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
1.4.10 第十章

第十章(今本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疵乎?爱民治国,能毋以知(智)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智)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大义】

呱呱坠地的小孩最有生命力。《老子》喜欢拿小孩打比方。

《老子》的道德哲学是生命哲学、活命哲学。它拿小孩打比方,最能传达这类想法。

《老子》美化小孩,是取其未发展。小孩刚生下来,都是粉红色的小肉团,最可爱。这个小肉团,无知无识,抱着一股精气神,身体非常柔软。

《老子》问,我们能负阴抱阳,紧紧怀抱父母所赐的灵魂,就能像刚出生的小孩,骨弱筋柔,呼吸匀停,永远保持最初的生命力吗?我们能心如明镜,一尘不染,爱民如子,治国有方,却不靠智慧吗?我们能心与道通,豁然开朗,知雄守雌,摒弃聪明吗?

他说,人的最高道德,是叫“玄德”。玄德,就像生小孩、养小孩,要顺其自然,不要人为控制。(养生如养婴儿)

【讨论】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载”犹负也,是承载的意思,“营魄”是阴魄,代表雌性或女性,“一”是道的别名。“载营魄抱一”,就是负阴抱阳。“能无离乎”,能不离开“营魄”和“一”吗?古人认为,人的灵魂,有阴阳之分,阳的叫魂,阴的叫魄。(1)道是“无中生有”的“无”,它的另一种表达是“大”或“一”,合起来叫,就是所谓“大一”(或“太一”)。“道”是“无中生有”的“无”,“一”是“无中生有”的“有”,二者互为表里,是同一概念的两种表达。《老子》以一称道,除去此章,还见于第14、23、39、42章。道,以至大无外叫大,以至深无底叫玄,以万物之源叫牝,以独一无二叫一,有很多别名。

“抟气致柔,能婴儿乎”,这是形容婴儿出生后的状态。“抟”,揉合,乙本作“槫”,今本作“专”,专字也可读为抟。《说文·女部》把专一的专写成嫥。“婴儿”,即“赤子”。“婴儿”见第20、28章,“赤子”见第55章。小孩刚生下来,只会哭,不会笑,往往数周后才会笑。只会哭的小孩叫“婴儿”,会笑的小孩才叫“孩”。小孩刚生下来,都是粉红色的小肉团,所以也叫“赤子”。《老子》喜欢的小孩,是刚生下来的小孩。婴儿是已出生而未发展的生命,就像未经剖分雕琢的璞玉,是养生的最高境界。这段话,和另外两段话非常相似,一段话是第28章,作“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一段话是第42章,作“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载营魄抱一”就是负阴抱阳、知雄守雌,“能无离乎”就是不离恒德,“抟气致柔”就是冲气为和。《老子》提到气,除此,还有第42、55章。

“涤除玄鉴,能毋疵乎”,“玄鉴”,“玄”有幽黑之义,“鉴”是镜子,这里指心灵;“能毋疵乎”,意思是能没污点吗?这里的“毋”相当于无。我们常说,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就是用心灵比镜子。汉代铜镜铭文:“纳清质以照明,光辉象夫日月。心忽扬而愿忠,然壅塞而不泄。絜精白而事君,患污秽之弇明。被玄锡之流泽,恐疏远而日忘。怀媚美之穷竭,外承欢之可悦。慕窈窕之灵影,愿永思而毋绝。”便写到心和镜的关系。中国古代的镜子是用所谓“玄锡”和青铜合成,都是黑亮黑亮的镜子,和现在的水银镜不一样。鉴是水盆,以盆盛水,以水鉴容,这是鉴字的本义。后世易之以镜,仍袭其名而称鉴。鉴是镜的同义语。帛书“鉴”字是用通假字,甲本作“蓝”,乙本作“监”,今本作“览”,都应读为鉴。

“爱民治国,能毋以知(智)乎”,注意,“治国”不作“治邦”;“能毋以知乎,”意思是能不依赖智慧吗?在《老子》中,“毋以”还有一种用法,是表示否定性的结果。如第30章“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第39章“其致之也,谓天毋以清将恐裂,谓地毋以宁将恐废,谓神毋以灵将恐歇,谓谷毋以盈将恐竭,谓侯王毋以贵以高将恐蹶”,和这里的用法不太一样。下句,河本作“能无为”,想本作“而无为”,王本作“能无知乎”,傅本作“能无以知乎”。傅本最接近帛书本。

“天门启阖,能为雌乎”,什么是“天门”?“天门”有许多不同含义。一是天官时日类的概念,如式法书和日书中的天门,不管指天门星,还是指天宫之门、通天之门,与地户相对的门,都是跟天有关系的门;二是医家、养生家讲的天门,则指两眉间的天庭;三是道教讲的天门,则指心或鼻孔。这些用法,都不是这里所说的天门。《庄子》两用此语,可能最接近《老子》的用法。一次是作“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天运》),是说用心不正,则天门不开,心灵不能达于道;一次是作“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庚桑楚》),则是以天门为道门,即“玄牝之门”、“众妙之门”。“天门启阖”,就是打开天门的门户,心灵开窍,通于神明,达于道。“启阖”,今本作“开阖”,“开”是避汉景帝讳改字,“阖”音hé,指门户,不是开合的合。《孙子·九地》有“敌人开阖”,银雀山汉简本作“敌人开阓”(阓音huì),阓也是门户。“能为雌乎”,是守雌的意思。上文的“载营魄抱一”,“营魄”就是雌性的灵魂。想本改“天门”为“天地”,另创新说。

“明白四达,能毋以知(智)乎”,“明白四达”是形容人的精神世界豁然开朗;“能毋以知(智)乎”,也是强调去智。下句“能毋以知(智)乎”,当是古本原貌。《淮南子·道应》、《文子·道原》都有这种写法。今本故意让两者不一样。河本,上文作“能无为”,下文作“能无知”;王本,上文作“能无知乎”,下文作“能无为乎”,傅本,上文作“能无以知乎”,下文作“能无以为乎”。

上面十二句,是一种连环句式。头四句是一组,中间四句是一组,最后四句是一组。头四句,“载营魄抱一”与“抟气致柔”在意思上是连着的。中间四句,“涤除玄鉴”与“爱民治国”在意思上是连着的。最后四句,“天门启阖”与“明白四达”在意思上是连着的。

“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今本“弗”作“不”,下面多出“为而不恃”,“为而不恃”见第2章(作“为而弗恃也”),《庄子·达生》“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或即所本。

“是谓玄德”,“玄德”是最深厚的德,又见第51和第65章。“孔德”(第21章)、“恒德”(第28章)、“广德”(第40章)、“建德”(第40章),是类似的词。

————————————————————

(1) 魂,死后归天。魄,死后归地。魂可以不附于体,死后就离开身体,俗话说“魂不附体”,魄却始终附于身体,所以有“体魄”一词。月之光明也叫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