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无穷“动”——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前334年)
历史的彩笔格外眷顾这一百多年的希腊。战乱与繁荣衔接得如此迅速,仿佛时间也放慢了脚步。文字且不能记录下这百花绽放时的忙碌,那就让我们用心灵倾听神奇的石头细诉。
精确的计算、反复的推敲,使神庙建筑在结构上趋近完美。多利克柱式坚实、刚毅的建筑特色顺应了时代,在神庙建筑中占据主导地位。出于对美的不懈追求,建筑师不断完善多利克柱式的外观形式。微妙的变化改变了其笨重的缺陷,造成视觉效果上的和谐与美观。
奥林匹亚位于伯罗奔尼撒岛西部。公元前776年,古代第一届奥林匹克竞技会在此举行。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建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是当时最宏大的一座建筑。此神庙是一座典型的多利克柱式建筑。前后各有六根柱子,两侧各十三根。神庙各部分的比例关系显然经过精细计算,紧密的逻辑性贯穿整体。整个神庙和谐匀称又不失庄严雄伟。
神庙的雕刻集中在东西山墙和檐部间板上。主要取材于神话传说。间板上12块浮雕分别歌颂英雄赫拉克勒斯的12件功绩。这些雕刻注重情节的表达,人物形象单纯有力。雕刻作者不祥,传说东西山墙的作者分别是帕欧尼奥斯和阿尔卡美尼斯。此外,放置于神庙内部的黄金象牙宙斯神像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由古希腊最负盛名的三大雕刻家之一的菲迪亚斯创作完成。
神庙毁于公元前5世纪的一次大地震,如今看到的神庙样图是根据考古和文献所画。
希波战争中雅典遭受到波斯侵略者的大肆破坏。战争胜利以后,执政者伯里克利决定重建雅典卫城(图2-14)。这座无与伦比的卓越建筑群,几乎发动了所有的能工巧匠;菲迪亚斯和著名的建筑师伊克蒂诺斯共同规划了建设方案,历时42年终于得以完工。雅典卫城象征着雅典霸权的建立,见证了古希腊最繁荣的黄金时代。
卫城的建造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各建筑沿山势的变化显出主次分明的整体布局。奉献给雅典娜的帕台农神庙置于山冈的最高处,其主势地位不言自明。除帕台农神庙之外,卫城山门、厄瑞克忒翁神庙等也是卫城的主要建筑。
卫城山门的建筑格局呈非对称构图。它的前后各有6根多利克柱,另有3对爱奥尼亚柱子立于内部中央通道的两侧。右侧是一座绘画陈列馆,左侧是敞廊。两座体积较小的建筑把卫城的入口处衬托得更加雄伟威严。
公元前447年,帕台农神庙(图2-15)开始动工。由建筑师伊克蒂诺斯和卡利克拉特负责整个工程的设计。工程总监菲迪亚斯同时肩负了神庙的装饰雕刻工作。所有的雕刻由他和他的同事们共同完成。公元前438年,神庙宣告竣工。
帕台农神庙坐落在一个30.80×69.47米的三级台阶上,是一座长方形的围柱式建筑。围柱采用多利克柱式,东西各8根柱子,两侧各17根,柱高10.43米。经过视觉纠正的多利克柱充满了富于节奏的韵律感,完全摆脱了笨重的缺陷。正殿内供奉着黄金象牙雅典娜神像。整个建筑全部使用白色大理石建造。
帕台农神庙的装饰雕刻代表了古希腊雕刻的最高成就,是惊人智慧和精湛技巧的心血之作。丰富与细致、静穆与伟大、简洁与生机达到了完美结合。东山墙浮雕表现雅典娜的诞生,西山墙描写雅典娜与波塞冬的斗争。神庙四周檐部的92块间板浮雕全部取材于神话中的战争故事。在神庙内墙上,再现了人们向雅典娜女神献祭的盛大游行活动。这一条长达160米的雕刻带是神庙浮雕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刻有400多个人物和200多头动物。通过姿态万千的立体造型和人物衣襟皱褶的波动起伏,游行队伍的热闹场面似乎历历在目,久久不曾散去。
帕台农神庙是建筑史上的楷模,艺术史上的典范。既最大限度发挥出它的功能,又最大限度地给予了人们视觉享受。美的原则与实用性水乳交融,人本主义的价值观随处可见。即使已经形成规范化的柱子也不能束缚住建筑师非凡的想像力。视觉纠正法的发明是建筑师朴素的人文主义关怀的最好说明。一切从人的角度出发,人是和谐的中心。美意味着和谐关系的华彩乐章。象征着最和谐的黄金分割律广泛运用到神庙建筑中。作为壮丽与优美的化身,饱受磨难的帕台农神庙依旧高贵凝重,动人心魄。
厄瑞克忒翁神庙(图2-16)是一座颇具特色的小型神庙。轻巧优雅的风格与邻近的帕台农神庙相映成趣,既衬托出帕台农神庙的宏大庄严,又显出自己的独特魅力。由六尊安静柔美的女雕像柱组成的柱廊是整个神庙最迷人的一道风景线。围柱愈发重视形式美的塑造。在自由的天空下,艺术家的想像力仿佛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除了令人惊叹的女像柱廊外,整个建筑格局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创造力。神庙由三个小神殿、两个门廊和一个女像柱廊这些不同的造型形成不对称的建筑格局。厄瑞克忒翁神庙前卫的风格大胆突破传统的对称格局,装点着雅典卫城的美丽。
古典时期后期硝烟四起,社会动荡。雅典霸权土崩瓦解,建筑的中心向四周转移,各种流派纷纷登场。希腊建筑的第三种主要柱式——科林斯柱式和一些纪念性建筑如陵墓和纪念堂开始出现。这时期著名的建筑有埃皮道罗剧场、毛索洛斯陵墓和列里克拉特音乐纪念亭。
“希腊人表现人体还有一种更全民性的艺术,更适合风俗习惯与民族精神的艺术,或许也是更普遍更完美的艺术,这就是雕塑。”[3]人体雕像在古典时期已经完全占据整个雕刻领域,并且愈加倾向于对真实人体的摹仿。形体的价值远过于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表情的作用暂时放到一边,人体比例得到深入研究。树立宁静崇高的形象是雕刻家们最主要的思想表达。美的法则凝固在崇高的形式中,散发出理性的光辉。
希波战争激发出希腊人的战斗意志和民族自信,在英雄和力量的主题下,雕刻艺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一时期我们称之为过渡时期,具体时间是公元前5世纪前半期。
《阿芙洛狄特的诞生》(图2-17)镶嵌于罗马皇帝路德维希御座的背面。雕像描述了美与爱情之神阿芙洛狄特从大海中诞生的故事。两位山泽女神从两旁弯腰俯身扶起阿芙洛狄特,三个人的动作都非常自然、灵动。在衣褶的波动起伏下,女性身体的质感与柔美若隐若现,似乎能够真切地感觉到皮肤的弹性。
《驾车人》(图2-18)是一组四马战车青铜雕像的一部分。战车与战马已无法复原,只有驾车人完好。驾车人神情严肃,躯体好似一尊圆柱,姿态上仍然带有古风的朴拙。
《波塞冬》(图2-19)是1928年在优卑亚岛北端阿尔提美西昂海角附近海域中发现的一件比较完整的青铜雕像(只有宝石镶嵌的两只眼睛脱落)。在这片海域,希腊海军曾经同波斯海军发生过激战并获得胜利。显然,这件雕像是希腊人为感谢海神而作。据神话,海神波塞冬常常驾着马车,手执三叉戟巡行海上。这具雕像将人物的姿态定格在力量蓄发的一刹那。波塞冬双臂前后平衡张开,右手作投掷之势(三叉戟已丢失),左脚向前迈步,重心落向前方。它彻底打破了古风时期的刻板,动作自由舒展。人物强健的身体、隆起的肌肉也相当符合解剖学原理。
《里切亚青铜雕像》(图2-20)是两尊被西方学者称为“近五百年来最伟大的考古发现”的青铜雕像。经考证,这是属于公元前5世纪上半期的雕刻作品,作者不详。两件青铜雕像动作与表情十分相似,为展现其真切自然的形象,有些部位采用了不同的质料镶嵌而成,如白银牙齿、紫铜头发、玻璃眼球等。如《波塞冬》一样,人物的肌肉的质感极强,极为写实。也许在希腊的雕塑家看来,这鼓胀的肌肉,正是人物生命力的体现。
公元前443年,伯里克利执政雅典。古希腊雕刻在自由与繁华的推动下达到高潮,进入雕刻的黄金时期(公元前5世纪下半期~前4世纪初),是为古典时期前期。三位最杰出的雕刻家——米隆、菲迪亚斯、波利克列特斯用他们的作品标志着这个时代。
米隆主要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代表作《掷铁饼者》(图2-21)突出体现了他非凡的艺术成就。掷铁饼运动是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的运动项目之一。这件作品直接取材于现实,但是显然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了美的集中。雕像全身都处在激烈的运动过程中。身体各部位的动作显得紧张、有力而又协调平稳,力量似乎一触即发。以右腿作为承重点成功地支撑起整个雕像,同时促成身体与头部的自由旋转。在富有动感的肢体下隐藏着平静祥和的气氛,令这一最富美学意味的瞬间穿越时空的限制,达到永恒。这尊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的雕像时至今日仍然是代表体育运动的典范。
菲迪亚斯是古希腊最杰出的雕刻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古典鼎盛时期的最高成就。菲迪亚斯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雕刻和装饰浮雕。作为一名出色的建筑师,他还负责了雅典卫城的重建。在他为数众多的雕刻作品中,最负盛名的是以下三件:
《奥林匹亚宙斯神像》。这件巨大的雕像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公元前5世纪的一次大地震中,神像与神庙一同被毁,人们只能从史书文字的描述中想象它的华丽。据记载,神像是一尊高达14米的坐像。宙斯端坐在嵌满宝石和刻有浮雕的宝座上。宙斯的身体用象牙雕成,衣饰全部覆以黄金。衣衫饰有人物和百合花图案。头戴橄榄枝叶般的花冠,脚穿金靴,胡须头发由金丝制成。右手握着象牙及黄金制成的胜利女神像,左手则拿着一把金属权杖。底座正面刻着美神阿芙洛狄特从大海中诞生的情景。奢侈昂贵的用料增添了这座雕像的高贵,而姿态的宁静与肃穆恰是崇高的精神所在。
《雅典娜神像》。雅典卫城的两件雅典娜神像是菲迪亚斯创作的众多雅典娜神像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两件作品。一件是立于卫城露天广场的雅典娜青铜雕像(图2-22)。这件卫城的主题性雕像身高9米,全身戎装,威风凛凛。据说在海上都可以见到镀金矛尖的闪光,故称为“女战神雅典娜”。另一件是立于帕台农神庙的黄金象牙雅典娜雕像。据传说这是一座高达12米的全身立像。雅典娜头戴三叉金盔,右手托着胜利女神尼凯小雕像,左手执盾,盾内侧蜷曲着一条长蛇,面向东方,守护着雅典的安宁。她身上披着的衣服,皱褶流畅挺括,衬托着人物青春的风姿,而裸露的手臂又充分地展现着生命的丰盈与活力。雅典娜的形象既是现实的,又是超现实的,她既是神明,又是最美的人。这尊雕像充分地体现了希腊人的审美理想:崇武的英雄气概与尚文的儒雅风姿在这尊雕像上实现了完美的统一。她是女神,却洋溢着男人的英气,然而并不缺少女性特有的温柔,在某种意义上,这尊雕像可以看做是希腊文明的标志。
帕台农神庙上的装饰雕塑,标志着希腊古典雕塑的高峰。罗马帝国时期的希腊传记作家普鲁塔克曾说过,在它们的结构之中,似乎蕴藏着某种永生的活力和不死的精神。神庙中的《命运三女神》(图2-23,彩图A-3)雕像尤其令人惊叹。虽然三女神雕像的头部遭到破坏,但是生生不息的精神仍旧活在残缺的身体里。圆润的肌肤,优美的体形清晰可见。希腊式的薄衫穿在三位女神的身上,松软的衣褶随肉体的起伏自然形成疏密曲直的变化。三女神的姿态神情中透出姐妹般的亲密之情。菲迪亚斯是否亲自创作这组雕像已不得而知,但三女神的塑造却体现了菲迪亚斯的宁静而崇高的艺术风格。
波利克列特斯是研究人体比例的先驱者,著有《法则》一书,专门论述人体比例。他受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美”体现在合理的或理想的数量关系之中的观点的影响,认为人体最理想的比例是头与全身的比例为1∶7。此外,他还研究了人体在运动过程中重心与各种动态之间的关系。重心由右脚承担,左脚因此得到自由舒展。为了使整个身体平衡协调,双臂和肌肉也会随之作出相应的塑造,从而创作出理想美的形象。
他的作品着重表达肌肉发达、体格健硕的力量美,在完美比例的测量下却缺少了凝神肃穆的内在精神美。《持矛者》(图2-24)和《束发带的运动员》(图2-25)是最能体现他的观点的作品。头部与身体的比例被固定为1∶7,姿态与动作列入完美的构图中,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长达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以雅典的失败和斯巴达的胜利告终。一贯实行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斯巴达却未能守住希腊霸主的地位。陷入混乱的希腊最终落入了希腊北部的山国马其顿的手中。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古希腊城邦的历史就此宣告终结,新的历史篇章古典时期后期(公元前4世纪)开始。
长期的战争使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大型的神庙装饰雕刻逐渐减少。神话依旧是雕刻的主题,但人物已不是充满崇高感的英雄,而是更加富有人情味和世俗化的形象。带有悲剧色彩的情节开始出现,强健刚毅的风格转向温柔秀美而独具个性化特征的描绘。理性主义继续引导人们追求形式的完美化,雕刻的艺术技巧更加娴熟。古典后期也有三位著名的雕刻家:普拉克西特列斯、斯珂帕斯和利西普斯。
普拉克西特列斯是古希腊最早表现女性裸体的雕刻家。他善于用饱含诗意的手法表达出人物温情脉脉的亲切感。《克尼多斯的阿芙洛狄特》(图2-26)是希腊雕刻艺术史上第一件以全裸体形态来表现女神的惊世骇俗之作。据说这一雕像是以他的情人弗利特为模特儿的。这件作品再现了女神入浴的瞬间。她拥有细腻的身体线条,起伏流畅而富有韵律感;珠圆玉润的肌肤充满弹性和活力,现出微妙凹凸的变化。女神一手轻拎衣服,一手向前,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腿弯曲,身体形成优美的S形弧线。自普拉克西特列斯之后,追求女性人体美开始普及并成为时尚流传至今。
《赫尔墨斯和小酒神》(图2-27)是普拉克西特列斯又一得意之作。赫尔墨斯的右手已经被毁坏。据考证,他右手应是拿着一串葡萄,在逗小酒神狄奥尼索斯。作品中赫尔墨斯优雅地靠在一个树桩上小憩,左手抱着小酒神,左脚微抬,整个身体同克尼多斯的阿芙洛狄特一样构成S形曲线。世俗人的亲密情感轻松地洋溢在两位神的脸上。值得注意的是,赫尔墨斯的线条优美,脸部表情柔和,大理石的材质使得他的皮肤呈现出女性特有的柔美和细腻。这与以往男子雕像表现出的强健威武的风格形成对比。
斯珂帕斯的风格与普拉克西特列斯迥然相异。他的作品往往表现人物内心不安的情感,充满悲剧式的崇高感和恐惧感。他运用人物头部的扭动、微张的口型和激烈的动作打破安详平和的场面,表现出人物内心的痛苦。《尼俄柏》(图2-28)正是再现了恐怖降临前的一瞬间。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尼俄柏是忒拜国王的妻子,她以子女众多而自豪,并以此嘲笑女神勒托只生一子一女,结果遭到报复。勒托命令儿子太阳神阿波罗和女儿月亮神阿耳忒斯射杀了尼俄柏的全部儿女。这件作品表现了她拼命保护最后一个女儿的场景。母亲的脸上流露出惊恐的表情,女儿虽把身体深深埋进母亲的怀里,背对观众,但是通过她的动作仍可感知她的恐惧。整个雕像出色地传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成为痛苦和恐慌的化身。
利西普斯在波利克列特斯的《法则》基础上将身体与头部的比例由7∶1改为8∶1,从而拉长了身躯,更加符合眼睛所能接受的理想美原则。他的代表作《刮汗污的运动员》(图2-29)根据8∶1的比例关系制作而成。运动员的身材匀称,动作从容轻松,从任何一个角度观赏都十分完美。一般认为,这是古希腊雕刻中第一件真正的圆雕。利西普斯还曾作为亚历山大大帝的御用雕刻家,创作了大量的亚历山大肖像雕塑。
整个古风时期的希腊绘画现已无迹可考,我们只能从遗留下来的陶画上了解当时的绘画情况。但是若没有绘画作为先决条件,古希腊建筑、雕刻和陶画是不可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的。红绘风格陶画在这一时期继续流行。公元前5世纪中期左右,又产生了白绘风格的陶画。白绘的做法是,先将陶器涂上一层白色泥釉,干燥后在白底上进行彩绘。这种风格的陶器流行时间很短,主要是一些小型器具,如随葬用的小口瓶、小香油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