特式建筑各种装饰要素大发展的典范。教堂外观十分宏伟,所有的花窗棂和小尖塔以及飞升的扶壁,组成了一个壮观的矢状束,直刺云霄。米兰大教堂的整体材料是白色大理石,保持着意大利半岛建筑的传统特色。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整座建筑有多达135个小尖塔,而且每个尖塔的顶部都立着一尊雕像。
哥特式在德国的发展比法国晚,很大程度上是在借鉴法国建筑师艺术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科隆大教堂(图3-20),又称圣彼得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之一。它位于德国科隆市中心、莱茵河畔。教堂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1248年卡罗林王朝时期开始在一座公元873年的教堂遗址上修建,然而教堂却一直处于未完工的状态,直到1880年才最终完成。德国的建筑师希望能将哥特式教堂在法国亚眠大教堂的基础上有更多突破,因此科隆大教堂模仿亚眠大教堂进行设计,其主教堂的高度达到48米。教堂全部用磨光石块砌成,外观巍峨富丽。占地8 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 000多平方米,东西长144.55米,南北宽86.25米,内有10个礼拜堂,具有后期哥特式所特有的精致装饰,所有的细节处都覆盖有石造透空花纹。
教堂的正门有两座与门墙相连的双尖塔,塔高161米,犹如两把利剑直指云霄。除此之外,教堂的四周也密密麻麻连着许多细小的尖塔。科隆大教堂的特点是中厅特别高,以5∶2的比例高出侧廊之上。整个墙面开满了大大小小的窗户,走进教堂,可以看到四壁上方全部都是彩色玻璃画,总计约10 000多平方米。
英国的哥特式教堂具有哥特式的一般特征,但是又进行了新的改造,创造了自己的风格。由于教堂的中央长廊并不是由多层墙组成的,所以消除了一般哥特式教堂升腾的紧张感,而给人更为平和的感受。另外教堂的外围空间相对开阔,与欧洲大陆的许多教堂相比,英国哥特式教堂很注意巧妙利用教堂周围的自然环境,形成特有的诗意。相形之下,欧洲大陆的哥特式教堂耸立在狭小的都市建筑之中,显得十分促狭。
英国哥特式教堂的内部也很有特色,它没有法国哥特式教堂那样高大的长廊,也没有飞升的多层墙,而是代之以纤细、精巧和丰富的装饰。总体感觉上要比法国哥特式教堂更为华丽。
林肯大教堂(图3-21)是英国最负盛名的教堂之一,与林肯城堡、查普特宫并称英国林肯郡三大名胜。教堂兴建于13世纪与14世纪之交,总长155米。历史上,教堂的外观经过了数次改动。最初教堂四周没有带尖顶的塔楼,显得有些笨重。后来的建筑师为了减少外观的单调,在大教堂正面的两个旁角上增建了有尖顶的小塔,加上了穿过七层高度的柱状装饰连拱。连拱上装饰有花边网纹,使得教堂的外观更加富丽。后来,为了增强林肯大教堂的哥特式特征,建筑师们还在教堂的正面中央加建了左右两座塔楼,使正面的水平与垂直部分取得了对称性平衡。最后在十字交叉结构的中心位置,又新建造了一座更大的塔楼,处在原来两座塔楼的中间。使建筑物的上升感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