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意愿:创业者如何决定成为创业者
通过对创业者的跟踪研究可以发现,创业者的个人经历会影响他选择创业还是选择就业。研究表明:
·长期生长于创业氛围(家庭、社会环境)中的个体更容易创业;
·接受创业教育(课程、指导等)越多的个体更容易创业;
·长期在创业环境熏陶下的家庭更容易创业。
例如,从地区上看,我国的创业潮起源于两个地区,形成了独有的创业文化氛围:潮汕创业文化与江浙创业文化。
潮汕地区有一句俗语:“工字不出头”,这是很多父母在其子女幼儿时期就教育他们的话语。该俗语的意思为:作为“工人”是一辈子都无法出头的,所以你要抓住机会,做自己的主人。
沿海居民自古就有冒险基因,“失去一次机遇,就会落后一个时代”,江浙地区的文化“基因”中,也蕴含着这样的思维方式。
相对而言,我国内陆地区,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和地域环境的影响,创业文化相对落后。
然而,这些都是外在的因素。外在的环境虽然会影响一个人的决策,但是个体行为还是要从个人的意愿去理解。
说到创业者是如何决定成为创业者的,每个创业者产生创业意愿并执行下去的心路历程都有所不同。
茅侃侃(MaJoy总裁,GTV副总裁),人称混世魔娃。1983年生,初中文凭,2004年正式创业。决定创业时别人问他怎么想,他说:“我年纪小,还难以做到通盘权衡,所以只要一个机会来了,就冲上去通通拿下。换一种环境,过一种体验,这不就是年轻人该干的事吗?”
郭列(脸萌CEO):第一次创业要追溯到他大学阶段的一个创业比赛。他带领团队,一直做了一年多。当被问到当时的感受时,他说:“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当时最辛苦的时候每天晚上两点睡觉,熄灯之后再借同学笔记本电脑干两个小时,早上六点起床。有很多辛酸的时候,最苦的一段时间我一个人在麦当劳里面折腾,我给小伙伴打电话,说太苦了,当时觉得这个事情差点坚持不下来。”但是,如果就此放弃,“我就没有脸见他们,把他们忽悠进来自己却做不到,太丢脸了”,就咬牙做下来了。这样的体验驱使了之后脸萌的创业。说到脸萌创业的起源,郭列认为,“一群非常喜欢的人做一个非常喜欢的事情”的感觉驱动了他的创业。
徐逸(Bilibili网站CEO):当说到他创办弹幕网站的动机时,他讲到了自己的童年:“我很小的时候想当科学家,后来又想当医生,可惜从小学习不好,脑子不太好。”但是,徐逸会思考人生来到底是为什么?不仅仅自己思考,高中时他与自己的物理老师也探讨过这个问题,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后来他意识到“其实是为了做一点什么,你喜欢做什么,你就要跟着那个感觉走”。某种意义上,徐逸就是为了服务于这类群体,创办了Bilibili网站。
从这个极端上来说,你越喜欢一个东西,就越变成了这个范围内的一个“阿宅”,比如有人喜欢玩军事模型,他会变成军宅。阿宅是个褒义词,指的是对某个事物特别喜爱、极端热爱的人群。阿宅实际上和极客是没有区别的,我当时在高中的时候就特别爱看动漫,我就成为一个动漫的极客,那时候到现在无论是日韩还有美国的动画我基本上都看过,这是我个人比较极客的一个点。
——徐逸,Bilibili (B站)创始人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Uber公司CEO):“我们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做什么,也不知道未来是否可以成功,但我们只是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时候,Graves (Uber公司运营总监)和我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好的想法,我们唯一想的事情就是能让公司活下去,确保有足够多的司机会使用我们的服务,我们需要确保自己能够一直生存下去,并没有考虑是否能获得成功。”
放在个体层面,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创业者在头脑中想到创业”并没有统一的规律;另外,创业者如同普通人一样,都会受到虚假记忆现象的影响——人们其实很难真实还原过去的事件,大多数是记忆的再加工,更何况人们还会因为自利服务产生偏见而对于过去的记忆有所润色(Arkin & Maruyama,1979)。扎克伯格说到当时自己创业的动机时,一直会强调自己是为了“改变世界”;而看过电影《社交网络》 (根据扎克伯格创办Facebook网站的经历而拍摄的影片)的人们应该清楚,当时扎克伯格的创业仅仅是因为失恋所产生的“报复”行为,相比于其所说的“改变世界”,差异确实太大。
决策模型
人们在做出人生选择之前,大概要经过什么样的过程?
对此,理论界已经有很多深入的研究。结合认知心理学和职业生涯理论,盖瑞·彼得森(Gary Peterson)、詹姆斯·桑普森(James Sampson)和罗伯特·里尔登(Robert Reardon)整合出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ogni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提出了理性的生涯决策模型。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认为,生涯选择基于认知与情意历程的交互作用。过分强调选择中的理性和感性都是偏颇的。有的人在创业决定之前,会有一系列极其理性的思考过程,甚至会拿出纸笔,用表格来评分;也有的创业者在确定之前仅仅来源于一时的冲动。更为有效的创业选择则来源于理性和感性的交互结合。
生涯选择的解决能力,依赖于认知运作也依赖于知识。面对选择时,信息的缺失和不足,也会让人们无法做出理性客观的决定。郭列如果没有创业大赛的信息以及体验,也很难对于创业有最为切身的体会。因此,增加对于自身以及环境的认知,本质上就有利于“是否选择创业”这一问题的实现。
根据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认知金字塔模型,进行决策的第一步在于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也就是金字塔的底座:信息层面。当你想要创业时,需要问自己:
·在你的心目中,是如何理解创业的?
·你认为如果自己选择创业的话,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可能需要面对的阻碍是什么?你需要哪些方式来应对这些方面的挑战?
·目前的创业环境如何?如果创办企业,你需要考虑哪些现实层面的问题?
只有个体足够了解自己和环境,才有可能做出更为成熟的选择。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谋攻》
信息层面的思考与完善的目的在于,将有效信息带入第二层,也是核心层:决策层面。这时个体将会做出“我是否决定创业”的选择。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给出了以下的思路。
选项:目前我所具备的选择项目有哪些?例如,选择创业是一条道路,除此之外,我也可以选择继续读书。例如,当某大学生即将毕业时,他面对的道路选项为就业、创业、继续深造三条道路。尽可能多地将选项罗列出来,进而丰富完善你对于选择的认识。
价值:将每一个选项的价值罗列出来。面对不同的选择,询问自己:如果选择了创业、就业或是出国深造,你能从中获得的价值有哪些?
风险:将每一个选项的风险罗列出来。面对不同的选择,询问自己,如果选择了创业、就业或是出国深造,必然面对的风险是什么?是否有一些能够承担风险的方式?
评估:可以使用数字的方式进行标准化评估。理性评估完每个选项的价值与风险之后,可以使用刻度尺的方式来评估每个选项在你内心的倾向程度。如果用1~100分来评估,你会给每个选项各多少分?
执行:评估分数之后,对于分数进行理性与感性结合的再思考与评估。即从决策层面上升到第三层:执行层面。执行层面的元认知是指对于自身认知的认知。选择创业可以理解为一种认知,而元认知则指“你是怎么理解自己想要创业这个想法的”。所以,决策作为一种不确定的行为,只有自我接纳的选择才是相对完美的选择。
因此,有的人会倾向于选择分数更高的项目来执行;有的人的选择分数可能相同,需要进行更为细致的思考和探讨;有的人甚至会选择评分较低但是他内心更为看重的选项。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核心,也是在于通过一套探索的方式,促进个体的自我认同(Self-identity)。
没有完美的决策,只有自我悦纳的决策。
——金树人,中国台湾著名职业生涯教育者
决策工具:决策评估表
正如前文所说,理性的决策来源于清晰的认知。对于创业,最重要的意义来自于你的价值,最需要规避的是其中的风险,把每个人生选项的价值与风险仔细考虑清楚,并从未来和行动的视角去看待接下来的不确定性:即“无论我们怎么去计划未来的人生,人生也不一定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下去”。
表6-1 决策评估表
操作步骤:
明确选项:列出你即将要确定的选择中可能会涉及的选项,例如选项一“和朋友组建创业公司”,选项二“继续升学,考研”,选项三“找工作”。
分别考虑所有项目各自的价值:问自己,如果选择了××( 创业/考研/就 业),我从中可以获得的最大价值和提升是什么?将之完整地列出来。
分别考虑所有项目各自的风险:问自己,如果选择了××( 创业/考研/就业),我必须要面对的风险和挑战是什么?将之完整地列出来。
分别考虑所有项目各自最终的愿景:如果选择了(创业/考研/就业),我最理想的结果会是什么样的?我对于那样的生活感受如何?将之完整地列出来。
最后,将每一个选项背后需要采取的行动罗列下来,通过这张完整的表格来看最终的结果如何。
案例
子佩,21岁。读大三的他还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于是很烦恼。创业课上,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决策评估表这个工具,并邀请大家试一试。
他把自己的几个选项列了出来,见表6-2:
表6-2 决策评估表(子佩)
续表
当子佩列出自己的选项并进行梳理时,他发现:对于今天的自己,立刻去创业可能很难,但是这就是一种准备。因为相对于别人,自己不能接受过于平淡的生活,也不能让自己处于一种不学习的状态。持续的学习和成长才能在未来让自己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因此,他接下来的行动就变成了:积极准备考研,余下来的时间,听一听创业课,参加一些创业方面的信息分享会,和各领域更多的高手切磋。如果未来考上了理想的学校,那么就边学习边准备创业,如果遇到合适的机会就可以直接开始;如果没有合适的机会,就继续学习,先就业,以后自己的平台也会更宽广。
想到这里,子佩感到了一种释然,他发现已经给自己规划出了有效的道路。
“那么到底要考什么专业呢?”这时子佩又有一些迷茫。于是,他又在纸上画出一个新的决策评估表,开始了不同专业的信息评估……
创业事件理论
弱者在决策前迟疑,强者则反之。(A weak man has doubts before a decision. A strong man has them afterwards.)
——〔德〕卡尔·克劳斯,著名作家和语言学家
结合创业视角,库恩(Kermit W.Kuehn)于2008年提出了创业事件理论。他有效地结合了过往的创业理论,发现创业者的内在动机以及外在的触发事件共同决定了人们是否会做出创业这一选择(Kuehn,2008)。
测试:你的创业准备度
接下来会有十个问题描述,符合你的想法,请填写“是”,反之则为“否”:
·我曾经/现在学习创业的相关知识,有过创业体会。
·我旁边的人们(家人、亲友)曾经有过创业,对我有一定的影响。
·即便我现在打工/学习,我也对创业充满热情。
·我相信我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创业者。
·未来是不确定的,但我愿意承担其中的风险。
·常年的压力环境,对我来讲是一件轻松的事。
·当我想创业时,我周围会有丰富的资源(人、事、物)支持我。
·我曾经有过一定的商务经验(经商等等)。
·我所在的环境/地区拥有良好的经商文化氛围。
·每每想到创业,都会让我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一般而言,你选择“是”的项目越多,你的创业准备度越高。当你选择“是”的项目超过七个以上时,你的内心已经准备好创业了。
当然,即便选择了十个“是”的选项的人仍然没有创业,也是正常的。正如同创业事件理论的观点:即便你内在准备好创业,没有外在触发事件的影响,人们仍然很难踏出创业行动的这一步。
以上的十个题目,来自于创业准备度的三个子因素:需求认知、可行性认知、把握机会予以实践的倾向。
需求认知是指个体感知及期望感知到的各方面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朋友、老师以及个人的相关创业经历等。这些因素影响创业实践态度的形成和转变,进而直接影响个体创业意愿的形成。例如,若个体接受过的教育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过多地强调其寻求一份可靠而稳定的工作,那么在个体的职业生涯中,你就很少会产生创业的意愿,也不大可能承担很大的风险选择创业;如果家庭或朋友中有创业成功的先例,那么个体所感知的创业期望将更强。
可行性认知是指个体能够把握机会进行实践的倾向程度。该理论认为,先前相关经验的记忆对于未来的把握能力决定着个体的行为倾向。若个体拥有相关的经验能力,或者对于未来有明晰的规划,那么面对突发状态时就能够发挥已有经验的作用,把握机遇,从而更好地付诸实践。
把握机会予以实践的倾向是指个体进行创业所具备的能力水平。个人对于自身能力的感知水平越高,个人自信程度就会越高,自然在面对创业情境时,愿意付诸行动的可能性也更高。
触发事件所起的作用如同催化剂,本身不参与反应,但是会加速结果的产生。对于一些人来讲,即便有很多触发事件,但若是内心没有创业的内在准备,仍然不会创业。而对于一些人来讲,稍微遇到一些触发事件,就会产生直接作用。而这些触发事件不仅包括正面的事件,例如创业机会的出现、创业合作伙伴的出现、正常完成学业进入社会;也包含负面的事件,例如职业生涯受阻、失业、就职公司搬家导致上下班通勤时间增加等。
是否选择创业不是非此即彼的情况。因为从时间上来看,有的人会选择立即创业;有的人会选择在未来某时间创业,那么学习创业知识的目的在于增加信息量;当然,有的人也许未来不会创业。但是所谓的“不会创业”仅仅是不创办企业而已。如果不用创业的心态去生活,也会遭遇社会巨大的挑战。
作为一种心智模式,创业不仅仅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这一点是需要你来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