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
1.4.12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今本第十二章)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大义】

《老子》主张绝智去欲,放弃犬马声色等感官享受。它说,圣人治天下,关键是要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而不是让他们眼花缭乱,追求这类奢侈享受。(吃比看更重要)

【讨论】

“五色,使人目盲”,“五色”是青、赤、黄、白、黑。太多的视觉享受,会让人的眼睛瞎掉,这是夸张的说法。

“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驾车打猎,纵马狂奔,会让人心发狂。“犬马声色”的“犬马”是属于这类享受。

“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一般理解,是说宝物使人的行为有害。但更合理的解释恐怕是,这里的“行”是指行路,它的意思是说,身带宝物,容易遭人抢劫,走在路上,很不方便。

“五味,使人之口爽”,“五味”是酸、苦、甘、辛、咸。太多的味觉享受,会让人的味觉丧失,吃什么好东西都没滋没味。如《庄子·天地》“五味浊口,使口历爽”,《淮南子·精神》“五味乱口,使口爽伤”,其中的“爽”字都是这个意思。“爽”,高明读丧,以为伤、败之义。(1)其实,爽字的古文字写法,和桑、丧二字本来就是同一个字。爽字本身就有丧失之义,如“爽约”是失约,“爽法”是失法,“爽德”是失德。更准确地说,爽的意思是丧,还不是伤。

“五音,使人之耳聋”,“五音”是角、徵、宫、商、羽。太多的听觉享受,会让人的耳朵聋掉,这也是夸张的说法。

上面五条都是讲奢侈的感官享受(没讲触觉和嗅觉),今本把“五色”、“五音”、“五味”排在前面,把“驰骋田猎”和“难得之货”排在后面,文理更顺。

“圣人之治也”,今本删“之治也”,连下读。

“为腹不为目”,前面有“圣人之治也”,可见是讲老百姓。前面讲过,圣人都是好领导,特别聪明的统治者。他们聪明在什么地方?就是能满足老百姓的基本需要,能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这叫“为腹”。“为目”不一样,是追求奢侈,不是为了生存需要,而是为了感官享受,不光是视觉享受,也包括其他享受,包括大吃二喝,一直吃到上吐下泻,把人都吃伤了为止。这些享受,要的是炫耀和虚荣,看上去很带劲儿。俗话说,吃饱了撑的,它们都是吃饱了才追求的东西。

“故去彼取此”,“彼”指“为目”,“此”指“为腹”。东周时代,上流社会淫糜奢侈是大问题,诸子都反对,但反对的方式不一样。孔子讲礼贵俭,墨子讲节用节葬,《老子》也提倡朴素的生活。作者的意思是,人,吃饱喝足就得了,何必追求奢侈,所以说“故去彼取此”。这句话,是《老子》的口头禅,也见于下面的第38章和第74章。

动物的生存需要,止于食物和繁衍,人也有这两大需求。统治者要满足人民的这两大需求,这是起码。但光这两条,则如同牛马。古代统治者,都把百姓当牛马。知识分子出主意,逃不脱这个思路。

————————————————————

(1) 高书,2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