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维纳斯巡礼:西方美术史话
1.4.2.3 识时务者——共和时期
识时务者——共和时期

公元前509年,罗马人推翻倒行逆施的塔尔昆家族,夺回罗马的统治权。不过埃特鲁里亚艺术并未随着政治上的变迁而即刻消失于历史舞台。在此后将近3个世纪的时间里,埃特鲁里亚艺术同希腊艺术一道统治着罗马艺术。公元前2世纪,罗马陆续征服希腊化世界。被占领地区的大量艺术品和优秀的雕刻家、工艺师、工匠等被集中到罗马。在铁骑和武力的威胁下,文明却辗转地得到传承。

当埃特鲁里亚艺术一点点倒退时,罗马人成功地找到属于自己的特色。罗马人对希腊式浪漫主义情怀和丰富的想像力望尘莫及,农业型社会培育了他们沉着冷静和求真务实的民族性格。正如古罗马著名诗人贺拉斯所言:“诗神把天才,把完美的表达能力,赐给了希腊人,他们别无所求,只求获得荣誉。而我们罗马人从幼就长期学习算术、学会怎么样把一斤分成一百份。”[11]罗马神话重新冠名了希腊神祇,除此之外别无更新的创意。与古希腊神话的天马行空相比,罗马神话显得简朴得多。对自然和实用的热爱深深地留在罗马艺术中,成为它挥之不去的烙印。

建筑首先表达了罗马人的审美趣味。共和政体以强大的物力和人力为后盾唤起人们对大型公共建筑的兴趣。“条条道路通罗马”这句耳熟能详的谚语并非夸大其辞。共和时期始建的罗马国道,历经八百多年的修缮,形成以罗马城为中心,延伸至亚非欧的庞大交通网络。在整个中世纪,这些国道被欧洲各国所使用。

城市也列入到建筑设计的范畴。罗马共和时期的城市规划继承了希腊化时期的广场形制。广场是整个城市生活最主要的中心地带。神庙、政府大厦、剧场、浴场等公共建筑分布在广场周围。公元前2世纪,罗马城以罗曼奴姆广场为中心。到了共和晚期,罗曼奴姆广场扩张成为恺撒广场。广场中央耸立着恺撒骑马的青铜雕像,个人崇拜开始崭露头角。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罗马建筑显示出灵活的适应能力,增添了新的建筑模式。比如将灌溉技术用于城市供水就是罗马人在城市建设中一大杰出创造。整个城市的水源通过引水道汩汩流向住宅、喷泉、浴场等每一个用水的场所。建于公元前2世纪的马西亚水道是古罗马最长的水道,并且首次利用了券拱结构。剧场一般都建在城市中央,在共和晚期形成一种正式的楼房建筑物。券拱层层架起观众席,舞台后面的化装室扩充成为庞大的多层建筑物。城市中的民用住宅也是采用楼房型建筑。共和晚期,奴隶主贵族还建立了不少豪华的别墅。

券拱结构被罗马人广泛推行到各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建筑中。从技术的角度看,券拱的流行不只相关于它自身构造的特点,还离不开另一种重要技术——天然混凝土的问世。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就地取材,制成凝固力强且不透水的天然混凝土。这项新技术大大促进了罗马建筑的发展。通往罗马的条条大道在天然混凝土的浇铸下成为现实,各种大型建筑物才得以建造。

罗马人在对希腊神庙柱式的揣摩中,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了创造性改造。他们继承了埃特鲁斯坎人对神庙的设计格局,但在柱式上却发挥出对券拱的偏爱。“支承券拱的墙和墩子又大又重,必须装饰,同时又必须使它们能和同时流行着的梁柱结构的柱式建筑物的艺术风格协调。最好的办法是用柱式去装饰它们。长期实践的结果,产生了后来被称为券柱式的构图。”[12]古罗马人发明的这种券柱式是一种附在墙上单纯用来装饰的柱子。在处理柱式和券拱结构的矛盾中,这确实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解决办法。

罗马人更重视个人品格而不是人的普遍共同性。对个性特征的强调突出表现在肖像雕刻上。肖像雕刻源自埃特鲁里亚墓葬传统。要求人们在人物过世后从死者面部翻制蜡模面具,或是根据面具制做成雕像。这种保存祖先遗像的风俗是古罗马盛行肖像雕塑的社会原因。在作品的精神传达上,罗马雕刻与希腊雕刻几乎是背道而驰。古希腊雕刻着重表现雕像的内在生命力,即使是形体残缺,但断臂残躯仍蕴含着生生不息的精神,给人以特殊的审美感受。罗马的肖像雕刻用写实手法极力刻画人物的脸部,而不是对人体进行解剖学式的研究。

《托着祖先头像的罗马贵族》(图2-39)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肖像雕刻的特征,表现了罗马人葬仪中出现的一个情节。在葬仪上,送葬人要捧着祖先的遗像参加葬礼。这件雕像头部形象高度真实,脸上的皱纹和下陷的双颊没有丝毫理想化的痕迹。《演说家》(图2-40)的形象也是酷似真人。这件青铜雕像以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贵族梅特卢斯为原本而作,是件等身大(高179厘米)的立像。人物形象严谨、真实,却缺乏生动灵韵。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希腊和埃特鲁里亚的影响还在持续,罗马雕刻仍处在探索时期。

图2-39 托着祖先头像的罗马贵族

图2-40 演说家

共和时期最后一位统治者恺撒也是肖像雕刻表现的主要题材。青铜胸像《恺撒》真实感非常强,面部神情坚毅安定。尤其是那双眼睛,透露出威严和高贵的气质。另一件大理石雕刻《沉思的恺撒》显然有意美化了恺撒的形象,使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安详的智者。

埃特鲁里亚的叙事性壁画风格在共和早期得以延续。几百年后,罗马人才摆脱埃特鲁里亚的影响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技法。来自庞贝城的壁画是罗马绘画的最佳典范。庞贝城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东南部,濒临地中海。公元79年8月24日下午1时,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庞贝城毁于一旦,巨大的火山熔岩覆盖了这座名城。由于气温骤变,大雨倾盆而下,火山灰结成类似石膏那样的物质,像一个封闭严密的笼罩完好地保存下这座小城的全部文化。

庞贝城1748年被发现,经过两百多年的陆续发掘,这座沉睡了1600多年的古城终于完好无损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庞贝城保留了古罗马的建筑、工艺品,尤其是绘于墙壁上的大量壁画,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古罗马的绘画成就。大多数的壁画绘制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79年间,横跨共和和帝国两个时期。按时间先后,庞贝壁画可分为四种样式:前两种样式属于共和时期,后两种则属于帝国时期。

第一样式又称镶嵌式,流行于公元前2世纪,完全模仿希腊墙面装饰,用石灰泥在墙上制成彩色石板,并镶拼成图案。到公元前1世纪中期,第二样式建筑式流行起来。建筑式在镶嵌式的基础上,通过透视处理以达到扩大室内空间感的效果。它直接在墙面上描绘各种房屋楼宇、亭台楼阁、树木花鸟,由近及远,层次分明。第二样式立体感很强,更能凸显出罗马特色。如这幅《狄奥尼索斯秘仪图》(图2-41)。墙面中间绘制了众多的人物,有酒神狄奥尼索斯与其妻子阿里阿德涅、带翅膀的女神,还有半人半羊形的山林神萨提尔等。此外还包括参加秘密宗教仪式的凡人,有少女、老妪、幼童等。人物造型各异,动静结合,富有很强的情节性。猩红色的背景与绿色的壁画地面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每隔一定距离还涂以深棕色与黑色的图案作为间隔,使整个画面充斥着神秘的气氛。

图2-41 狄奥尼索斯秘仪图(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