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微电影的发展与研究
1.9 后记

后记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微电影研究会在2014年年底成立后,先后在2015年10月和2016年6月召开了两次学术年会。承蒙各位会员的大力支持,每次会议都产出一批有质量的论文。期间大家畅所欲言,切磋交流,碰撞和产生出诸多真知灼见。收录在这本集子里的60篇文章,就是研究会两次年会的主要成果。

新世纪10年以来,随着微电影创作和生产的异军突起,对微电影的研究也如影随形,出现了一股热潮。据统计,近年每年生产的微电影作品已经破万,每年发表的研究文章亦有数百篇之多。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理论批评圈参与及其对之投入的精力不多,更多的研讨出自各行各业的草根作者和媒体从业人员,关注的重点集中在传播渠道、媒体特性、发展现状、兴起原因等外显层面,对于微电影更为本质的美学风格、文化表征、叙事模式、形象创造、生产方式、传播机制,以及评价体制等则少有触及。这种状态能否得以实质性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电影未来的发展走向。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微电影研究会作为国内专注微电影研究的学术组织,理应投入更多精力,不断拓宽研究范围,扎实推进研讨深度。这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

本书的架构采取量体裁衣的方法:“总论”16篇文章,主要探讨微电影的定义,微电影的起源、发展和分类,从本体论角度对微电影进行辨析;“特征论”6篇文章,主要探讨微电影的美学特征,以及微电影创作艺术化的美学追求,注重审美本体的阐发;“创作论”14篇文章,主要探讨微电影创作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微电影的叙事特征和形象塑造,以及微电影创作的艺术操守,着力从创作角度考察微电影的内容策略;“类型论”12篇文章,主要从公益、宣教、商业、校园、艺术等各个角度对微电影进行不同的类型把握;“鉴赏论”4篇文章,主要从品相、品位、品格,从名人微电影与草根微电影的比较,以及中外艺术微电影的比较研究入手,力图对微电影的艺术鉴赏作出富有个性化的揭示;“实践论”5篇文章,主要介绍微电影制作单位的工作经验,其中既有像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艺术专门院校的做法,也有甘肃省大学生DV创作大赛的综述,还有一家慈善基金会在预防耳聋的微电影传播中的具体尝试和坚守,使人生生感到了来自一线的生气和活力。

从以上简要的归纳中我们不难看到,同道们的研究思想敏锐,视野开阔,角度多样,对诸如“概念”“定义”等外层面的研究已经相当充分,但对“审美特征”“艺术特性”等内层面的研究尚有待于强化,特别是对微电影创作和生产中正在出现的一些新的、深层次的问题还缺乏强烈的观照意识和切近的探究把握。指出这一点,完全没有自我否定的意思,而是基于未雨绸缪的考量。因为我们看到,当微电影蓬勃发展之际,怀疑和悲观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各种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层出不迭。这种现实的态势成为一种抗阻,对我们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福柯曾经指出的:历史是可以动摇和可以改变的,问题只是,担负这一使命的人必须具备改变事物的勇气。这种勇气,既应来自对于新事物的敏锐感应和热烈拥抱,更应来自对于新事物本质的透彻把握和充分理解,来自通晓与自信的底气。

最后,我们要特别感谢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名誉会长章柏青老师。他不仅在任内批准了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微电影研究会的成立,拨冗参加了研究会的两次年会,还专门为本书撰写了情真意切的序言。相信在老一辈电影理论家、电影批评家的悉心关爱和指导下,微电影研究会的各项工作一定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李建强

2016年12月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