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视赏析
1.2.1.1 一、电影与科技
一、电影与科技

近百年来,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将我们知道和不知道的生活及生活方式展现在眼前,传达出各种信息和观念,从而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以至于最终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第七种艺术。如今,电影无所不在,充溢于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影的确已经令我们司空见惯,可是有没有人想过电影最初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也许我们有笔和纸就能写出剧本,但是要真正地制作成影片与观众在电影院见面,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科技成就了电影艺术。

1.科技是电影艺术的物质基础

(1)摄影机的发明

看过电影胶片的人都知道,电影是由一系列静止的画面所构成的,然而我们看电影的时候,却看到的是连续运动的画面。要明白这个道理,还得从1832年比利时科学家约瑟夫·普拉托发明“诡盘”说起。

1829年,普拉托对太阳睁眼凝视,25秒钟后,他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了,此后,尽管他闭上眼睛,但太阳的影子还在眼里晃动。普拉托开始感到不可思议,后来恍然大悟:人的眼睛离开所看的物体后,物体的影子并不会同时在眼中消失,而是会在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是眼睛机能的一个特点。“视觉暂留”的原理就这样被发现。物像在视网膜上能滞留一般为0.1~0.4秒,依据这种现象,普拉托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诡盘就是将“法拉第轮”和“幻盘”的图画制成的一种在镜子里观看的锯齿形的圆盘。因为物体离开眼睛后,物像既然还能滞留0.1~0.4秒,那么让动作连续性的照片以比0.1秒更快的速度从眼前闪过,前一幅照片的影像还没从视网膜上消失,后一幅照片的影像又进入眼帘,第二幅照片的影像还滞留视网膜上时,第三幅照片的影像又进入,如此继续下去,那静止的影像就变成活动的影像了。1833年后,电影的摄制和放映的原理就由此产生。从此,电影的发明进入新的阶段。

电影的形成仍旧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889年,伊斯曼将感光乳剂涂布在赛璐珞长条上,发明了感光胶片,从而不仅便于拍摄长时间的活动影像,而且使透视或放映这些影像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爱迪生发明了使用感光胶片连续拍摄的摄影机,并于1891年制作出可供一个人通过放大镜观看活动影像的活动视镜。卢米埃尔兄弟则在依斯曼和爱迪生的成就之上,成功研制采用新传动方式的电影机,1895年2月13日获得“摄取和观看连续照相试验用的机器”的专利,这年的3月30日,机器改进后再获专利,并正式定名为“电影放映机”。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大咖啡馆的印度厅首次用银幕放映影片供人观看,从此这一天被后人定为电影诞生日。

卢米埃尔兄弟摄制的《水浇园丁》、《工厂大门》、《火车到站》等短纪录片一时间风靡欧美许多国家。中国于1896年8月11日在上海首次放映了法国电影,当时称为“西洋影戏”。1901年电影在香港首次放映时,被称为“奇巧明灯戏法”,后又被称为“影画戏”,到了20世纪20年代“电影”一词才出现。1905年,沈阳人任景丰开设有丰泰照相馆,他从北京东交民巷的德国商人手中购得法国制的木匣手摇摄影机及14卷胶片,在他的照相馆里,利用日光在露天拍摄了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的舞台演出《定军山》,成为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影片。

(2)有声电影的出现

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媒介和艺术形式,电影在世界范围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声音缺失成为它的遗憾,其第一项重大技术进步就是有声电影的成功研制。电影发明初期一直尝试着用机械法(留声机)制作有声电影,随着电子管、扩大器的光电管的先后出现,1926年美国首先放映了用光学,也就是感光法制作有声电影,1927年公映的有声片《爵士歌手》标志着默片成为过去。有声电影扩展了电影原来的表现范围,也促进了电影技术内部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和进步。近半个世纪中,几乎所有35毫米电影和16毫米电影都沿用光学录音还音的方式。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磁性录音技术,明显地提高了影片的声音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了原材料消耗,同时也为发展立体声电影提供了有利条件。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都广泛地使用了磁性录音。1965年,美国人雷蒙·杜比于在伦敦创立“杜比实验室”,经过长时间的尝试,1977年,研制出杜比(DOLBY)矩阵立体声系统。如今,先进的数字录音技术开始得到广泛使用。

(3)彩色电影的出现

电影诞生之初是黑白的,我们今天看到的彩色电影经历了30多年的探索才出现。1932年,美国出现了染印法,世界上被公认的第一部彩色片——美国于1935年拍摄的《浮华世界》运用的就是染印法。1935年在美国、1936年在德国出现了多层乳剂彩色胶片并在二战结束后被广泛使用,50年代得到推广,但是却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因胶片褪色而使许多受欢迎的老影片不能重新上映。现已研制出了在22℃、相对湿度40%的保存条件下经过100年也很少褪色的彩色胶片。另外,在20世纪50年代基于醋酸片基的安全胶片取代了速燃性的硝酸片基胶片,也为胶片的保存带来了便利。

(4)电影院的变化

电影最初是在集市上放映,随着时代的发展,放映商认识到电影必须有固定的放映场所,需要考虑银幕的位置、视觉感受、环境条件等,于是电影院诞生了。

在无声电影时期,电影的高宽比是1∶1.33,有声电影产生以后,电影的高宽比是1∶1.37。20世纪前半叶,电影画幅基本上采用的是3∶4的高宽比。一般电影院的银幕宽度最大不过6~8米。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的普及,电影为了与电视争观众,开始往更宽和更大的方向发展,另外辅以立体声,提高视听效果,增强临场感、逼真感。其中主要有:宽银幕电影(高宽比为1∶1.66~1∶3、银幕宽度在10~20米)遮幅电影、立体声电影、70毫米电影、巨幕电影(超大银幕)、球幕(穹幕)电影和环幕电影等,一些发达国家在研制全息电影。不仅如此,电影院的服务也由大众化转向小众化、分众化,这些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5)高科技时代的电影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电影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即电影特技广泛使用。电影是靠拍摄现实物成为影像形成的,最初电影即便是玩特技,也需要拍摄模型道具,再进行影像合成。如今电脑生成的活动图像可以像手绘的动画片一样稚拙,也可以似影像一般逼真自然。从此电影可以通过电脑生成影像(CGI)制作出过去做不出来的、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生动逼真的画面,震撼观众的眼球。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著名导演卢卡斯在拍摄《星球大战》开始,电脑生成影像的技术就不断升级,最终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1989年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ILM公司的协助下,首次将CGI引入故事片的创作中,拍摄了科幻片《深渊》。而在科幻动作片《终结者Ⅱ》中这种技术更是大行其道。1993年,《侏罗纪公园》获得巨大成功,影片调动了当今科技所能提供的一切手段。除了传统的模型恐龙、真人兽皮恐龙外,还有大量的CGI恐龙。电脑与传统特技手段的完美结合是本片赢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CGI不仅用于科幻片、惊险片,在普通剧情片中也大有用处,比如电影《阿甘正传》中CGI成功应用,主人公阿甘与已故总统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握手交谈的镜头更是令人称奇。即便是《铁达尼克号》这样的灾难片中的一些历险的高难度动作,这项技术依旧能够游刃有余。到了《指环王》这部电影,数字电影已经达到了另一个高度,正是计算机的参与,《指环王》场面宏大的战争、壮观的景色和炫目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2009年年底,3D科幻片《阿凡达》全球首映,詹姆斯·卡梅隆再次创造了奇迹,潘多拉星球上逼真得无懈可击的壮观场面,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

2.科技是创造电影语言的先决条件

从世界电影的发展历程来看,电影与科学技术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次电影的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科学技术上的每项进步,往往促成电影艺术形式与观念发生演变,因此科学技术成为创造电影语言的先决条件。

就电影最为基本的视听语言之“视”而言,电影是通过不断变换着的画面表现运动着的人和事物,它使电影具有了吸引观众的特殊魅力。电影运动性最基本的存在条件就是“活动电影机”和电影摄影机的运动,连续活动的画面,是靠前者的支撑,推、拉、摇、移、跟、升、降这些多变的景别和角度,多变的空间和层次,只能靠后者来实现。摄影机的运动,更有赖于相应的技术装备,比如移动摄影需要的移动车才能实现,升降摄影所需要的升降设备才能完成,等等。自从电影从街头巷尾走向神圣殿堂以后,经过格里菲斯、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这些天才的导演们的探索,归纳出第一个系统的电影美学理论——蒙太奇理论。电影的影像(画面),通过不同方式的组接,竟然能产生如此神奇的表达。作为电影语言基础的蒙太奇,它的应用同摄影机摆脱固定状态紧密相连,没有摄影机的改进,这是难以做到的。而巴赞的长镜头理论,包括景深镜头的出现,使创作者可以在镜头内进行场面调度,把观众注意力引向景物深处,大大提高了银幕空间的表现力,增大了画面的信息量,这同样离不开摄影镜性能的改良。

就视听语言之“听”而论,声音的出现,带来声画蒙太奇的全新观念和变革。如果说默片时代,电影将画面的地位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的话,当声音这个元素进入电影以后,电影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声音成了电影表情达意的一个新的维度。至此,人们对声音在电影中的作用的探寻再未止步。有关声音和画面的关系的理论随着电影艺术的实践,不断发生变化。时至今日,电影中的声音在电影艺术作品中已经有着和画面同等重要的地位了,有时甚至还会超过画面的重要性成为电影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电影声画关系越来越变化无穷,声画组合的方式也不断推陈出新。但是无论怎样,这都离不开技术条件的支持。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即便是在低照度的几支烛光下,有了超高定数彩色感光胶片,就能清晰地拍摄实景。而多路立体声放音系统可以使观众的听觉获得极为逼真的感受。变焦镜头、遮幅拍摄、叠影、高速摄影、背景合成等,无不依靠技巧印片机、高速摄影机等电影器材提供便利。作为电影艺术家面对新技术、新媒体的挑战,如何作出积极的应对是十分重要的。

3.科技的发展带来对电影本体理论的重新认识

100多年来,电影人一直在追问电影是什么。事实上,关于电影的本体性的探问在很大程度上是随着电影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不断生成不断变化的,特别是目前的电子数码信息技术对电影艺术的本体性更是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在默片时代,电影几乎只用画面表达,即便是迫不得已要用声音表达的时候,也只能电影放映的时候或现场解说,或现场演奏,技术条件的限制将大师们对电影的认识禁锢在对电影影像的关注上,经格里菲斯、卓别林、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大师们不断地探索,20世纪30年代创立出经典的蒙太奇理论,是理论家们对电影单纯的美学探索和理论阐释。然而这种对电影本体的认识没有持续多久,就因为电影声音的出现而打破了原有的禁锢,自从电影有了声音这个新的维度以后,关于电影艺术本体构成上出现了一场重大的变革,使得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变成了视听结合的艺术。

此后的色彩技术以及光学镜头和感光胶片等方面的技术革新和进步虽都程度不同地给电影艺术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影响,但基本上都没有触及电影艺术的本体构成。人们一直认为,电影是“记录”(Record),是克拉考尔所阐释的“物质现实的复原”,是巴赞所言的“木乃伊情结”,比如现实主义电影和纪录片,它们就是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再现人类生活,使其得以永存。这种有关电影艺术的纪实美学理论的认识,随着电子数码信息技术又勃然兴起于世,使电影有了一次新的本体性变革,并给电影艺术以及整个影像艺术以更为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计算机成像技术的发明是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70年代即开始应用到电影制作领域,这些技术影响了人们对电影本体新的认识,这一点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前后电影符号学理论的出现。电影符号学理论创立之初,是在60年代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有关理论引用到电影理论研究中去,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克里斯蒂安·麦茨。麦茨借用语言学和符号学来研究电影,认为电影实际上使用的一种人人可懂的语言,是建立在一种人人都懂的语言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这种语言具有约定性。所以电影艺术的创作一定有一动约定俗成的模式和常规,一定有一些符号可以研究,这些符号系统包括:蒙太奇、摄影机运动、景别、段落。电影系统、影片总体、镜头结构是不同的研究范畴。符号学界对电影纪实派产生了挑战和否定,人们认为电影不是自然的反应和摹写,而是艺术家创造的产品,是重新结构,是具有约定性的符号系统,电影特技制作能力的空前提高,使电影艺术的奇观本性得到突现,超越了电影艺术的纪实本性,这一理论更有利于认识这一类电影。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影响着电影大师们对电影本体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多年来人们一直在争辩:电影究竟是用以记录现实的还是用以虚拟现实的?随着最新的电影艺术新时代——后电影时代(Post-cinema Era)的来临,电影的本体到底是什么呢?也许是一个不断追问的永久性问题,它的答案将是一个不断界定和更新而又不断颠覆和消解的过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