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
1.5.1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今本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大义】

《老子》超越孔子,不是跟孔子对着干,说仁、义、礼都是坏东西,而是把道、德摆在这三样之前,把它们比下去。它说,最好的德,是不求有得,所以有得;最坏的德,是唯恐有失,所以无得。最好的德和最好的仁、义、礼相比,它们的最大不同是:最好的德,彻底无为,行动无为,思想也无为;最好的仁,思想无为,行动有为;最好的义,彻底有为,思想有为,行动也有为;最好的礼,是不管人家愿意不愿意,非强迫别人做。德是根据道,最符合自然,最没强制性。道不行,才讲德;德不行,才讲仁;仁不行,才讲义;义不行,才讲礼。礼,是最无忠信的东西,为混乱之祸首。超前意识,是道的表象,华而不实,也是愚蠢之极。真正的男人,即大丈夫,是不相信礼,也不讲什么超前意识的。

马王堆本是以《德经》居前,《道经》居后,和今本不一样。但它们都以此章为《德经》第一章。《韩非子·解老》,一上来就是讨论这一章,篇幅很长。可见战国末年的法家,他们最重这一章。(道、德高于仁、义、礼)

【讨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是最好的德,“下德”是最坏的德。“德”可读为得,这里是双关语。作者认为,“上德”无欲无求,所以有得,“下德”唯恐有失,所以无得。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为”是人为去做,“以为”是刻意为之。人为去做是行为不自然,刻意为之是心里很虚伪。伪和为直接有关。楚简伪字,都是从心从为,伪的本义就是人为。关于“以”字的用法,请看第61章“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以取”指大邦取小邦,“而取”指小邦取于大邦,一个是取人,一个是被人取。前者是主动,后者是被动。帛书本的意思是,上德是采取彻底无为的态度,不干也不想干,行为、动机都无为。此句至关重要,关系到《老子》最核心的思想。河本、王本同帛书本,严本、傅本作“上德无为而无不为”。高明认为,严本、傅本是后人有意窜改,这一改动来自《韩非子》。他说,《韩非子·解老》有“故曰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也”一语,这是韩非的发挥,和原文无关,《老子》一书本无“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今本有这种话,是战国法家的思想,已偏离《老子》的思想。(1)这里,我们要注意,原书的叙述是层层递进,取法乎上,而依次降低标准,很有顺序。“无为而无以为”最上,“为之而无以为”其次,“为之而有以为”又其次,“为之而莫之应”最下。从文理考虑,“无为而无以为”,要比“无为而无不为”更好。高先生的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值得注意的是,“无为而无不为”,除见于今本这一章,还见于今本的第48章。第48章的“无为而无不为”,帛书本残缺,今本,除严本作“〔无为〕而无以为”,各本皆作“无为而无不为”。高明是据严本补句。(2)但郭店楚简本发现后,令人惊异的是,它的这一句,是作“无为而无不为”,可见这种说法,早在韩非之前就有。虽然这两章,简本只有第48章,无第38章;帛书本只有第38章,第48章残缺,各有一句不知道,但今本第38章,河本、王本作“无为而无以为”,严本、傅本作“无为而无不为”;第48章,河本、王本、傅本作“无为而无不为”,严本作“〔无为〕而无以为”,也是两种写法都存在。这里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两处说法一致,要么都作“无为而无以为”,要么都作“无为而无不为”;一种可能是两处说法不一致,要么先“无为而无不为”、后“无为而无以为”,要么先“无为而无以为”、后“无为而无不为”。简本可能属于第一种说法的后一种或第二种说法的后一种;帛书本,可能属于第一种说法的前一种或第二种说法的前一种;今本,只有傅本,两处都作“无为而无不为”,其他各本,两处都不一样,河本、王本是先“无为而无以为”而后“无为而无不为”,严本是先“无为而无不为”而后“无为而无以为”。《老子》提倡无为,到底是彻底无为,不为也不想为,还是心里不求有为,但实际上却无所不为,耐人寻味。《老子》后学分两派,一派以庄子为代表,强调“无为而无以为”,是狭义的道家;一派以韩非为代表,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是狭义的法家。这两派,各执一端。“无为而无不为”,是以退为进,强调进;“无为而无以为”,是不求进取,强调退。秦朝繁刑苛法,强调无不为,有为掩盖无为,走向反面,这是发挥法家的倾向;汉朝无为而治,力矫其过,是以退为进,反过来,再强调它的另一面,法家臭了,就打黄老的旗号,发挥道家的倾向。这是道法家的两副不同面孔。我的看法是,“无为而无以为”和“无为而无不为”,看似矛盾,其实不矛盾。两者都是《老子》的思想,并非韩非窜改。这句的下面,今本还有一句,“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傅本作“下德为之而无以为”),这是为了呼应上文硬加上去的,其实,下文的“上仁”、“上义”、“上礼”就是“下德”,没有必要加这一句。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仁”是最好的仁。最好的仁,属于下德。上德和下德的基本区别是,上德无为,下德有为。上仁和上德的共同点是“无以为”,不想干;不同点是上德“无为”而上仁“为之”,心里不想干,可还是干了,实际上干了。仁是孔子最重要的道德概念,儒家最爱讲。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就是“爱人”(《论语·颜渊》12.22)。他说过,“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1.6),似乎很博爱。但孔子的爱,绝非洒向人间都是爱,而是有等级有区别的爱。爱有差等,君子和小人,君子和民众,完全不一样。墨子反孔子,提倡兼爱,就是颠覆他的仁。《老子》反对孔子,不这么反。他强调的是,德应遵循自然。遵循自然的德才是上德,不遵循自然的德都是下德。我们都知道,孔子的特点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14.38),明明办不成,还一定要干,这就是反自然。他明明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跟统治者讲道理全是白费劲儿,但还要去劝说他们。这不是自己跟自己找别扭吗?《老子》说,这样的德不行,不能算上德。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义”是最好的义。最好的义,也属于下德。上义和上仁的共同点也是“为之”,同样属于有为;不同点是上仁“无以为也”而上义“有以为也”,它比上仁更多人为,更反自然。义者宜也,它是心安理得地干,自己强迫自己干。义也是孔子提倡的德。作者认为,这样的德更不行,也是下德。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上礼”是最好的礼,礼是道德的延伸,用以约束人的行为,比仁、义更多强制性。上礼约束人,人家不理这一套,干脆生拉硬拽,强人就己,不听也得听。作者认为,上礼最多人为,最反自然,比上仁、上义更糟糕。“攘臂”是伸胳膊,捋袖子;“扔”是引的意思。礼也是孔子所重,老子更反对。战国晚期,讲道德,不吃香,大家看重制度,法家开始走红。法家有两个来源,一是儒家,二是道家。比如三晋法家,出自子夏。商鞅传李悝《法经》于秦,是出自这一系。荀卿是赵人,大讲礼法,也是援法释礼,扩大礼的概念。当时,儒家讲礼有这一路。道家不一样,他们讲礼,礼是礼,法是法,不用绕着走。他们的法,可以直接从道中开出,法是来源于道,来源于自然秩序,用不着借助礼的概念,所以对礼持批判态度。韩非兼习儒道,折衷礼法,最后归宿是法。这是儒道两家的殊途同归(当然后来又分道扬镳)。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前识”是先见之明,现在叫超前意识。上面讲的上仁、上义、上礼,本来都是滞后的东西,因为没秩序,不得已,才大讲而特讲,但糟糕的是,讲到秩序之前了,就成了超前意识。大家都说,诸葛亮能掐会算,“三年早知道”(有个电影叫这个名字),最聪明;“事后诸葛亮”,不聪明。但《老子》不同,认为这是人为的东西,华而不实。“华”,参看下文,是对“实”而言。华即花,花好看,但好花不常开,开一阵儿就败了。实是果实,光开花,不结果,叫华而不实。《老子》认为,先见之明是华而不实,这种聪明,其实最愚蠢。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大丈夫”,是战国的时髦话。什么叫“大丈夫”?《孟子》的定义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文子》的定义是“内强而外明”(《精诚》),《韩非子》解释《老子》,说《老子》的“大丈夫”是聪明人,“谓其智之大也”(《解老》)。这段话,下句脱“而”字,是据乙本补。这里,何谓“厚”、“薄”?何谓“华”、“实”?值得推敲。我理解,“厚”是上德,“薄”是下德,下德就是上仁、上义、上礼。“实”是放弃“前识”。“华”是“前识”。“薄”,乙本作“泊”,楚简的薄字,经常这么写。

“去彼取此”,见第12、74章。

这几句话,很有意思。我的经历告诉我,道德和秩序,秩序更重要。天下无道,就是天下大乱,秩序大乱。道德很实际,也很脆弱,秩序一乱,马上垮台。

《老子》讲道德,是讲符合自然的道德,不是人为的道德。作者认为,无为则真,有为则假。伪和为直接有关。彻底无为,不宣传,不提倡,心里无为,实际上也无为,才能杜绝伪善,提倡真诚。当时的社会,运转不灵,主要问题是失德背道,不讲无为。道德解体,是个三部曲,德不灵,才讲仁,劝人积德行善;仁不灵,才讲义,劝人勿行不义;义不灵,才讲礼,强迫大家非礼勿。礼是最后一招,下下策。他对礼,批评最厉害,“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这些批评针对谁?我看是孔子。

我相信,生活中,真正有道德的人,都不会讲道德;满嘴仁义道德、礼义廉耻的人,一般都很缺德。我理解,真正的爱是发自内心近乎本能的爱。忠诚也是这样。研究动物行为学的专家告诉我们,人的忠诚,比不了狗,原因就在,它们的忠诚是发自本能。它们不会讲道德,也不知道德为何物,更不会为道德感动。

道家的流裔法家,很坦白。他们懂得,人性深处是生物本能,饿了要吃,渴了要喝,困了要睡,挡也挡不住。这种东西可以发展为贪财好色、怕苦怕死,好像全是缺点和弱点,但用于治术,正是动力所在。这是以人性为工具。当然不好听,但很实在。

我相信,压抑人性,压抑本能,才是不道德。上德,就是合乎人性的道德。合乎人性的道德,最能打动人。真正令别人感动的人,自己往往不感动。我在有些农村妇女的身上看见过这种东西。自作多情,自我感动,都是置身事外,没有受过苦,遭过难,见过生离死别大场面的人。这种人,以阅世不多的知识分子居多。他们的文学渲染,很多都是酸菜坛子。

感动别人,而自己无所动心,也不知感动为何物的人,是在一个很高的境界。

【补记】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傅本下文作“下德为之而无以为”,北大本同傅本,说明西汉已有这种文本。(3)

————————————————————

(1) 高书,3—4页、421—425页。他的书,是《德经》在前,对第38章的讨论是第37章的前面。

(2) 高书,54—57页。

(3)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贰,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