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四 七十自述

四 七十自述

《论语》中有段话非常有名,我叫“七十自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2.4)

这段话,谁都往自己头上安,其实跟谁都无关,只跟孔子有关。我们要注意,它的头一字是“吾”。既然是“吾”,可见是讲自己,不是讲别人。他没说别人能活多长,活到多少岁会怎么样,该怎么样。他这一辈子,活了73岁,比一般人长。

73岁,现在很一般,过去不得了。(1)因为营养,因为医疗条件,还有各种意外原因,很多人都活不到这个岁数,四五十岁就赶紧收摊,活得像压缩饼干,哪像现在,老大不小,还在那儿玩,一直上幼儿园。(2)孔子曾这样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亦不足畏也已”(《子罕》9.23),“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阳》17.26)。在他看来,四五十岁还没出息,讨人嫌,这一辈子也就完了。

“七十自述”,是孔子70岁后,回顾自己的一生,总结出来的几句话,除头一句,都是掐整数,十年一截、十年一截,每句话是他生命的一个片断。前人说,它是孔子的“一生年谱”(明顾宪成《四书讲义》)或“一生学历”(程树德《论语集释》),我们不妨借他自己的回顾,概括他的一生。

孔子一生,很不得志,我把它粗分为六段,用他的生平来注解这段话:(3)

1—33岁(前551—前519年),孔子居鲁

孔子生于前551年(《史记·孔子世家》),或说比这早一年(《公羊》、《榖梁》襄公二十一年)。孔子出生时,爸爸70岁,妈妈20岁,是老阳少阴所生。他爸,军人世家,大高个儿。孔子的个儿也挺大,但爱文不爱武。司马迁说,孔子打小就不一般,他玩游戏,都是演礼,“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我看,这是跟他妈,受鲁文化影响。

孔子是有名的大孝子。他3岁丧父,17岁丧母。父母死了,是他一人发送,合葬于防山。防山在今曲阜东,俗称笔架山。他父母的葬地,后人凭吊,有个地方,在防山下,叫梁公林。梁公即叔梁纥。前面已经谈到。

孔子,母亲死后,要服三年之丧(17—19岁)。司马迁说,服丧期间,孔子腰上扎着麻绳(腰绖),一副丧服打扮,到鲁国的权臣季平子家赴宴,被他的大管家阳货轰了出来(《史记·孔子世家》)。这事比较怪。崔述说,服丧期间,不该喝酒吃肉,孔子谙礼,怎么可能赴宴(崔述《洙泗考信录》卷一),难道他是成心捣乱?我想,史公的描写只是当时传说,含有文学渲染。它要渲染的是,孔子出身卑贱,从小受歧视,不一定真有其事。

孔子服完丧,乃操办人生大事,赶紧传宗接代,别让过世的父母在地下遗憾。他19岁娶妻,20岁生子,搁现在,是早婚早育,搁古代也不算晚。他的老婆是宋国的姑娘,叫并官氏;儿子叫孔鲤,字伯鱼(《孔子家语·本姓解》)。青年时代,孔子很坎坷,干过很多社会底层的工作,如看仓库、喂牲口(《孟子·万章下》、《史记·孔子世家》),但30岁,他开始有点名气。齐景公和晏婴到鲁国访问,曾问礼孔子(《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贤君》)

“七十自述”,孔子自称,他是“十有五而志于学”。15岁,古人叫“成童”,是小学毕业该上大学,正式学礼乐的年龄。我国古代,没有中学,上完小学,就上大学。孔子少年老成,在这个年龄上,立志要做学问,起步比较早。孔子学问大,他的学问从哪儿来?是自学的结果,还是有名师传授?不清楚。孔子死后,卫公孙朝问子贡,你老师是跟谁学的?子贡说,“文武之道”,散落民间,他是跟很多人学,没有固定的老师(《子张》19.22)。孔子自己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7.22)。要说老师,可以说一个没有,也可以说很多。我们只知道,孔子27岁,曾向郯国的国君请教(《左传》昭公十七年)。还有,他跟鲁国的乐官师襄子学过音乐(《孔子家语·辨乐》)(4)师襄子,是鲁国的乐官,即《微子》18.9的“击磬襄”。其他,还有一些,不一定见过面,很多是死人。(5)

“七十自述”,孔子自称,他是“三十而立”。什么叫“立”?不是说,行过冠礼(男子20岁,行戴帽子礼),娶妻生子,就叫“立”。孔子说,立不立,关键是知礼。“不学礼,无以立”(《季氏》16.13),“不知礼,无以立也”(《尧曰》20.3)

上面说,孔子是30岁以知礼出名。学者推测,他授徒设教,招收第一批学生,可能就在此前后。

34—35岁(前518—前517年),孔子适周适齐

前518年,孟僖子临死,嘱其二子何忌(孟懿子)与阅(南宫敬叔)向孔子问礼(《左传》昭公七年)。后来,南宫敬叔陪孔子,上周朝的图书馆问礼老子,“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去过洛阳(《礼记·曾子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观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的东关(瀍河区东关大街),有块碑,是清雍正五年(1727年)立的,上面刻着“孔子至周问礼乐至此”,就是附会此事。后人想象,孔子从山东来,一定是从城的东门入城。

孔子见没见老子,有学者怀疑,还可以讨论,但前517年,孔子去过齐国,此事见于《论语》记载,则绝无可疑。孔子到齐国,是去找工作。齐景公不用,还在那儿兜圈子,先谈待遇,说像季氏一样的工资我不能给,要给,也就是“季、孟之间”;后来又拿年龄说事,说“吾老矣,不能用也”(《微子》18.3)。当时,齐景公也就55岁。(6)

孔子在齐国,最大收获是听古典音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7.14)。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古城东南有个韶院村,据说,清嘉庆年间出土过一块古碑,上面刻着“孔子闻韶处”,同时还出土了石磬数枚。后来,这块碑丢了,清宣统三年(1911年)又仿刻了一块。当然,这也是附会。(7)

36—50岁(前516—前502年),孔子返鲁

孔子从齐国回来,没官做,只好退修诗书礼乐,教书育人做学问,自娱自乐。这一段是他做学问的黄金时代。学问做得好,当然不糊涂。“七十自述”,孔子自称,他是“四十而不惑”。孔子献身学术20年,教书育人10年,心里越来越明白:当官的资本,我有了;事在人为的人为,我已做到,就看天命如何了。

孔子这个人,一心想当官,但不是当官的命。1—10岁,鲁襄公在位,他还是小孩,谈不上当官。11—42岁,鲁昭公在位,执政大臣是季平子。42岁,孔子老大不小,按孔子的说法,再不出名,就没机会了,但他们就是不请他出来当官。问题何在?我想是阳货挡着他的道。当时的鲁国,是陪臣执国命,纲常倒转。阳货是季氏的陪臣,季氏是鲁国的执政。阳货控制着季氏,季氏控制着鲁君。阳货让他当,他才能当;阳货不让他当,就没法当。

前509年,鲁定公即位。前505年,季桓子执政,阳货把他扣起来,逼他答应他的各种条件,然后才放了他。当时,阳货的权力很大。有一天,阳货主动,抱着个小猪见孔子,孔子不见,但按当时的规矩,应该回拜。孔子趁他不在,上他家,不想在路上撞个正着。阳货责问他,国家这么乱,你不管,这能叫仁能叫智吗?岁数不饶人呀,还不出山等什么。孔子说,是是,我是该出来做官,但没马上出来当官(《阳》17.1)。当时,阳货看上孔子,孔子可没看上他。他还在观望。这是他47岁上的事。

47岁,我们觉得还年轻,但照古人的感觉,一只脚已迈进老年的门槛,快收摊了。司马迁说,孔子晚年喜《易》,(8)读《易》太用功,把竹简的编绳都读断了好几回(《史记·孔子世家》)。我们别以为司马迁说的“晚”一定是孔子自卫返鲁之后。孔子说,“加(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7.17)。他的“七十自述”也说,“五十而知天命”。两个数字,不是巧合。孔子读《易》,是给自己算命。当官就是他的“天命”。孔子周游列国,无功而返,还算什么劲儿?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20.3)

“五十而知天命”,其实是读《易》知天命。他是从47岁,花四年的工夫读《易》,读到50岁上,才知道是时候了,该出来当官了。所以第二年,他就出来当官。这时的他,真是“书生老去,机会方来”(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51—54岁(前501—前498年),孔子仕鲁

前501年(51岁),阳货奔齐奔晋,是鲁国的大事。接着,公山弗扰以费叛,孔子欲往而止(《论语·阳》)。接着,孔子出任中都宰。

前500年(52岁),孔子出任鲁司空,继任大司寇(《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相鲁》),并于夹谷之会相鲁定公(《左传》定公十年)

前498年(54岁),仲由为季桓子宰。孔子派他堕三都,先堕郈,次堕费,堕成不克(《左传》定公十二年、《史记·孔子世家》)(9)公山弗扰攻鲁定公,被孔子挫败,奔齐奔吴。孔子以鲁大司寇摄行相事,诛少正卯(《荀子·宥坐》、《史记·孔子世家》)(10)

当时,鲁国的统治者都很无礼,鲁君无礼,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世代为鲁卿)无礼,阳货和公山弗扰(季氏的家臣)也无礼。孔子的内心矛盾是,三拨之中,他该支持哪一拨。他的选择是维护鲁君,没问题,但另外两拨,怎么办?打击阳货和公山弗扰,会助长三桓;打击三桓,会助长阳货和公山弗扰,都不利于公室。公山弗扰以费叛,他欲往而止,是想打击三桓,但很犹豫(支持陪臣叛主君,不合于礼);堕三都,也是打击三桓。但公山弗扰攻鲁定公,他得维护公室,所以坚决打击,平定了他的叛乱。公山弗扰之乱后,鲁政仍掌握在季桓子的手里,情况并无改观。由于齐国施压,孔子被迫出国。

55—68岁(前497—前484年),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主要是在卫国和陈国当官。我分三段讲:

(甲)55—59岁(前497—前493年),去鲁适卫,事卫灵公。

前497年(55岁),齐人送女乐给季桓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大怒,离开鲁国(《微子》18.4)。他的弟子仲由、颜回、冉求等人随行。孔子对国内政治不撒手,命冉雍代替仲由为季氏宰,高柴为费宰,把他们留在国内(《史记》的《十二诸侯年表》、《卫康叔世家》、《孔子世家》)

前496年(56岁),孔子去卫西行,过匡被围,经蒲返卫(《庄子·秋水》和《孔子世家》)。此事见于《子罕》9.5、《先进》11.23。

前495—前493年(57—59岁),事卫灵公,凡3年(《孔子世家》)

前494年(58岁),鲁哀公即位。

前493年(59岁),卫灵公卒,孔子去卫(同上)

(乙)60—63岁(前492—前489年),去卫适陈,事陈湣公。

前492年(60岁),季康子执政。冉有返鲁,代替仲弓为季氏宰。孔子经曹、宋、郑至陈,途中险遭宋司马桓魋杀害,换装逃跑(《述而》7.23、《孟子·万章上》、《史记·孔子世家》)。“七十自述”,他自称“六十而耳顺”。这话什么意思?不好懂。我猜,主要是讲他周游列国这一段,孔子60岁前后,正在周游列国。他一路颠簸,不顺心,但很虚心,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沿途碰见的怪人,冷嘲热讽,什么难听话,他都听得进去(《微子》18.5—18.7),就连郑人说他“累累若丧家之狗”,他也点头称是(《史记·孔子世家》)。我想,60来岁的人,阅世既久,毁誉置之度外,爱怎么着怎么着,无所谓,没什么脸红,没什么不好意思,这可能就是“耳顺”吧?

前491—前489年(61—63岁),孔子事陈湣公,凡3年。

前489年,孔子去陈适蔡,绝粮于陈、蔡之间,并由陈、蔡到达楚叶县,见楚叶公,求用于楚昭王,不成功,自叶返卫。(11)

(丙)64—67岁(前488—前485年),去陈适卫,事卫出公。

前488—前485年(64—67岁),孔子事卫出公,凡4年。

前484年(68岁),孔子应季康子召,回到鲁国。季康子请他回来,主要是起用他的学生,而不是他这个老头子。他自己,还是无官可做。

这次出游,孔子到过卫、曹、宋、郑、陈、蔡六国和楚的边境。当时,除仕卫、陈,哪个国家都不肯重用他。

69—73岁(前483—前479年),孔子返鲁

前483年(69岁),孔子的儿子孔鲤卒,薄葬,“有棺而无椁”(《先进》11.8)

前482年(70岁),孔子步入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这些年,孔子心情大坏,但在“七十自述”里,孔子说,他是“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达到最高境界。这话什么意思?一向号为难解。我猜,他是说,他不但置外界的毁誉于度外,别人爱说啥说啥;自己的内心也大解放,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干什么干什么,处处得体,一点不坏规矩。这话有点怪,他把自由跟规矩搁一块儿,简直像悖论。小孩倒是从心所欲,但大了,就不许撒泼打滚。孙悟空也是这样。大闹天宫,倒是从心所欲,但没有规矩;西天取经,不听话,有紧箍咒,从心所欲又没处摆。人活着,就有规矩管着;死了,才彻底自由。孔子把两者搁一块儿,分寸最难拿。

孔子的规矩是礼,他的自由是合乎礼,跟美国似的,守法即自由。

前481年(71岁),是鲁哀公十四年。孔子根据鲁国的史记,改编成《春秋》一书,从鲁隐公元年一直续写到这一年。此年,哀公获麟。麟是一种神化的动物,其实是一种鹿。孔子以为仁兽。看到仁兽被捕,想到的是自己的命运,他伤透了心,大哭一场,从此绝笔《春秋》(杜预《春秋左传》序)。颜回也死于此年,让他更伤心,又是大哭一场。

前480年(72岁),子路死于卫国的内乱,结缨而死,壮烈,但砍成肉泥,惨(《左传》哀公十五年),孔子闻之,大哭,让家人把厨房的肉酱倒掉,唯恐联想到子路的死(《礼记·檀弓上》)

前479年(73岁),孔子卒(《春秋》经传哀公十六年)。大概在此前后吧,孔子说,我太老了,很久都梦不见周公了(《述而》7.5)。据说,孔子病重,端沐赐来看他,他唱了一首歌,“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他对子贡说,你来得怎么这么晚呀,我都快死了(《礼记·檀弓上》)。司马迁说,孔子说完还哭了,对子贡说,“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史记·孔子世家》),埋怨没人听他讲。七天后,他果然死了。孔子是含泪告别世界。

他死后,埋葬在曲阜鲁城北面,后世叫孔林。(12)墓前立着两块碑,前面是明碑,后面是元碑。

孔子的后代

孔子的儿子叫孔鲤(字伯鱼,前532—前483年),孙子叫孔伋(字子思,前483—前402年)。《论语》三次提到孔鲤(《先进》11.8、《阳》17.10和《季氏》16.13),没提到孔伋。

孔鲤不是孔子的学生。他听他爸爸教导,即所谓“庭闻”,只有12个字,“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16.13)

孔伋也不是孔子的学生。孔子死时,孔伋五岁,除非是神童,不可能跟孔子学什么。孔伋就是著名的子思。战国晚期,有所谓儒家八派,其中有子思之儒和孟氏之儒(《韩非子·显学》),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他们有学术传承的关系。但宋儒所谓道统,把七十子简化为曾子一人,儒家八派简化为思孟之学,并把曾子和子思、孟子扯在一起,构成直线传播的所谓道统,这是后儒伪造的儒学传统,我们在第六章还会讨论。

《皇览·冢墓记》说,“伯鱼冢,孔子冢东边,与孔子并,大小相望。子思冢,在孔子冢南,亦大小相望”(《太平御览》卷五六〇引)。现在的孔林,有孔鲤、孔伋的墓,就是这样排列。墓碑也分前后两块,前面是明碑,后面是元碑。

————————————————————

(1) 1949年,我国平均寿命才35岁,世界人均寿命才47岁。现在,我国的平均寿命是72岁。

(2) 例子很多,如王国维,贡献那么大,才活了52岁;杰克·伦敦,活40岁,写50卷书。

(3) 《圣迹图》图解孔子生平,主要是用来宣传孔子的神圣经历,很多所谓传记也是演义小说,它们通俗固然通俗,但史料既无甄别,次序也很混乱,有很多添油加醋的渲染和想象,千万不可当真。这里所述,是经过甄别的基本史实。阅读此章,可参看第十九章。我把有关的地理考证放在那里讲,这里只讲过程,不讲地理。

(4) 《辨乐》说,孔子跟师襄子学鼓瑟,但师襄子真正擅长的是击磬。《论语》中,孔子不仅鼓瑟(如《阳货》17.20孔子“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而且击磬(如《宪问》14.39“子击磬于卫”),估计都是跟他学的。

(5) 司马迁说,“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数称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后之,不并世”(《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这十个人,六人见于《论语》,四人不见于《论语》。见于《论语》,他最夸奖,是蘧伯玉、晏平仲、子产、柳下惠,孟公绰也还可以,但臧文仲是他批评的对象。不见于《论语》,是老子、老莱子、铜鞮伯华、介山子然。

(6) 古人说,这是晏婴的主意(《墨子·非儒下》、《晏子春秋》外篇下第一章、《史记·孔子世家》),晏婴好像白衣秀士王伦,但它们说的事(如白公之乱),从时间上考虑,根本不可能。

(7) 1983年,韶院村一位农民把他保存了30年的一枚石磬捐献给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石磬有铭文二字,作“乐磬(?)”,见张龙海《临淄韶院村出土铭文石磬》,收入所著《临淄拾贝》(淄博:临淄中轩印务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115页。

(8) 马王堆帛书《要》也有“夫子老而好《易》的说法”,可见这是汉代流行的说法。

(9) 三都,是三桓的封邑。郈是叔孙氏的封邑,费是季孙氏的封邑,成是孟孙氏的封邑。堕是毁坏城郭的意思。

(10) 《系年》否定(上册,25—26页),《孔子传》删,理由不足,参看:赵纪彬《关于孔子诛少正卯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孔子杀少正卯,据说是在鲁国宫城南门的门阙之下,《水经注·泗水》叫“双石阙”,《鲁国之图碑》上叫“两观”,都指这个古迹。

(11) 司马迁说,冉求返鲁后(约前492年),孔子是“自陈迁蔡”、“自蔡如叶”(《史记·孔子世家》),本来很明确。但崔适却说,孔子既没到过州来之蔡,也没去过叶县,而是在负函见叶公(《洙泗考信录》卷三《孔子无至州来及叶之事》,收入《崔东壁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300页)。此说不可信,说详第十九章。

(12) 司马迁说,“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史记·孔子世家》)。古人说某水之上,一般是指水之北。如闵子骞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雍也》6.9),所谓“汶上”就是指汶水之北,但今孔林却在泗水之南,洙水之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