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十五 孔子论德

十五 孔子论德

孔子后学,分歧最大,是在孟、荀之间。(1)孟子主于性情道德,荀子主于礼法制度,各代表师说的一个侧面。孟子侧重性,主张性善,注重的是德;荀子侧重习,主张性恶,注重的是礼。他们对人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理解。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孔子对德怎么看。我把它归纳为十大道德。(2)

什么叫仁?弟子问仁,孔子的回答不一样,各有针对,很多不是定义。

比如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1.3、《阳》17.17),“刚、毅、木、讷,近仁”(《子路》13.27)。他很讨厌花言巧语的人,喜欢沉默寡言的人,司马牛问仁,孔子嫌他多嘴,就说“仁者,其言也讱”(《颜渊》12.3),叫他有话憋着点。

孔子讲仁,经常东拉西扯,表面是回答仁,其实是讲其他范畴。如:

(1)颜渊问仁,他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12.1),就是讲礼,强调个人和礼的关系。

(2)仲弓问仁,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12.2),就是讲恕,强调个人和他人的关系。

(3)樊迟问仁,他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13.19),则把仁分解为三种德。

(4)子张问仁,他说“恭、宽、信、敏、惠”(《阳》17.6),则把仁分解为五种德。

另外,孔子论仁,常以智、勇为器用,与智、勇并说。如:

(1)“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雍也》6.23)

(2)“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9.29)

(3)“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14.4)

(4)“知(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智)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智)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15.33)

这些都不是答案。

孔子的标准答案,是下面两条:

(1)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颜渊》12.22)

(2)前面讲仁人,我们已提到,孔子的解释是,“修己以安人”(《宪问》14.4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6.30)

这里,仁字和人字有关。第一,它是一种“人其人”的概念。用最通俗的说法,就是拿人当人:首先是“修己”,拿自己当人;其次是“安人”,拿别人当人。第二,人,范围比较小,不等于民,人是上流,民是大众。前面已经谈过,这里不再啰嗦。

义字,古人的解释是宜,即应该怎么做,它是道德自律,对人有一定的约束力。

义和礼不同,礼是外部规定,义是内心约束。礼比义,更多强制。

孔子讲君子、小人,有义利之辨。君子以义为准,不义之物不取,不义之得不居,小人不同,唯利是图,一切以利为转移。如:

(1)“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4.10)

(2)“君子义以为质。”(《卫灵公》15.18)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4.16)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7.16)

(5)“见利思义”(《宪问》14.12)、“见得思义”(《季氏》16.10)

孔子论义,有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义与勇有很大关系。如:

(1)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2.24),勇是出于义。

(2)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17.23),勇要受义的制约。

第二,君使臣是义,官使民也是义。如:

(1)子路批评荷蓧丈人,说“君臣之义”不可废,做官是行义,隐而不仕是无义(《微子》18.7)

(2)孔子说,“君子之道”有四条,其中一条是“使民也义”(《公冶长》5.16)

第三,孔子把改过向义叫“徙义”或“之义”。如:

(1)“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智)矣。”(《雍也》6.22)

(2)“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7.3)

(3)“主忠信,徙义。”(《颜渊》12.10)

(包括悌、孝悌)

孝与考、老同源,和养老的概念有关。人子事父母,为人伦之本。在孔子看来,也是治道之本。它是社会关系的基础,也是君臣关系的基础。他讲孝,常说父,其次是父母,单说母,一次没有。

孔子论孝,有五点值得注意。

第一,孝的基本含义,是孝顺、孝敬,事事顺父母,敬父母,活着死了,都要孝顺、孝敬。不但父母在,绝不违背;死了,服丧三年,也不改父之道,孔子叫“无违”。如:

(1)孟懿子问孝,孔子的定义是“无违”,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2.5)

(2)孔子说,劝父母,必须委婉,不听,只能照着办(《里仁》4.18)

(3)孔子说,父亲活着,要看儿子怎么想,父亲死了,要看儿子怎么做。最关键关键的考验,是父亲刚走,服丧期间,他怎么样。服丧,只有“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才能叫做孝(《学而》1.11、《里仁》4.20),改弦更张,那可不行。

第二,孝是孝养,父母老了,总得有人养,但只养不敬,无异养牲口。如:

(1)子游问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2.7)

(2)子夏问孝。孔子说,脸上有没有敬意,才是难事,光是为长者操劳,有吃喝,先紧着老人,还不能说是孝。(《为政》2.8)

第三,当儿子的,要留心父母的年龄,他们一天天见老,既令人高兴,也令人操心(《里仁》4.21);生病,更是令人发愁(《为政》2.6);只要父母还健在,绝不出门远游(《里仁》4.19)。这些都是体现孝。

第四,孝是连续体,父母死后,服丧很重要。孔子讲三年之丧:

(1)子张问,《尚书》上讲,“高宗谅阴,三年不言”,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何止是高宗,古人全都这样。旧君去世,新君即位,都是三年不听政,一切政事,全交给冢宰(《宪问》14.40)

(2)孔子讲三年之丧,宰我认为太长,“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一年就够了。孔子很生气,骂宰予太没良心,说小孩生下来,三年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你怎么不知回报,“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难道就你特殊,竟没有从父母得到过这种爱吗?(《阳》17.21)

(3)曾子听孔子说过,孟庄子之孝,最难能可贵,父亲死后,他仍“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子张》19.18)

第五,孝和慈是双向关系。父母爱子女叫慈,子女爱父母叫孝。“孝慈”见于《为政》2.20。

另外,和孝有关,还有悌,也可顺便讲一下。

古代宗法制是长子继承制,孝敬大哥,就是孝敬父亲的继承人。孝是子事父,悌是弟事兄,两者密切相关,经常连言。如:

(1)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人)之本与(欤)”(《学而》1.2)

(2)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学而》1.6)

(3)子贡问怎样才可以叫士,孔子的回答有三条,其中第二条,是“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子路》13.20)

(朋、朋友)

友是同僚、同事、同学。友道是悌道的推广,两者常连言。如有人跟孔子说,您干吗不出来搞政治?孔子说,《尚书》上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这不也是搞政治吗(《为政》2.21);《诗·小雅·六月》“张仲孝友”,《尔雅·释训》解释这句话,说“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孝友”也可以当“孝悌”讲。

孔子尚贤,“乐多贤友”(《季氏》16.5)。他的名言是:

(1)“无友不知己者”(《学而》1.8)或“毋友不如己者”(《子罕》9.25)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4.17)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7.22)

孔子讲友道,有两种不同说法,一说传自子夏,叫“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别什么人都乱搭理,标准高一点;一说传自子张,叫“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子张》19.3),对不如己者要宽容,心眼大一点。二说看似矛盾,其实各有针对性。前说主于严,后说主于宽。

友的另一种说法是朋(《学而》1.1),两者常连言,也叫朋友(《学而》1.4、1.7,《里仁》4.26,《公冶长》5.26,《乡党》10.20、10.21)

古书常以“朋友”和“兄弟”并说(《子路》13.28)。司马牛,有兄弟,皆不肖,说“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安慰他,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12.5),就是以朋友代兄弟。

忠,简单说,是尽心尽意。忠和衷心有关,古人拆字为解,有“中心为忠”之训。孔子强调,为人谋事,一定要全心全意、真心真意。

忠是事人之道,为人谋事之道。孔子说,“与人忠”(《子路》13.19)

人,首先是国君,如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3.19);其次,是官长,如孔子说,楚令尹子文,三次当令尹,三次被罢免,每次下台前,都要向新令尹交待工作,这也叫忠(《公冶长》5.19);最后,是泛指一般人,如曾子三省,第三条是“为人谋而不忠乎”。

忠和好几个概念有关:

一是孝。孝是忠的基础。孔子说,“孝慈则忠”(《为政》2.20)

二是信。参下节。孔子常以忠、信并说,频率很高。忠者,主于心;信者,主于言。

三是恕。忠是尽心,恕是将心比心,两者相通。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这个道是什么?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4.15)

四是敬。忠者事人,敬者敬事,也分不开。如:

(1)季康子问,怎样才能“使民敬忠以劝”,孔子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2.20)

(2)樊迟问仁,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13.19)

(3)孔子说,“君子有九思”,其中有“言思忠,事思敬”(《季氏》16.10)

(包括忠信)

信,简单说,就是说话算话。信和说话有关,古人拆字为解,有“人言不欺”之训。

孔子重信,唯恐说了做不到,宁肯少说不说,先干后说,干完了再说。他说: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2.22)

(2)“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4.22)

(3)“以约失之者鲜矣。”(《里仁》4.23)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4.24)

(5)“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5.10)

孔子讲信,有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为政不可无信,如子贡问政,孔子答以足食、足兵和民信,他说,三者去一,首先是兵,其次是食,唯信不可去,理由是,战死、饿死,不过是死,“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12.7)。统治者使民,必先取信于民。为臣的谏君,也要先取信于君(《学而》1.5、《子路》13.4、《阳》17.6、《微子》19.10、《尧曰》20.1)

第二,交友不可无信,如曾子、子夏都强调,“与朋友交”,一定要“言而有信”(《学而》1.4、1.7);子路也说,“朋友信之”(《公冶长》5.26)

第三,信有大信和小信,大信是君子讲的信,说话算话,是在“信近于义”的前提下(《学而》1.13)。不合于义,“言必信,行必果”(《子路》13.20),只是小信,小人讲的信。

在《论语》一书中,忠、信不仅被并举(《述而》7.25),还常连言(《学而》1.8、《公冶长》5.28、《子罕》9.25、《颜渊》12.10、《卫灵公》15.6)。战国,“忠信”印很流行。

宽,是宽容、宽恕,容纳别人,原谅别人。如:

(1)孔子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公冶长》5.23)

(2)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15.15)

(3)孔子说,“宽则得众”(《阳》17.6、《尧曰》20.1也有这句话)

(4)子张听老师说,“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欤),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欤),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张》19.3)

这种品质,是居上位者不可缺。孔子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佾》3.26)

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4.15),可见在孔子的思想中,恕很重要。

什么是恕?

孔子的定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15.24)。这是讲,我不应把我的想法强加于人。同样,别人也不应把他的想法强加于我。恕,很不容易做到。子贡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孔子说,“赐也,非尔所及也”(《公冶长》5.12)

恕,是将心比心。俗话说,半斤换八两,人心换人心,古人拆字为解,有“如心为恕”之训。这是恕的本义。

恕与仁有关,两者密不可分。有个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仲弓问仁,孔子的回答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12.2)。但严格讲,这是恕,不是仁(对照《卫灵公》15.24)

我们要注意,古人所谓恕,不是今语的宽恕。今语宽恕,强调的是宽。原谅之义是从宽引申,和恕无关。我们要注意,拿人当人是仁,将心比心是恕,仁、恕都含对等原则。

有人问,“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不以为然,他说,那德该用什么报?在他看来,正确的做法,是“以直(值)报怨,以德报德”。“德”字是从直得声,孔子玩文字游戏,故意把“以德报怨”读成“以直(值)报怨”,他的意思是,“用和怨对等的东西报怨”,其实是以怨报怨(《宪问》14.34)。孔子不讲“以德报怨”,《老子》才有这种说法。它的特点是贵柔贵弱贵下,什么事都往后捎,往下出溜。它不讲对等,当然可以这么讲。

恭和礼有关,属于礼貌的貌。如:

(1)有子说,“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学而》1.13)

(2)孔子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5.25)

(3)孔子的外貌,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7.38)

(4)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泰伯》8.2)

(5)孔子说,舜“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15.5)

恭、敬,后世常连言,它们在《论语》中,常同时出现,但含义有别。如:

(1)孔子讲子产,“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公冶长》5.16)

(2)子夏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颜渊》12.5)

(3)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子路》13.19)

(4)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貌思恭,……事思敬”(《季氏》16.10)

恭和敬的区别主要是:恭与自己有关,与自己的外貌和仪态有关;而敬与事奉他人,为他人办事有关。

敬有多种用法。

一是敬天地、敬鬼神。如:

(1)樊迟问智,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雍也》6.22)

(2)子夏说,他听老师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的态度是“敬而无失”(《颜渊》12.5)

二是敬国君、敬上级。如:

(1)孔子说,“临之以庄则敬”(《为政》2.20)

(2)孔子说,“其事上也敬”(《公冶长》5.16)

(3)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13.4)

(4)孔子说,“知(智)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卫灵公》15.33)

这四条都是讲事上要敬,下对上是“敬”,上对下是“庄”。

三是敬父母。如:

(1)子游问孝,孔子说,养父母和养犬马不同,“不敬,何以别乎”(《为政》2.7)

(2)孔子说,劝父母,要委婉,父母不听,“又敬不违”(《里仁》4.18)

四是敬一般人。如:

孔子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5.17)

五是为人谋事,替人办事。如:

(1)孔子说,“敬事而信”(《学而》1.5)

(2)孔子说,“执事敬”(《子路》13.19)

(3)孔子说,“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卫灵公》15.38)

(4)孔子说,“事思敬”(《季氏》16.10)

战国,流行“敬事”印,意思有点接近今语的“敬业”。

————————————————————

(1) 七十子之后,留下著作,主要是两本书,《孟子》和《荀子》。

(2) 以下内容,摘自《丧家狗》的353—3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