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
1.4.37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今本第三十七章)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大义】

这是讲统治术。《老子》的统治术是根据道。道是什么?是顺其自然。作者说,道是一种“无名之朴”,就像木材未经加工,还不知道是什么家具叫什么名。侯王如果能遵守它的原则,万物就会自然生长。万物自然生长,会刺激人的贪欲,人太贪心,就要用这个“无名之朴”去节制它、控制它,不让它发展起来。欲望没了,人就会消停,人消停了,天下的事情就会恢复正常。(发展不如不发展)

【讨论】

前面说过,《老子》上下篇有两种顺序。一种是道前德后,一种是德前道后。此篇是《道经》的最后一篇。今本《道德经》是道前德后,此章为上篇的最后一章。马王堆本是德前道后,此章是下篇最后一章。马王堆本,《道经》部分,乙本有字数统计,是2426字,甲本缺字数统计,估计与此接近。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这是讲守道无为,令万物自化,而坐观其成的不干预政策。“道恒无名”,道本来没有名。同样的话也见于第32章。今本添字,作“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并非本来面貌。

“化而欲作”,道散则万物化生,万物化生,才有人欲产生。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道是没有名的,就像打家具的木材,没有打成家具之前,你不知道它该叫什么;打成家具,才有家具的名称。《老子》把这种未经加工的木材叫“无名之朴”,用它指道。这段话是说,万物自化后,人欲横流,还要用不发展的道理在上面镇着压着,不要让人欲失去控制。“无名之朴”,今本重文。

“夫将不欲”,“欲”,原作“辱”,这里读为欲。简本作“夫亦将知足”,和各本都不一样。河本、想本作“亦将不欲”,王本作“夫亦将无欲”,傅本作“夫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人欲得到控制,不再浮躁,天下就会返朴归真,一切又恢复正常。“欲”,原作“辱”,这里也读为欲。“正”,傅本作“正”,河本、王本作“定”,字相通,想本误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