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
1.4.8 第八章

第八章(今本第八章)

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大义】

作者认为,道德境界最高,像水。水是作者常用的一种比方。它强调,道贵柔弱,道贵低下,就像水善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非常安静。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作者却说,能居众人之所恶,如居下流,水潦归焉,是近于道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将有七善,对人对己,对什么都很好。人,只有与世无争,才能避免各种不利。(人往低处走)

【讨论】

“上善似水”,“似”,原作“始”,可以借读为似。乙本作“如”,今本作“若”,均与“似”同义。

“水善利万物而有静”,“有静”,乙本作“有争”。今本作“不争”,是因为作“争”读不通,遂把“有”改为“不”。这里作“有静”。

“居众人之所恶”,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能不能反过来说?子贡说:“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论语·子张》19.20)“下流”就是水的下游。一般人都认为,众恶所归,好像臭水坑,脏水都流到自己那儿,是很倒霉的事,但作者却说,这是接近于道的境界。

“予善人,言善信”,“善人”,是好人,聪明人。这个词又见第27、62、81章。古书中的“善人”,可以是一般的好人,也可以是很高的评价。比如孔子,就把“善人”当作大好人,仅次于“圣人”,和“仁人”差不多。孔子说,“善人”都是死人,他根本见不着(《论语·述而》7.26)(1)这两句,甲本有脱文,作“予善,信”,乙本作“予善天,言善信”,河本、想本、王本作“予善仁,言善信”,傅本作“予善人,言善信”。高明说,甲本当据乙本补,作“予善天,言善信”,(2)我想,甲本也有可能作“予善人,言善信”,“天”是“人”之误。

————————————————————

(1) 李零《丧家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54—156页。

(2)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256—2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