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维纳斯巡礼:西方美术史话
1.5.1.2 宗教狂热症——十字军
宗教狂热症——十字军

公元330年,古罗马的君士坦丁大帝将首都由罗马迁至拜占庭(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实际上将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罗马帝国仍然以罗马为首都,在与异族混战百年以后,终于在公元476年宣告灭亡。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则存在了1000多年,1453年被土耳其人所灭。

历史上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视为欧洲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标志,并将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至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间1000余年的历史称为“中世纪”。“中世纪”一词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学家比昂多在《罗马衰亡以来的千年史》中首次提出,后来被史学界广泛采用。

在这一段时期,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北方民族大迁徙给欧洲大部分地区带来战争和动荡,原来光辉灿烂的文明日益衰竭,加上当时肆虐欧洲的黑死病更给这个时代笼罩上了恐怖的阴影。因而中世纪被后世的人们称为“黑暗时期”(Dark Ages)。

中世纪是宗教至上时期,这种对宗教的狂热发展到极致,就是将宗教的包容变为宗教的强制。基督教教会和教会控制下的国家政权残酷迫害犹太人,追捕异教徒,甚至还组织了规模浩大的十字军东征来达到其宗教征服的目的。1060年左右,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地”巴勒斯坦被穆斯林土耳其人统治,土耳其人威胁进入圣地的基督教徒,并且攻击拜占庭帝国。在曼斯克特战役中,拜占庭溃不成军,一败涂地。仓皇失措的拜占庭皇帝向西欧各基督教国家求助。这个突发的事件使基督教徒感到自己的宗教陷入了危机,1095年以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布道为契机,强烈号召欧洲所有的教徒参加到捍卫基督教的圣战中来,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出征者衣缀十字标记。这就是著名的“十字军东征”。

历史上有多次大规模的东征行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取得了胜利。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用了三年的时间,于1099年攻下了圣城耶路撒冷和周边地区。第二次东征(1147~1148)德国皇帝康拉德三世和法国皇帝路易七世率德、法十字军东征,分别在小亚细亚和大马士革被击溃。第三次东征(1189~1192)由德国皇帝腓特烈一世、法国国王腓力二世与英王理查一世率领。途中德皇淹死,德意志十字军折返。英法十字军攻占沿海要塞阿克城后撤回,没有夺回耶路撒冷。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1204),只到了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抢夺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对君士坦丁堡进行了长达60多年的统治。现藏于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中的四匹栗色骏马雕刻就是从君士坦丁堡劫掠而来的。在后来的100年中,基督教又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东征。1229年,终于迫使穆斯林同意让出圣城耶路撒冷。但这个协议并没有维持多久。此后,穆斯林不断夺回领土。1291年,十字军丧失了最后一个据点——阿克城。历时百余年,动用大量人力、物力的十字军东征终于还是不了了之。

十字军东征期间,欧洲许多城市的市民从贵族手中取得了自治权。工商业行会成为自治城市的新主人。城市成为经济和文化的中心。1349年十字军把一种淋巴腺鼠疫带回到欧洲。这种疾病又称黑死病,它夺去了欧洲2/3的人口。12世纪中期,以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被翻译进入神学领域为契机,新柏拉图主义在这一时期成为新兴的神学派别。古典哲学的引入使得纯宗教的神学体系有了新的变化。大学在整个欧洲兴起,虽然只设有神学系,但是已经为近代人文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圣战的残酷杀戮、疾病与灾害的绝望与痛苦成为中世纪人们心中的隐痛,基督的受难与死亡在十字架上触动着人心。精神哲学和艺术思想随着人口的流动四处传播,基督教神学的狂热使艺术沦为俘虏。然而,作为宣传神学思想和基督教教义的工具,艺术在这种宗教狂热中得到重视而广泛发展。

中世纪的欧洲美学,将上帝看成最高的美,一切艺术作品的美都来自上帝的荣光。圣奥古斯丁认为:“无论在自然中还是在艺术中,使人感到愉快的那种整一或和谐并非对象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是上帝在对象上面所打下的烙印。”[2]教堂建筑就是这种最高美的典范。因此,在武力征服,扩大基督教的影响的同时,大主教还下令在各地修建教堂,用以赞美上帝的荣光。大部分教堂要花上一个世纪的时间来修建,而且装饰有美丽的雕像、雕刻以及彩色玻璃窗。由于当时的文化知识被高级教徒和封建贵族所垄断,大部分的中世纪人并不识字,人们主要依靠绘画、雕刻以及镶嵌在教堂彩色玻璃上的图案学习基督教的教义,传教士也利用它们进行宗教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