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十八 孔子到过什么地方

十八 孔子到过什么地方

孔子是读书人,读书是为做官。他这一辈子,很多时间都花在路上,颠沛流离,恓恓惶惶。跑路是为什么?是为做官,古人叫宦游。

孔子宦游,到过什么地方?对读《论语》很重要。我亲自跑过他跑过的地方,对这个问题,有一点感想。

孔子的读书做官论

“文革”批孔,“读书做官论”是批判重点之一。孔子主张读书做官,这点并没冤枉他。他读书,不是为读书而读书。读书是投入,做官是产出,还是有很强的功利目的。

中国的读书人,读书做官是老传统。《儒林外史》的“儒林”,或曰士大夫,英文叫scholar-officials,同一名称,两种身份,学者是学者,却和官僚有不解之缘,不是现任官员,就是候补官员。虽然,早期的世官世禄制度正在衰落,后世的选官制度还没产生,至少还要再等二百几十年,读书人到处跑,没有固定的主顾,非常辛苦,也非常危险,但孔子在前面探路,给他们指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这是真正的中国特色。

孔子教学生,很重道德,很重学问。但道德学问,要落实到当官。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1.6)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19.13)

他说得很清楚,德行好了,有余力,要学文。学问好了,有余力,要当官。归根结底要当官。

他的典型说法是,“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在他看来,种地,只会饿肚子;读书,才能吃官饭。长远看,吃官饭,肯定比种地划算(《卫灵公》15.32)

孔子的处世原则

孔子提倡做官,但做官有做官的原则。他做官,是要劝说当时的统治者,让他们接受他的治国方略,挽救日益衰败的东周世界,不像他的后继者,光是投其所好。

做官,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时候不可以做,要看世道。孔子有他的处世之道: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欤)?”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7.11)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8.13)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宪问》14.1)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逊)。”(《宪问》14.3)

孔子认为,读书人,该出头时,一定要出头;不该出头,一定要缩着。危险的国家,一定不能去;混乱的国家,一定不能留。天下(或国家)有道,一定要做官。如果不做官,不拿俸禄,穷兮兮、苦哈哈,很可耻。国家昏乱,一定要隐居,躲起来,藏起来,不能出来做官。如果出来做官,即使大富大贵,也很可耻。他还告诫说,国家有道,要直言直行,但国家无道,说话要小心。无原则的事不能干,但有原则的话也不能讲。

什么叫有道,什么叫无道,孔子的定义是,“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季氏》16.2)

他生活的世界,当然是无道。

对于乱世,孔子的基本态度是,既不合作,也不抵抗。

他拿史鱼和蘧伯玉做比较。史鱼这个人,是“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直戳戳,好像笔直的箭,永远是一个样。孔子说,这叫“直”。直道,从道德上讲,无可非议,但太不策略。蘧伯玉,和他不一样,是“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卷而怀之”,什么意思?就是曲着点,藏着点,孔子夸他“君子哉”(《卫灵公》15.7)

他是曲线救国论,不是直线救国论。

孔子到过什么地方?

孔子是30岁出名。出名,是因为精通礼。34岁和35岁,他出过两次国,一次到洛阳求学,一次到临淄求职。他在齐国找官做,没找到,只好回到鲁国,教书育人,一窝就是15年。50岁以后,他才出来当官,当了4年,又被排挤。55岁,他离开鲁国,在外漂泊14年,到过七个国家:卫、曹、宋、郑和陈、蔡、楚。这14年,他先后两次在卫国当官,共7年;一次在陈国当官,共3年。最后回到鲁国,还剩5年。

他这一辈子,主要在鲁国度过,前后加起来,大约有57年。其他时间是在国外,大约有15年。他的后半生,主要是在跑路,仕途并不顺利。

孔子一生,到过不少地方,在他那个时代,是个见多识广的人。

古代旅行,有些帝王也很能跑。他和秦皇汉武不一样。秦皇汉武周行天下,是到全国各地视察工作,检查政务边防,祭祀名山大川。他和司马迁也不一样。司马迁是陪皇上。他们都是公费旅行,旅行范围比他大。

孔子是自费旅行。他只到过九个国家,范围不出今山东、河南二省。他到处奔走,为什么?主要是找官做。

他有一段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4.19),这是讲孝,很有名。但我们不要忘记,他还有一段话,“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14.2)

士,一定要游,不能待在家里。

孔子登过的山

孔子喜欢山,也喜欢水,每每寄情于山水。他说:

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智)者动,仁者静;知(智)者乐,仁者寿。(《雍也》6.23)

山东半岛多名山,东岳泰山是五岳之首,东镇沂山是五镇之首,都是历代帝王祭拜的名山。孟子曾经说过: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尽心上》)

孔子登过的太山,当然是泰山了。泰山是山东最高的山,海拔1524米。古人说,“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礼记·中庸》)。谁登山,都得从山下爬。今泰山脚下,有“孔子登临处”,右边树块碑,有四个大字,“登高必自”。“自”下隐去的字,就是“卑”字。泰山顶上,有望鲁、观吴等台,便是“孔子小天下处”。这些都是附会孟子的话。

孔子登的东山是哪座山,一向有争论。一说峄山,一说蒙山。峄山在曲阜以南,邹城市内,山下是邾国故城,孟子的老家。孟子的老乡当然说,孔子小鲁,一定就是峄山上的“孔子小鲁处”。但早有学者提出疑问,峄山在鲁南,何以称为东山,方位不对。他们说,孔子登的是蒙山,而不是峄山。蒙山在蒙阴、平邑两县交界处。峄山545米,蒙山1150米,蒙山比峄山高一倍。它的位置正好在曲阜以东,是山东的第二高峰。它的最高峰,龟蒙顶,也有“孔子小鲁处”。

登高才能望远。他老人家上的山,是山东最高的两座山。

王国维讲,人生第一境界是“独上高楼”(《人间词话》)。他老人家是“独上高山”。

孔子观过的川

孔子乐水,喜欢在水上钓鱼。

他有一句名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9.17),这是感叹人生苦短,时光流逝,像河水一样。他还有一句话,是“钓而不纲”(《述而》7.27),即只用渔竿钓鱼,不用大网捞鱼,害怕竭泽而渔,以后没鱼吃。(1)

这两句话,都是很普通的话。

他老人家从未说明,他是在哪条河边发感慨,哪条水上钓鱼玩,但尼山孔庙和泗水泉林都有“孔子观川处”,“孔子钓鱼处”也是到处都有。

孔子见过的水,主要是曲阜周围的几条水,泗水、洙水和沂水(大沂河、小沂河),前面已经谈过。

他去洛阳,肯定见过伊、洛、瀍、涧。

他去齐国,肯定见过淄、渑二水。

他去卫国,肯定见过黄河。宋、卫,是古代著名的黄泛区。黄河故道,就在这一带。

司马迁说,“孔子既不得用于卫,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而闻窦鸣犊、舜华之死也,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史记·孔子世家》)但学者对这种说法非常怀疑。(2)

孔子没去过晋国,可以肯定,但他见过黄河,没问题。

曾子说,孔子教于“洙泗之间”(《礼记·檀弓上》),但《论语》没提洙、泗二水。

沂,见《先进》11.26;汶,见《雍也》6.9;河,见《述而》7.11、《子罕》9.9、《微子》18.9,都是属于北方的河。

早年宦游:入周适齐

孔子早年去过周都洛阳和齐都临淄,刚才已经提到。齐是山东半岛最大的大城市,周是天下的中心。他是从小地方上大地方,就像今天,从曲阜上济南和北京。

他去洛阳,是到东周的首都。东周有二城。王城在今洛阳市区,地面还有一段残墙;成周在其东北,北接邙山,压在汉魏古城下。古人说,孔子去洛阳,主要是去见老子,向他请教礼。老子是当时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档案馆馆长)。

孔子从鲁国来,大家想,肯定该从东门进,所以,清雍正五年(1727年),有人在洛阳旧城东关立了块碑,作“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这就是大家想象的孔子问礼处。

他去临淄,是齐景公时,晏婴当政。他想找工作,被齐景公婉谢。临淄故城,在今淄博市临淄区。城西有晏婴墓,是后人堆筑的假坟。城北有河崖头5号墓,倒是一座真正的春秋大墓。孔子说,“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得)而称焉”(《季氏》16.12)。此墓与景公的年代大致相当,正有殉马600匹。

孔子的时代,山东半岛,主要有三个大国:齐、鲁、莒。三国之中,齐最大。孔子曾幻想,“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雍也》6.24)。但齐国经常欺负鲁国,不但发兵攻打,还收买政要搞颠覆。孔子去国远游,表面原因是三桓不悦,背后原因是齐国捣鬼。

孔子居卫

孔子去鲁,第一站是奔卫国。卫国离鲁国很近。鲁、卫都是姬姓,孔子说,“鲁、卫之政,兄弟也”(《子路》13.7),祖上是兄弟关系。“卫多君子”(《左传》襄分二十九年),有很多能干的政治家(如蘧伯玉等),也是吸引孔子的地方。孔子周游列国,在卫国,时间最长。即使回到鲁国,也不肯撒手卫国的政治。

卫国的敌国,主要是黄河对岸的晋国。晋国是北方的超级大国。晋与卫,犹齐与鲁。他到卫国,也不是没考虑,西渡黄河,去晋国谋事。佛肸以中牟畔(叛),他就动过去晋国的念头(《阳》17.7),但终于没有去。

卫城在今河南濮阳县的东南,金堤河的南面。金堤河是防黄河水患的大堤。2003—2006年,考古工作者在高城遗址附近试掘,发现黄沙淤埋的卫故城。这是个很大的城市,可惜被黄河冲毁,深埋地下十几米。整个卫国,都处于黄泛区。

卫国的戚城,子路战死的地方,在卫城西北,今濮阳市内,现在是个遗址公园。它北面,是明清时期的子路墓。郦道元已提到子路冢,在濮阳城东(《水经注·河水五》)。“文革”期间,此墓被挖,原来是座汉墓。

孔子在卫国,到过其边境上一个叫仪的小地方。当地官员(仪封人)见他,对他的学生说,“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八佾》3.24)此“仪封人请见处”,据说在今河南兰考的仪封乡。当地有块碑,就是纪念此事。

孔子周游列国,有三次大难,其中第一次,是所谓匡、蒲之围。“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9.5)就是讲这件事。匡、蒲二邑,都在今河南长垣县。蒲是卫国防御晋人入侵的军事重镇。

孔子南下

卫灵公去世,太子蒯聩在晋国的支持下,要返回卫国,和他的儿子卫出公争立,眼看将有大乱。孔子避祸南下,开始寻找新主顾。他这一路,去了六个国家。

(1)曹

孔子离开卫国,先到曹国。曹,在今山东定陶,是古代著名的商业城市,非常繁华。他在曹有什么经历,古书没有任何记载,大概只是路过。

(2)宋

宋是孔子的老家。这里也是黄泛区。1990年代,张光直教授策划,中美联合考古队曾在此寻找成汤所居的商,商没找到,却发现了东周宋城。这座古城也是深埋地下十几米。黄河同样摧毁了它。

宋故城,范围很大,汉唐时期的睢阳古城、宋南京城和明归德府,都只是它的一小部分。

现在的商丘县城,是明代的归德府,四面环水,很美丽。特别是南面的湖区。

他到宋国,也不太愉快。孔子在大树下讲学,宋国的司马桓魋派人清场,拉倒大树,让他们晒着。孔子换装逃跑,差点被杀。他给自己打气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7.23),这是他的第二次蒙难。

商丘县城的东南,有个文雅台,明清建筑,便是纪念孔子蒙难的地方。

(3)郑

郑国,在今河南新郑市,位置在商丘以西,也是孔子路过。孔子去宋,一路西行,首先来到的是郑国的东门。

这座古城,保存特别好,就在新郑市内。地面上的城墙,至今仍有十多米高。它是一座连续使用的古城,郑国用完韩国用,故也叫郑韩古城。它分内城和郭城,内城在西,郭城在东,洧水环内城,溱水环郭城。

“丧家狗”的故事,“孔子独立郭东门”,就发生在这里。它的郭城,东墙上面,有个大缺口,便是郭东门,现在修了个门,圈在一个叫“郑风苑”的公园里。

站在这个城门前,你会想起这个有趣的故事。

(4)陈

孔子南下,主要目的,是去楚国。当时的楚国,是南方的超级大国,除江汉地区和方城内外,还控制着河南南部和安徽北部的大片土地。

楚灭陈,在公元前534年,孔子18岁。楚灭蔡,在公元前531年,孔子21岁。公元前529年,孔子23岁,楚国复封陈、蔡。陈、蔡虽然复国,但都是楚国的傀儡,仍然属于楚国的势力范围。孔子居陈,曾事陈湣公,一住就是三年。这是过渡。他的真正目标,其实是奔楚国。

陈国,在今河南淮阳县。淮阳是北方最大的水城,四面环水,城在中央。东周时期的陈城,也是连续使用的古城,故也叫陈楚古城。这座古城,也发掘过。

公元前489年,孔子离开陈国,第三次蒙难。孟子说,“君子之厄于陈、蔡,无上下之交也”(《孟子·尽心下》),司马迁也说,孔子他们饿肚子,是在陈、蔡之间(《史记·孔子世家》)。但《论语》只说,“在陈绝粮”,没有提到蔡。他们师徒几个,饿得爬不起来,子路沉不住气,被孔子呵斥(《卫灵公》15.2)

今河南淮阳县县城西南有个弦歌台,清代建筑,就是纪念这一事件。台名弦歌,意思是说,饿归饿,他们师徒几个,还是弦歌不绝。

(5)蔡

蔡国的都城,从西周初封到春秋早中期,一直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只因楚势北上,才不断南迁,有新蔡和下蔡。孔子去的蔡国是哪里,过去有争论。

前人怀疑,孔子厄于陈、蔡的蔡,并非新蔡(今河南新蔡)或州来(今安徽寿县),这是对的,但孔子到过的蔡到底在哪儿,学者却莫衷一是。

过去,最流行的说法,是崔述的说法。他说,孔子过的蔡,应在负函,现在的信阳,河南最南端。他说,孔子既没到过州来,也没去过叶县,而是在负函,和叶公见的面(《洙泗考信录》卷三《孔子无至州来及叶之事》,收入《崔东壁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300页)

崔述此说,学者多信而不疑,几乎视为定论。如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上册,47页)就是持这一说法。匡亚明绘制的《孔子周游列国示意图》也是这样画。其实,这只是猜测,并无任何证据。

事实上,在《左传》一书中,陈、蔡常并举,与陈并举的蔡,一定是指与陈国邻近的蔡地,即上蔡一带,而决不是指新蔡或州来。负函称蔡、叶公居蔡,更是毫无根据。

孔子从陈国去叶县,基本上是西行,上蔡正好在两地之间。司马迁明确说,孔子离开陈国,是“自陈迁蔡”、“自蔡如叶”,在叶县见叶公(《史记·孔子世家》),我们从地理位置和行走路线看,最合理的解释仍然是,他是经上蔡到叶县。

(6)楚国的叶县

叶县是楚国镇守北方的军事重镇。今叶县,有旧县和新县,楚国的叶县,是旧县,在新县南,略向西偏,至今可见楚叶县故城的残垣。

叶县故城北,有叶公墓,是个凭吊性的古迹。

孔子是在叶县见叶公,最有文献根据,今天必须更正。

————————————————————

(1) 参看《荀子·宥坐》“孔子观于东流之水”节。孔子说,“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2) 钱穆《孔子传》,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42—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