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八 孔子品人录(下):今之从政者和隐逸之士

八 孔子品人录(下):今之从政者和隐逸之士

孔子当世的人物,(1)见于《论语》,只有两类:仕与不仕,做官还是不做官。一类是上流君子,当官玩政治;一类是弃官不做,隐逸山林。他们一共有83人,是剩下的2/3。

我们先谈前一类。这类人物,在《论语》中有个固定叫法,是“今之从政者”,(2)翻成白话,就是“现在当官的”。孔子对这类人,批评居多,夸的少。

周王室

孔子是东方之人。他到过的最西边的地方是周都洛阳。在洛阳,他拜见过在国家图书馆当差的老子,但《论语》没有提到老子。(3)周王室的人,它只提到一位年代很晚的周公(《先进》11.17)。这位周公是谁?当然不是孔子经常梦见的周公,即周公旦,而是周公旦传了很多代的一位后人。他的确切身份,我们已无从查考,但可以估计其大致年代。《先进》11.17提到的“季氏”是冉求所事的季氏,肯定是季康子,可见该章应在鲁哀公三年(前492年)之后,即孔子60岁以后。当时的季氏比周公还阔,周公的地位已大不如前。(4)

齐国

齐国是与鲁国关系最密切的大国,经常欺负鲁国,鲁国的动乱往往与齐国有关。

孔子生活的时代,主要是齐景公当政的时代(前547—前490年)。齐景公在位,时间很长,长达58年。孔子5岁,他即位;62岁,他去世。前面只有4年,是齐庄公;后面只有11年,是晏孺子、齐悼公、齐简公、齐平公。《论语》只提到齐庄公、齐景公和齐简公。

子张问孔子,提到齐庄公、崔杼和陈文子(《公冶长》5.19)。庄公淫乱无道,引发崔杼之乱。崔杼弑庄公,立庄公异母弟为景公,陈文子逃亡在外。这是孔子幼年的事(前547年)。

陈文子,名须无,是陈完的曾孙。陈氏是齐国的新贵族,后来势力越来越大,终于取姜齐而代之。他历事灵、庄、景三公。崔杼之乱,陈文子拒绝合作,在外流亡,用孔子的标准看,是个不错的大臣。子张说,陈文子流亡,每到一个国家,都很失望,说这些当政者怎么和崔杼一模一样。孔子欣赏陈文子,认为他有操守,可以称得上“清”,但还不配称“仁”。

齐景公,《论语》提到三次,两次是讲孔子到齐国找工作,一次是说景公之死。孔子初到齐国,景公问政,孔子答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表示赞赏(《颜渊》12.11),这是开头。后来,景公说没有合适的位子,自己年纪太大,婉言谢绝孔子,这是结束(《微子》18.3)。齐景公,也算得上是一位能干的君主,但孔子对他的评价不怎么高。他说,“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得)而称焉”(《季氏》16.12)

晏婴,是齐景公的著名大臣,他在《论语》中只出现过一次。孔子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5.17),对他很欣赏。司马迁说,“孔子之所严事”(孔子奉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有六个人,他是其中之一(《史记·孔子世家》)

《论语》提到陈成子弑齐简公(前481年),孔子告于哀公,请讨之,哀公让他请示三桓,三桓拒绝了他(《宪问》14.21)。这是春秋末年最著名的历史事件:“田氏代齐”(其实是“陈氏代齐”)。齐简公,是孔子晚年回到鲁国后,短暂在位的齐君(《宪问》14.21)。陈成子,名恒。陈氏传到这一代,势力达到顶峰。在孔子看来,他是个乱臣贼子。

晋国

孔子时代,晋国是北方大国,南与楚抗衡,东与齐抗衡,对国际局势,影响很大,中原小国多受其控制。当时的晋国,六卿强,公室卑,如同三桓控制鲁国。而六卿中,又以赵简子最强,类似鲁国的季氏。鲁国有难,叛臣往往逃齐逃晋,如阳货失败后,就是先逃齐,后逃晋,投奔赵简子,在赵简子手下做事。

《论语》很少提到晋国,它只提到一个小人物,晋中牟宰佛肸。按孔子的标准,这也是个乱臣贼子。前490年,赵简子围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佛肸以中牟叛,佛肸召孔子前往,孔子一度动心,遭到子路反对(《阳货》17.7)

鲁国

《论语》提到的鲁君是昭、定、哀三公。孔子在世,主要生活在这一段。襄公时,他还小。他的童年(1—10岁)是襄公的晚期。他对这些鲁君不满意,但从不直接批评鲁君,很给领导留面子。

鲁昭公,是孔子47岁前的鲁君。他的夫人叫吴孟子。这两位,《论语》只提到过一次(《述而》7.31)。鲁昭公娶于吴,吴、鲁都是姬姓,违反同姓不婚的礼俗。古代女子称谓,一定要有姓,他的夫人和自己同姓,不好意思,故只称吴孟子。孔子流亡陈国,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他说,“知礼”,有意为昭公讳。孔子退,陈司败对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说,“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对孔子不满。巫马期把他的话转告孔子。孔子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承认陈司败的批评是对的。但他撒谎,是为自己的国君遮丑。在他看来,别国的国君可以批评,自己的国君不行。

鲁定公,是孔子48—58岁时的鲁君。《论语》提到两次,都是向孔子问政,讨论君臣之道(《八佾》3.19、《子路》13.15)

鲁哀公,是孔子59岁以后的鲁君。《论语》提到他,次数较多,有些是问孔子,有些是问孔子的弟子(《为政》2.19、《八佾》3.21、《雍也》6.3、《颜渊》12.9、《宪问》14.21)

鲁国的大臣,几乎都是世袭贵族。一是老贵族臧氏,二是新贵族三桓:季氏、叔氏和孟氏。

臧氏,有臧武仲,即臧孙纥,他是臧文仲的孙子,历事成、襄二公,孔子小时候,恐怕就死了。此人很聪明,但不得不逃亡齐国。《论语》两次提到他,一次,孔子讲“成人”(完人),举了四个人,其中有“臧武仲之知(智)”(《宪问》14.12);一次,孔子说“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宪问》14.14),认为他把防邑(臧氏的私邑)交出来,请鲁襄公不废其后,带有要挟的成分。这两段话,可参看《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传文说“臧纥致防以奔齐”,最后有孔子语“知之难也。有臧武仲之知,而不容于鲁国,抑有由也,作不顺而施不恕也。《夏书》曰:‘念兹在兹’,顺事,恕施也”。孔子认为,他这么聪明,还逃亡在外,原因是他继承不合法,又参与季氏的废立,既得罪季氏,也得罪孟氏,聪明反被聪明误。

季氏,是鲁国的世卿,世世为鲁国的大司徒,在三桓中,势力最大。孔子时代,所谓季氏,主要是季平子(名意如)、季桓子(名斯)和季康子(名肥)。他们三位,大体上是每人各事一公,季平子事鲁昭公,季桓子事鲁定公,季康子事鲁哀公(从哀公三年起)。《论语》中的“季氏”,所指不一:《八佾》3.1、《微子》18.3的“季氏”是季平子,《子路》13.2的“季氏”是季桓子,《先进》11.17、《季氏》16.1的“季氏”是季康子。“季平子”,《论语》未见。“季桓子”,见《微子》18.4。《论语》提到最多,是“季康子”,一共六条(《为政》2.20、《雍也》6.8、《先进》11.7、《颜渊》12.17—12.19)。《宪问》14.36还提到过“季孙”,不知是季桓子,还是季康子。

《先进》11.24的季子然,是季康子派来,向孔子调查仲由、冉求的人,孔注以为季氏的子弟。司马迁引此,则作“季氏”(《史记·孔子世家》)

《论语》还提到季氏的家臣,季氏宰阳货和费宰公山弗扰。按孔子的标准,他们也都是乱臣贼子。阳货见《阳货》17.1,公山弗扰见《阳货》17.5。他们都召孔子出仕,孔子动过心。季氏势力最大,孔子很重视,但很不满。

叔氏,也是鲁国的世卿,世世为鲁国的大司马。孔子时代的叔氏,是叔孙武叔。叔孙武叔,名州仇,历事定、哀二公。孔子死后,在朝中毁谤孔子,说子贡比孔子贤的就是他(《子张》19.23—19.24)。看来,孔子和叔氏,关系并不好。

孟氏,也是鲁国的世卿,世世为鲁国的大司空。孔子时代的孟氏有四位:孟庄子(仲孙速)、孟孝伯(仲孙羯)、孟僖子(仲孙貜)和孟懿子(仲孙何忌)。襄公末年的孟氏是孟庄子和孟孝伯。孔子出生后一年,孟庄子就死了。《论语》提到孟庄子,说他是位大孝子,其父(孟献子)死后,他能“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子张》19.18),但没提到孟孝伯。孟孝伯谥孝,应当也是大孝子。昭公时的孟氏是孟僖子。孟僖子亦好礼。他卒于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临死前把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托付给身边的大夫,让他们拜孔子为师,但《论语》没提到孟僖子。孔子时代的孟氏主要是孟懿子。他活得比较长,孔子34—71岁,他一直在。孟氏重孝,孟懿子问孝,孔子答曰“无违”(《为政》2.5)。他的儿子是孟武伯(仲孙彘),估计与孔鲤、颜回年龄相近。《论语》两次提到孟武伯,一次是问孝(《为政》2.6),一次是问子路、冉求、公西赤是否算仁人(《公冶长》5.8)。孟武伯的儿子是孟敬子(仲孙捷),他是曾子的学生。《论语》提到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泰伯》8.4)。曾子在孔门弟子中年龄最小,此事可能在孔子死后。孔子和孟氏,关系最好。

《论语》还提到几位孟氏家族的成员。一是孟公绰(《宪问》14.11—14.12),此人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是一位孔子的前辈。司马迁说,他也是“孔子之所严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其特点是“无欲”。二是孟之反(《雍也》6.15),此人即《左传》哀公十一年的孟之侧,年代比较晚。三是子服景伯(《宪问》14.36、《子张》19.23)。子服氏是孟氏的一个分支,他的年代也比较晚。此人和孔门关系非常好,如公伯寮向季氏告密,说子路的坏话,他要杀掉公伯寮;孔子死后,叔孙武叔在朝中散布谣言,说子贡贤于孔子,他也马上报告子贡。(5)

孟氏是三桓中的弱者,与孔门关系最好。

卫国

孔子周游列国,主要仕于卫。孔子对卫国感兴趣,是因为“鲁、卫之政,兄弟也”(《子路》3.7),卫国富庶(《子路》3.9),“卫多君子”(《左传》襄分二十九年)

《论语》提到两位卫君,一位是卫灵公,一位是卫出公,皆孔子所仕。

卫灵公,在位达42年(前534—前493年),是个老朽昏聩的家伙。孔子仕卫,是在他最后的三年。《论语》两次提到他,都不是什么好话。一次,是孔子回到鲁国后,孔子跟季康子说,卫灵公无道。季康子问,那他为什么没有完蛋呢?孔子说,那是因为“仲叔圉治宾客,祝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他有一批能干的大臣帮他撑着(《宪问》14.19)。还有一次,大约在卫灵公死前,他很担心,死后将有兵祸(晋国将用武力送太子蒯聩入卫),因而问陈于孔子,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卫灵分》15.1)

卫灵公时,卫国有一批不错的大臣。如吴季札赞美的六君子:蘧瑗、史狗、史、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左传》襄分二十九年)。这六个人,年代偏早,孔子仕卫灵公,有些已经不在。

蘧瑗,即蘧伯玉。司马迁说,蘧伯玉也是“孔子之所严事”,孔子适卫,曾住过他家(《史记·孔子世家》)。他是个爱惜羽毛的人,特爱检讨,认为自己的一生,几乎都是错误(《庄子·则阳》、《淮南子·原道》)。有一次,他派人看孔子,孔子问使者,老先生干什么呢?使者说,“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宪问》14.25),就是这么股劲儿。孔子说,“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分》15.7),夸他是君子。

史,即史鱼。孔子夸他为人正直,“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卫灵分》15.7)

公子荆,即卫公子荆,孔子夸他追求简朴,生活上,能凑合就凑合,“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子路》13.8)

公叔发,即公叔文子。孔子曾经向公明贾打听公叔文子,看来他是个不苟言笑、不义不取的人(《宪问》14.13)。他死后是以文为谧。公叔文子手下有个大夫叫僎,受他推荐,和他一起在朝中做官,孔子说,“可以为‘文’矣”(《宪问》14.18)。孔子对他很欣赏,认为他当得起这个谥号。

另外,上面提到的“仲叔圉治宾客,祝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这三个人,也是卫国的能臣,虽然孔子不喜欢祝

仲叔圉,即孔文子,负责宾客接待,死后以文为谥。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孔文子为什么以文为谥,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5.15)。孔子对他也很欣赏,认为他当得起这个谧号。

,负责宗庙祭祀。这个人,能说会道,孔子用“佞”字形容他(《雍也》6.16)

王孙贾,可能是卫国的大司马。当时,有句俗话,“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即与其给奥神拍马屁(奥是室内的西南角),不如给灶神拍马屁,类似今语“县官不如现管”。王孙贾问孔子,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话不对,如果得罪了上天,求什么神也没用(《八佾》3.13)

卫国的坏人,《论语》提到,主要是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和宋朝。

南子,是美女。子见南子,见《雍也》6.28,子路对孔子不满,孔子对天发誓,说如果我有非礼的想法和举动,就让老天抛弃我。

宋朝,是美男,通于南子。太子蒯聩丑之,欲杀南子,事败奔晋,为卫灵公死后的乱局埋下祸根。孔子讨厌以口才和美色取悦于人,他说,“不有祝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雍也》6.16)

卫灵公死,晋赵简子用武力送太子蒯聩入卫,卫立蒯聩子,为出公,形成父子争政的乱局。冉有曾拿伯夷、叔齐的故事试探孔子(伯夷、叔齐嫉恶如仇,非其君不事),看他是否打算留在卫国,结果证明,孔子不愿留在这个乱邦之中(《述而》7.15)。后来,孔子再度返回卫国,仕卫出公,在他看来,大局已定。这时,子路问孔子,他的施政纲领是什么?孔子说是正名(《子路》13.3)(6)

宋国

孔子60岁,途经宋国,险遭司马桓魋杀害,事见《述而》7.23。孔子遭此大难,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这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司马桓魋,是司马牛的兄弟。司马牛是孔子的学生。前481年,司马桓魋作乱,司马牛的兄弟,除他,全都参加作乱,让他觉得很丢脸。他说,谁都有兄弟,就我没有,子夏安慰他,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12.5)

郑国

郑国的大臣,要属子产名气最大。司马迁说,子产也是“孔子之所严事”(《史记·孔子世家》)。孔子60岁,途经郑国,子产已经去世。子产,即公孙侨,历事简、灵二公。子产当政,有四臣襄助:冯简子、子大叔、公孙挥和裨灶(《左传》襄分三十一年)。孔子说,郑国的命令,是由四个人起草,“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宪问》14.8)。世叔即子大叔,行人子羽即公孙挥,裨谌即裨灶。孔子说,子产是“惠人”(《宪问》14.9),他“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5.16)。子产之政宽,惠民是子产的特点。

陈国

孔子61—63岁,曾仕陈湣公。他提到一位陈司败(相当其他国家的司寇),见《述而》7.31,前面讲鲁昭公,我们已经提到。

楚国

孔子评价各国政要,曾拿子产、子西和管仲作比较(《宪问》14.9)。他提到的子西是楚昭王的令尹,即楚公子申,令尹子西。孔子对他的评价不好,前面讲管仲,我们已经提到。

孔子63岁,到过楚国边境的叶县,见过沈诸梁,即叶公子高。他在《论语》中出现过三次:一次是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当时孔子还未和叶公见面,他先见的是子路(《述而》7.19);两次是叶公直接和孔子谈话,一次是问政(《子路》3.16),一次是论直(《子路》13.18)

下面,我们再讲一下“隐逸之士”。

隐者躲藏,逸者逃避,都是政治上的不合作者。不合作,以死抗争,不值,要么隐逸山林,躬耕垄亩,要么佯狂避世,隐于市,隐于朝。这类人物,主要集中在《微子》篇,其他各篇也有。孔子对他们很敬佩,但他们对孔子看不起。他们是知其不可而逃之,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宪问》14.38)。“知其不可”是共同点,为不为,分歧就大了。不过,尽管如此,孔子对他们很敬佩,因为这是古风,微子、箕子、比干、伯夷、叔齐,这些合格的仁人,就是他的好榜样。

隐士

长沮、桀溺,见《微子》18.6,是孔子周游列国时碰到的两位隐者,“长沮、桀溺耦而耕”,他们都是靠种地为生,孔子使子路问津,受到他们的嘲笑。

荷蓧丈人,见《微子》18.7,也是孔子在路上碰着的。他是个种地的老头,孔子向他致敬,他也嘲笑孔子。

逸民

《微子》篇的逸民,多半是孔子以前的人物,已经收入第七章。(7)只有《微子》18.9讲的八个乐师,“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属于这一时期。这些乐师,都是鲁乐师,他们的四处逃散,正是“礼坏乐崩”的象征。其中大师挚,就是《泰伯》8.15的“师挚”;击磬襄,就是孔子的音乐老师师襄子(《孔子家语·辨乐》)

狂人和怪人

楚狂接舆,是孔子在楚国碰见的狂人,见《微子》18.5。他也嘲笑孔子。

子桑伯子,是个凡事求简的狂人,见《雍也》6.2。据说,孔子见子桑伯子,他是光着身子,简到衣服都不穿(《说苑·修文》)

原壤,是个不拘礼节的人,见《宪问》14.43。孔子上他家,他很无礼,两腿平伸,屁股坐在地上,用所谓“箕踞”的坐姿待客。孔子跟他打小就认识,认为他从小就没教养,老了还如此放肆,气得不得了,使劲用棍子打他的腿。(8)

孔子品评人物,特点是厚古薄今:好人,古代多;坏人,现在多。现在的人,今之从政者坏人多,道德反而在隐逸之士。隐逸之士,好是好,但他不效仿,他的活动圈子,还是官场。他才不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

————————————————————

(1) 包括他幼年还在世的人物。

(2) 如子贡问孔子,“今之从政者何如”,孔子说,“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子路》13.20);又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微子》18.5)。他们都对当时的在位者表示轻蔑。

(3) 《述而》7.1的老彭是彭祖,不是老子和彭祖,参看李零《丧家狗》,142页。

(4) 《左传》定公元年:“周巩简公弃其子弟,而好用远人。”定公二年:“二年夏四月辛酉,巩氏之群子弟贼简公。”两年的传文应连读。杜预注:“简公,周卿士。”我很怀疑,此人是一代周公,而以巩(恭)、简为谥,与季康子时的周公年代相近。案:东周流行双字谥,参看拙作《楚景平王与古多字谥》,《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6期,23—27页。

(5) 《论语》中的鲁人还有:林放(《八佾》3.4、3.6)、左丘明(《公冶长》5.25)、孺悲(《阳货》17.20)、阳肤(《子张》19.19)、微生亩(《宪问》14.32)、原壤(《宪问》14.43)、师冕(《卫灵公》15.42)、太宰(《子罕》9.6)、石门晨门(《宪问》14.38)、互乡难与言童子(《述而》7.29)、达巷党人(《子罕》9.2)和阙党童子(《宪问》14.44)。

(6) 《论语》中的卫人还有:棘子成(《颜渊》12.8)、公明贾(《宪问》14.13)、卫公孙朝(《子张》19.22)、仪封人(《八佾》3.24)、荷篑而过孔氏之门者(《宪问》14.39)。

(7) 《微子》18.1的微子、箕子、比干是殷末的不合作者,《微子》18.11的周八士估计也是投靠周文王的殷臣,《微子》18.8的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也是两周时期的不合作者。这些人物,我们在第七章已做过讨论。

(8) 前人也把《八佾》3.24的仪封人(卫人)、《宪问》14.38的石门晨门(鲁人)、《宪问》14.39的荷篑而过孔氏之门者(卫人)列入隐逸之士。但我们从原文看不出这一点,前两人还是小吏。又《论语》中的微生高(《公冶长》5.24)和卞庄子(《宪问》14.12),年代不详。后者为鲁卞邑大夫,以勇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