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十四 君子和小人

十四 君子和小人

孔子品人,好人,死人多;坏人,活人多。好人,圣人最高,仁人其次。圣人和仁人是生活在好人居多的时代。当时也有坏人,比如桀、纣,孔子不太关心,《论语》里,一句话没有。他更关心好人。《论语》提到纣,是子贡的话。孔子把圣人和仁人摆在人品的最高一级,是想让乱世的人有个对比,当作追慕的对象、学习的榜样。这类人物,前面已说,这里不再讨论。

孔子说的好人,比圣人、仁人低,还有一种,是所谓君子。这对他,对他的学生,是最现实的目标。圣、仁以下的人,可分为两类:君子和小人。君子、小人,儒家最爱讲,不但孔子本人严于君子、小人之分,他的学生,学生的学生,也无不强调君子、小人之分。

孔子说的君子,指名道姓,有哪些人

打开《论语》,孔子讲君子,指名道姓,只有三个人。

一是卫国的蘧伯玉。公元前544年,吴季札访问卫国,曾盛赞卫国的六君子:蘧瑗、史狗、史、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说“卫多君子”(《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孔子是拿卫国当君子国,周游列国,主要是去卫国。他说,“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15.7)。司马迁说,“孔子之所严事”,凡六人,其中就有蘧伯玉(《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他在卫国,住过蘧伯玉家(《史记·孔子世家》)

二是他的学生宓子贱。他说,“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公冶长》5.3)

三是他的学生南宫适。南宫适问孔子,“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孔子不回答。等他走开,孔子说,“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宪问》14.5)

这三位,都是与他同时代的人,一位是外国的政治家,两位是他的学生。他们都是很有道德的人。君子什么样?大概就是这样。我们不要以为,孔子心中的君子,就这仨人,其他都不是。其实,君子多得是,并不稀罕,只要道德一流,都可当君子。

君子的本义是贵族,小人的本义是贱民

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是个值得讨论的大问题。

君子和小人,不是孔子的发明。在他之前,人们就使用这两个词。先秦古书,使用很普遍,十三经,几乎每部都有这两个词,子书也很普遍。东周金文,也有这个词。荀子说,“君子,小人之反也”(《荀子·不苟》),它们是一对相反的概念。

君子、小人,古人一直讲,即使晚到清代,大家也讲。后世的用法,主要是着眼于道德高下,比如《儒林外史》,吴敬梓讽刺当时的知识分子,认为他们太无行,反把琴棋书画各擅一能的四个市井细民看作君子。古书和《镜花缘》里也都有海外奇谈的君子国。(1)

道德高,是君子,道德低,是小人,这是后起的概念,孔子以来的概念。孔子以前不一样,至少不完全是这个意思。

君子、小人,从根子上讲,从来源上讲,首先是指出身的不同,它是以血统高贵、血统低贱划分的概念。这是一种阶级概念。

阶级社会,当然要讲阶级分析。什么叫阶级,什么叫阶层,怎么定义,怎么划分,当然可以讨论,但说没有区分,大家都一样,肯定不对。

自有文明,就有贫富贵贱,有贫富贵贱,就有阶级、阶层和各种等级。人都是分为三六九等的。比如贵族和贱民,就是各大文明都有的两大类,最初的两大类。这两种人,甚至都不完全属于古代,其实还有很长的延续和很多的变形,就是文明昌盛的现在,也没有完全消灭。比如种姓制度,还存在于印度;欧洲,仍有许多贵族;美国废奴后,奴隶也没从地球上消灭,全世界,至今仍有两千多万。

君子的本来含义,是贵族社会的成员,甚至包括女成员。(2)贵族社会,是按血缘关系组成。它的成员,只要是同姓(异姓贵族,另当别论),都是国君的后裔,不是已故国君的孩子,就是当今国君的孩子,所以叫君子。贵族社会,上有天子、公侯,下有卿大夫和士,君子是这类人的统称。特别是士阶层,更是这个词所指代的基本人群。

小人的本来含义,和君子相反,是指贵族社会以外的人群,特别是所谓庶人。(3)在《论语》一书中,和它大致相当,还有民、众、百姓等词。民、众、百姓等词,多半是与国君或其他当政者相对,含义比较中性,不太有贬义。小人,在《论语》中则有贬义,往往让人联想到很多负面的概念:生活贫穷,地位低贱,愚昧无知,缺乏道德。

在《论语》一书中,和君子接近的概念是士。(4)士是古代教育的主要对象,也是孔子教育的主要对象。先秦子书,往往把这两个词合起来,叫士君子(如《墨子》、《荀子》)

古代,与君子有关,还有一个词,是大人。大人与小人相对,含义相反。比如孟子,就总是拿这两个词对着讲,小人是“劳力者”,大人是“劳心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孔子三畏有“畏大人”(《季氏》16.8),大人和君子,也是含义接近的词。(5)

前面已经说过,在《论语》一书中,“人”和“民”,对言有别。前者是君子,后者是小人。

孔子为君子重新下定义:身份君子和道德君子

孔子生活的时代,礼坏乐崩,贵族传统大崩溃,君子的概念,发生大变化。贵族社会的血统论还在,但界限已被打破,变得有点模糊。

西周时期,贵族就是贵族,贱民就是贱民,分别很清楚。孔子认为,当时,最有知识和最有道德的人,都是贵族。贱民相反,意味着愚昧无知,缺乏道德。

孔子的时代不一样,贵族正在全面衰败。

一是处于高端的统治者,他们是真正的贵族,但也最不像往昔的贵族。他们越来越安于享受,不思进取,无论在道德修养上,还是在文化修养上,都不再是社会的楷模。他们变得很懒,很多事都推给下面人去干,因而大权旁落,权力和好处,一层层被下属瓜分。就像一个权力很大的男人,被他的太太,被她手下的丫环奴才架空,伺候得舒舒服服,也控制得严严实实。这种情形,不用找太远的例子,中国末代的皇帝,如明代末年的万历皇帝,就是如此。

二是它的基层,随着氏族分衍,人口增多,血缘被稀释,很多继承谱系上的旁支,即所谓庶子、余子,渐渐失去继承权,没有官做,没有土地,没有实际的地位和收入,日益接近社会的底层,吃祖宗饭,越来越吃不下去。他们在家道中衰和生活困顿中,越来越疏离原初意义上的贵族,但又不肯融入普通的百姓,继续拿糖端谱,摆臭架子。在东周金文中,我们可以读到,很多人都喜欢自报家门,说自己是某某之子、某某之孙,即某些显赫人物的远房亲戚。讲世系的谱牒,也因而发达起来。端谱的谱就是这种谱。这种情形,不用找太远的例子,满清的八旗子弟就是如此。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孔子把君子分成了两种。

一种是处于社会高端的那批贵族,本来意义上的贵族,大富大贵,有身份,有地位。他们,有些可能还有点道德、学问,但很多不一定有。他们是真贵族的真后代,但往往非常堕落,和他们的祖先比起来,怎么看,怎么不像贵族。这是身份君子。

一种是没落的贵族子弟或与他们沾亲带故的下层游民,类似日本浪人那样的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越来越没出息,默默无闻,被社会忽视和遗忘,但也有一大批人,从社会底层走出来,成为一种新兴的力量。他们不但比当时的贵族更有知识,还有他们绝不具备的底层经历。他们对上流社会,可能嫉妒艳羡,一心想取而代之,有如《红与黑》中的于连,但也有一些人,古道热肠,留恋过去,一心想挽救衰败的世风。比如孔子就是如此。他想以古代的标准,重新塑造一批新君子。这种新君子,往往出身贫贱,但有道德,有学问,反而比贵族更贵族。他们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君子,而是道德君子。

孔子说的第一种君子,是和野人或鄙夫相对。野人,是住在乡下的人,靠种地养活自己的人,相当今语的乡巴佬。野人是对国而言,国是首都和都城以外的郊区,野是郊区以外的农村。鄙夫,也是乡巴佬,比野人还土,还愚昧。野人是住在首都附近的乡巴佬,鄙夫是住在边远县邑的乡巴佬,都是身份很低的人。孔子提到野人,只有一次(《先进》11.1);提到鄙夫,只有两次(《子罕》9.8,《阳》17.15)

第一种君子,孔子很少提到,主要有两次。

一次,是批评子贡(《子罕》9.6)。太宰(估计是鲁太宰)问子贡,你这位老师是圣人吗?怎么本事这么多?子贡说,我老师是“天纵之将圣”,本事当然多。他没想到,孔子并不赏脸,竟然说,这位太宰哪里了解我。我年轻时,出身苦,所以能干很多下贱活(“故多能鄙事”),君子有这么多本事吗,没有(“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种不会干“鄙事”的君子,就是第一种君子。

还有一次,是他讲自己的学生(《先进》11.1)。他说,早年跟我学礼乐的学生,很多都是野人,后来跟我学礼乐的学生,很多都是君子(“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这种与野人相对的君子,也是第一种君子。

《论语》提到的君子,绝大多数,都是第二种君子。孔子本人,孔子的学生,主要是以这种君子为目标。

孔子的概念,和贵族血统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他讲君子,有两种标准,身份君子是看血统,道德君子是看表现。

他是有成分论,但不唯成分,重在表现,跟当年我们都会背的“阶级路线”相似。

他讲出身,是因为贵族社会崩溃,但还没有完全崩溃。他清楚地知道,在一个贵族势力仍然存在的社会,不讲出身行不通。他自己就是没落贵族,感情上也过不去。

他讲重在表现,是因为贵族社会崩溃,注定要崩溃。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里,他宁愿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批苦孩子的身上。

君子、小人之分

孔子的学派叫儒家,他是提倡做好人的,但儒家并不一定都是好人。有一次,他对子夏说,“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6.13)。可见儒家,也分君子、小人。

君子的特点是什么?我可以举几个例子(只限孔子本人的话):

(1)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1.1)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1.14)

(3)子曰:“君子不器。”(《为政》2.12)

(4)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2.13)

(5)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4.24)

(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6.18)

(7)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佾。”(《泰伯》8.2)

(8)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12.4)

(9)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颜渊》12.8)

(10)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14.28)

(11)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15.18)

(12)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15.22)

(1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15.23)

(14)子曰:“君子贞而不谅。”(《卫灵公》15.37)

(15)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智)者,恶不孙(逊)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阳》17.24)

这15条都是讲君子,小人相反。

在《论语》一书中,君子、小人常常是对着讲。如: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2.14)

(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4.16)

(3)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4.11)

(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7.37)

(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12.16)

(6)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13.23)

(7)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悦)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悦)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13.25)

(8)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14.6)

(9)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14.23)

(10)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15.2)

(11)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15.21)

(12)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卫灵公》15.34)

(13)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16.8)

(14)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17.23)

总结:孔子品人的标准

孔子品人,分两套标准,一套是道德,一套是智力。道德,主要是上面四种,圣人、仁人和君子、小人;智力,则分上智、中人和下愚。(6)《汉书·古今人表》把人分为九等,就是综合这两套标准。

孔子拿君子、小人作对比,主要是以道德作标准。他说的君子,都是讲仁义、孝悌、忠信等道德的人。他们和小人,最大不同是:

(1)君子敬畏天命,敬畏官长,敬畏圣人之言,小人相反。

(2)君子是读书人。读书,是为做官,没官做,只能挨饿,挨饿也要有风度。小人是土里刨食,靠力气吃饭,饿急了,会哇哇乱叫。

(3)君子勤学好问,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对物质生活不太讲究,对富贵闻达不太在乎,安贫乐道。小人才不安贫,也不乐什么道。

(4)君子不治产业,不靠种地吃饭,他们对乡土不太留恋,不会见利忘义,被小恩小惠收买。小人相反,都是见利忘义。

(5)君子只讲“和”(和谐),不讲“同”(平等),小人相反。

(6)君子以义为上,不会逞一时之忿,犯上作乱,跟小人一个样。

(7)君子为人正派,比较合群,绝不像小人,朋比为奸,结党营私,拉拉扯扯。

(8)君子与人为善,成人之美,不讲别人坏话,不给别人拆台,小人相反。

(9)君子不爱讲话,往往笨嘴拙舌,沉默寡言,但干事利索,很勤快,唯恐说了做不到。小人往往多嘴多舌,嘴上没把门的。

(10)君子都文质彬彬,既朴实,又典雅,不像小人,粗鲁野蛮。

(11)君子的心态比较平和,总是保持不忧、不惑、不惧,不像小人,心里老是不平衡。

(12)君子守大信,小人守小信。

(13)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

(14)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和小人,君子比较复杂,小人比较简单。他讲的君子,分身份君子和道德君子。前者是真贵族,却往往不像君子,很多都是伪君子。后者没有身份,但很多都是真君子。

君子有真君子和伪君子,但小人都是真小人。小人不用伪装,全是真小人。

孔子定义的君子、小人,含有阶级偏见。他对妇女的看法,也有性别歧视。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阳》17.25),对广大妇女不太客气。妇女,是人类最早的奴隶,一直受男的欺负。她们当中,当然也有女贵族,比好多男人还牛,但作为全称,她们总是低人一头,比所有男人低一头,这是古代社会的共识。孔子把她们搁一块儿,全部与小人同类,这是白纸黑字,写在《论语》里的话。

学者感到,孔子的话,有损孔子形象,千方百计,想把这块石头搬掉,其实何必。

这话的意思很清楚,用不着拐弯抹角。

曲说徒劳,强辩无益。

————————————————————

(1) 古书所谓君子国,都在海外,如《山海经·海外东经》有君子国,就在海外。《后汉书》和《新唐书》的《东夷传》则以朝鲜、日本为君子国。

(2) 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上册,510页。

(3) 小人是否包括庶民以下的贱民,是个问题。《荀子·性恶》:“有圣人之知者,有士君子之知者,有小人之知者,有役夫之知者。”《荀子·哀公》:“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圣人。”案:“贤人”低于“圣人”,相当孔子的“仁人”、“善人”。其次,是“士”、“君子”或“士君子”,“士”低于“君子”。再次,是“小人”、“役夫”和“庸人”,“小人”高于“役夫”。“役夫”相当“庸人”,列在“小人”之下。

(4) 《论语》论士,主要有八章。孔子论士有六章:《里人》4.9,《颜渊》12.20,《子路》13.20,13.28,《宪问》14.2和《卫灵公》15.9,曾子论士有一章(《泰伯》8.7),子张论士有一章(《子张》19.1)。另外,《论语》中提到“士”字的地万还有六章。

(5) 《周易》经常提到“大人”、“君子”、“大君”和“小人”等词。《周易·师》:“上六,大君有命,开邦承家,小人勿用。”“大君”,上博楚简本作“大君子”,马王堆帛书本作“大人君”,双古堆汉简本作“大君”。《荀子》的《仲尼》、《王霸》两篇也有“大君子”一词。我很怀疑,“大君”和“大君子”都是“大人君子”的缩写。

(6) 《荀子·性恶》还把勇分为三等:上勇、中勇、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