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视赏析
1.11.2.2 在忠实与创造之间平衡——评网络小说《山楂树之恋》电视剧改编
在忠实与创造之间平衡——评网络小说《山楂树之恋》电视剧改编

由顾伟丽改编,李路执导,王珞丹、李光洁主演的电视剧《山楂树之恋》,是根据艾米的同名网络小说《山楂树之恋》改编的,剧本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小说的气质格调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改编,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情节结构更加舒展,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在众多的备受争议的小说的电视剧改编中,这是较为出众的一部。

自从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开始,就有创作者和评论者不断地探讨文学作品是否可以改编成影视作品,是否能改编,改编什么,怎么改编,众说纷纭。在关于影视改编的相关理论中,争论得最多同时也最难把握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忠实与创造之间的关系。当这二者关系处理得比较好时,即形成一“创造性的背离”的改编方式,既没有违背小说原著的精神、风格,又使影视剧获得成功,小说与影视剧获得“双赢”;而当二者关系处理得不好时,即形成一种“消解性的背离”,它违背了小说与影视剧的不可通约性。从而使影视剧改编牺牲了小说的精神、风格,也降低了影视剧的文化意蕴[5]。正是这种改编的两难,使得编剧在改编的“度”的把握上十分谨慎。

《山楂树之恋》的故事发生在1975年前后,城里女学生静秋去西村坪体验生活认识了军区司令员的儿子老三。老三喜欢上了静秋,静秋却因为家庭成分不好,“文革”时父母挨斗,深受打击,一直很自卑。最初静秋怕老三欺骗她总是躲避,但是老三却甘愿为静秋做任何事,终于化解了静秋心中的隔膜,发誓要跟老三生死相恋。然而,静秋特殊的家庭境遇,使得他们不能光明正大地相爱,老三等待静秋毕业,等待她工作,等待她转正。等到静秋所有心愿都成真,老三却患白血病去世了。原小说对女主角静秋的心理进行了极为精细的刻画,给讲究造型性和运动性的影视改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克拉考尔说:“电影所攫取的事物的表层,一部电影愈少直接接触内心生活,意识形态和人灵问题,他就愈富于电影性。”[6]劳逊也说:“电影必须表现可见的活动。”[7]让·米特里也认为电影“不太适合表现纯内心活动”,“它无助于分清主客,反而增添了混乱”[8]。另一方面,小说的结构框架较为简单,缺少戏剧冲突,要改编成一部二十多集的电视剧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改编。

电视剧改编要想做到忠实原著作,首先,对原小说进行技术性解读是必要的。一方面必须用心领会小说的精髓,另一方面对小说所描绘的生活要有深刻的体会,电视剧要把小说中描绘的形象具象化地展示在屏幕上,没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是不行的。电视剧《山楂树之恋》的编剧顾伟丽本身亲历了1975年前后中国的社会生活,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深刻的体会。同时,又亲自到故事发生的地方进行了大量的采访,采访了当年的知青,最后才动笔开始改编,由此可见编剧对原著的尊重精神。电视剧改编尊重原著固然重要,但是也要遵循电视剧本身的艺术规律。无论是情节剧还是生活剧,电视剧要有足够的戏剧冲突,才能一环扣一环地展现跌宕起伏的情节。如果小说在这方面显得单薄的话,增加一些枝节肯定是必要的。还必须强调一点,改编要符合电视剧作为的大众媒介的特性,它的通俗性、大众性、商业性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当然,制片方买小说的电视剧版权,看中的是原小说雄厚的读者群,但是电视剧《山楂树之恋》的受众群与网络小说《山楂树之恋》的受众群是不完全相同的,电视剧受众不仅包括“山楂迷”们,还包括那些远远多于“山楂迷”却很少上网的电视剧观众群。电视剧要获得好的收视效果,所以一方面要传达出小说中的美好的东西,另一方面也要遵循电视剧观众对电视剧的审美心理。

小说的影视改编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变,根据文学和影视的不同艺术特性,不适于改编为影视形象的文字内容主要有议论性、观念性的文字内容和心理分析、意识流色彩较强的文字内容。反之,基于文学、影视的艺术特性,宜于改编为影视形象的文字内容则主要有描绘性的,以及造型性、运动性强的。小说《山楂树之恋》对静秋的心理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关于静秋两性关系的天真理解和恋爱中的小心思,点点滴滴,是小说真正吸引读者的亮点,然而这恰恰给影视改编带来了困难。

如何将静秋细腻的内心世界转换成影像世界,编剧对此进行了巧妙的设计。比如小说中当静秋听说老三有爱人以后,心里很复杂,纠结难过了很多天,心里骂了很多遍老三是“骗子”,但是却就是不明说,甩脸色给老三看,让老三去猜去想,这一段文字真实刻画了一个恋爱中少女的心理。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完全可以从文字中体会静秋的心态,产生共鸣。但是作为电视剧,仅仅通过这些来表现是不够,不足以从视觉上体现静秋的微妙心理的,因此编剧将小说中仅仅提到过几次的老三前女友丹娘,作为一个重要人物进行刻画,丹娘的出现,将静秋这一段复杂的心理有效地进行了视觉转化,通过三人之间实实在在的事件的展现,突出地表现出静秋的心理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也丰满了静秋的形象。另外,静秋关于恋爱的心理障碍还来自于母亲的种种告诫,母亲总是说女孩子要小心,一失足成千古恨,并且还举出各种例子,这在小说中基本就是几句话带过,不足以构成视觉上的冲击。为此,编剧设计了静秋的表姐张美诺恋爱的惨痛经历,使得静秋与老三恋爱的心理障碍更加直观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电视剧通过静秋和老三在这些具体事件中的言行来展示人物的心理的同时,也加上了一些画外音来丰富人物的内心。特别是当老三得了白血病以后,故意躲开静秋,静秋满世界地找老三,两人画外音交替,传神地表达出两人的内心世界。

这种通过事件展现和画外音相结合的手法,将小说的心理刻画进行视听转化,为这类小说的电视剧改编找到了一把钥匙。

电视剧改编要忠于原著,这并不等于说电视剧不能对原作提供的素材加以调整、变动或更改,恰恰相反,由于电视剧的结构方式比小说更加集中,这样才有利于矛盾冲突的展开,因此,对原作素材的调整和重构是必不可少的。

小说《山楂树之恋》从结构上来说,是用一条单线进行叙述的,其近乎于记录似的写作,对于点点滴滴的事件没有进行更多的文学性处理,也许正是这种近乎于真实记录的本色语言的写作方式打动了读者,使得读者体会到其中的生活质感。从附在小说后面的文字看,也的确是一个当事人的亲身经历和对经历的记录。

但是作为电视剧改编如果为了尊重原小说,仅仅对生活进行记录的话,那就违背电视剧本身的艺术规律。对于电视剧来说,戏剧冲突是必不可少的。编剧在尽可能地囊括的小说中的人和事的基础上,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在情节结构的设置上,除开完美地保留静秋与老三这条主线外,并将老三的前女友丹娘作为重要人物加入到这条主线中来,构成了一个三角关系,增添了电视剧的戏剧性。同时还设置了静秋的表姐张美诺与老三的好友丹青也就是丹娘的哥哥之间的惨烈的爱情纠葛,更加强化了矛盾冲突。这样的改编和建构,令故事波澜起伏,曲折动人,更加贴近了电视剧应有的艺术特点。从最初静秋、老三、丹娘的三角关系的纠葛,到丹娘退出,静秋与老三深深相恋,到来自于静秋的母亲的阻力,导致静秋与老三被迫分离,直到最后老三得了白血病生离死别,电视剧将故事一层层地推展,使得平淡的单线记录变得一波三折。

诚然,不同媒介文本的转换中,由于叙事角度、人物形象、叙事结构、叙事手段的差异,以及市场利益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小说文本和影视文本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其审美内涵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的尺度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电视剧《山楂树之恋》的改编应该是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模式。

基于忠实与创造的平衡的观念上,美国改编理论研究者普鲁斯东所提倡的“素材”说,即注重将原著中人物和情节作为改编的“素材”,将作品的视觉化表现作为改编的基础,这种尊重改编者的创造性的态度是影视改编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

然而,无论怎样,随着小说与影视合流的方式发展、复杂、多元,文学艺术与影视艺术应该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而不是相互抗衡,而两者之间理想的生态格局的构建只有在这种互相尊重的互动中才能逐渐走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