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微电影的发展与研究
1.4.1 微电影需要行业标准
微电影需要行业标准

童加勃

内容提要 微电影发展到今天,应该制定必要的标准了。标准有利于艺术的提升,教学的开展,评奖的进行。有利于媒体播放,有利于产业壮大。市场走在理论研究的前面,理论研究应该在制定标准上做出贡献了。

关键词 微电影 标准 价值 内容

国内微电影的兴起,已经有几年了,目前微电影作品的数量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奇怪的是时至今日,微电影却没有一个公认的行业规范和艺术技术标准,哪怕是如同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那样模糊大概的标准都没有。这是一个非常奇特反差强烈的文化现象,是微电影学术研究的悲哀,也是亟待人们认真探索的文化课题。

以笔者的揣摩,可能有以下社会意识的存在,迟滞了微电影标准的诞生:①微电影还在变化过程中,严格管理会影响行业发展;②微电影门类、形态分散庞杂,不易制定统一的标准;③微电影拍得多,好作品少,是草根自娱自乐,不值得花费精力制定标准;④微电影是小投资电影,无须标准。如此等等,这些看法似乎都有道理,却忽视了一个根本现象,那就是微电影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文化潮流,拥有庞大的作品数量和从业人群,不应该被遗忘在科学艺术标准的门外。

空缺标准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微电影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行业归属部门,似乎是三不管。所以,谁来牵头制定标准自然成为难题。

面对无标准的微电影业现状,笔者痛感,基本的微电影标准,既是市场的需要,也是艺术和技术的需要,更是未来发展的需要。给微电影制定基本的行业标准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急迫的。微电影发展至今,应该到了制定标准的时机了。如果说政府部门还不便立即着手制定标准,那么行业学术团体和文化研究机构就应该承担基础性的工作,提出建议标准,并呈送给有关政府部门参考。

有鉴于此,在全国首次微电影学术研讨会举办之际,笔者特地就此做点探讨,提出标准的初步设想,求教于大家。

制定标准,首先是现实创作和产业的需要,笔者试析如下。

一、有利于艺术精细化发展

世上的事物千差万别,造物主让事物各具特色按照不同的轨迹运行,才使世界呈现出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景象。

同是体育运动,短跑和马拉松训练侧重点有所不同。一个是侧重爆发力,一个要求耐力。你让马拉松健将和百米冠军赛跑,那就是乔老爷乱点鸳鸯谱了。

同是舞台演出,小品和多幕话剧有很多不同。你非要让多幕话剧每一场都和小品比较怎么凝练精彩,那其实是不切实际的。

现代西医分科越来越细,中医的宏观治疗理念,显然与西医区别颇大。你硬要把中西医不同的方法混为一谈,只能是你命令关公战秦琼了。

按照不同时长拍摄影片,有不同的艺术特点。比如3分钟的微电影《黑洞》,没有几个人物,没有对白,没有插曲,就是简单的饶有趣味的故事细节,也能寓意了丰富的道理。这显然与一般常规电影在结构上,细节设计上,人物表演上,技术技巧上,都有显著的不同,很难套用一个模式去创作。

微电影和常规电影,在节奏—高潮—表演等方面的差别,需要艺术家按照不同的艺术特点有针对性、富于变化的创作,在对特定样式作品精细化制作后,艺术家们才可能提升对该类型作品的感悟,促进专项艺术水平的提升。

而现在的现实是,如果我们选择某类微电影作品,呈现在眼前的是数量巨大、规格庞杂,你很难根据特定类别,选出自己满意的精品,这是令人颇感失望的现实。

艺术和艺术家的发展,必须要把握专业规律,有针对性地钻研、实践,才能做出杰出的作品。因此,微电影分类精细化有利于艺术发展,势所必然。

二、有利于媒体编排节目,有系统性的播映展出

微电影最终是要和受众见面的,在媒体上播出是否顺畅,受众观看是否便捷,关系到微电影的传播效果,事关重大。

在很多视频网站中,我还没看到按照统一的分类编排微电影播出。有一些是按照情感、动作、国内、国外等方法编排,分类有的寥寥几种,有的多达十几种。有的按照时长编排,或0~5分钟,或0~10分钟,等等,所设门类各异其趣,均是按照本网站的习惯划分。有的还干脆按照编入网站片库的先后时间编排,由受众自己挑选。多种分类混同,各个网站迥异,观众很难按通用的标准便捷的选择。媒体如果统一了风格,统一了分类标准,则播出作品的特点就能让观众一目了然,播出好安排,观众观看好选择。媒体在广告招商、播出时段等方面均可以按照作品的特定规律科学运作了。

受众观赏能够作出简单而明确的选择,是当代潮流。手机使用越来越简单,电视节目选择功能越来越傻瓜化。甚至复杂的精密机械制造,都能用3D打印了。现在国家要求三网融合,随便上一个网络,又能看电视,又能打电话,又能上网,便捷生活,造福人民。简洁明确,操作简单,能节约社会成本,提高人生的时间利用率,加快媒体播出的频率。微电影播出的统一分类,势在必行。

媒体分类的混乱,责任不在媒体自身,而在于社会的认识没有统一,社会的行动滞后。他们网站可能煞费苦心进行分类,呈现给世人的却是诸侯混战各成一统。在观众看来,就是复杂和困惑。某种意义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制约了网站的共同壮大,阻挡了部分受众的观看,实际上限制了微电影的传播。没有标准,既难住了网站,又束缚了观众,这种有需求没成果的文化怪现状多年存在,实在是21世纪的社会奇葩。

三、便于进行专业性评奖

中国最多的电影评奖,不是有120年历史的常规大电影比赛和评奖,而是名目繁多的微电影比赛和评奖。评奖是对电影艺术和产业的引导、肯定、宣传,是好事情。评奖是对不同样式的影片进行区别化总结和促进,评奖是一个行业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中国的大电影评奖,浓缩成金鸡百花、华表、五个一工程、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长春电影节,儿童电影界,农民电影节等有数的几个。而微电影赛事和评奖,随便在网上搜一下,则是林林总总。评奖的繁多和混乱,实际上也是微电影欠缺标准的一个侧面。

评奖,必须依托科学的标准。只有细分影片类别,才能保证评奖的针对性,准确性,公平性。时长3分钟短片的思想容量,与时长30分钟长片难于类比。没有分类,就没有科学性评选,评奖的权威性也将不复存在。

目前有的评奖,名曰微电影,实际上有作品时长差别达到数十倍,有的是3分钟的,有的是1小时的。这样的评奖,很难有艺术和实践的指导价值。

有的评奖,划分得很细,奖项设置过多,扩大了评奖范围,分散了评奖力度。

有的评奖,干脆只针对一个类型举办大赛,如5分钟、9分钟、10分钟的微电影大赛和评奖。这样又缩小了参赛种类,挡住了一些优秀之作。

奖项的减少、评奖类别的删繁就简,必将促进微电影的创作和评奖,而这都要依赖于微电影标准的制定和推广。

四、有利于教育培训的科学化

电影的类型不同艺术的要求也各有别,培训和教育的内容和侧重点也不同。因此,根据对象设立专项的教育和培训,必须建立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

放眼国内,针对微电影的教学培训似乎还没有形成专业化、系统化、规模化。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是常规电影的教材,或加以变动调整。如何形成微电影的特色艺术体系,找出市场规律,是关系未来微电影深入发展的基础。

但是并不等于现在不去关心教学的发展。只要微电影在生活中蓬勃兴旺,就一定会有教学活动的兴起。而一旦有了教学就有规范性教学的问题。有了标准,就能规范化设置课程,组织观摩研讨实践,而不是笼统模糊教学,学员和教师都处于混沌状态。现在人们就应该为兴起的微电影教学未雨绸缪,从一开始就达到比较的科学化。

目前,常见的培训和教学,多是自主学习、实践中学习。这就局限了教育和培训的视野,狭窄的知识范围和艺术水准,限制了微电影的质量水准。一些培训依托拍摄实践来教学,实际是一种低水平的传承。

因此,我们一方面呼唤正规微电影教育培训的兴起。另一方面,要呼吁针对性、正规化的规范教学——正规化就必然建立在标准之后。

目前,网上很多微电影实践操作课程,大多是个别从业人员自身经验的表达,有的还很欠科学性。任由教学自生自灭随意传播,没有权威专业的教育占据行业主流阵地,长此以往,很有可能误人子弟,搞歪艺术。

从本质上分析,教学的欠缺实际是微电影理论研究的薄弱,人们还没有深刻剖析微电影的特殊规律,总结微电影有别于常规电影的科学道理,没有形成权威的得到学界共同认可的教材。而这正是微电影学术团体神圣的使命和急迫的工作。

五、有利于破解编导合一现象的难题

目前,微电影创作的普遍现象是编导合一,即导演身兼数职。这是由于短片承担不起邀请专业编剧或导演,基本上都是一人双职、三职。这实际上是职业的短板,于艺术提高无益,但又是很难化解的死扣。

如果有较多时长达到60分钟的影片,则一定会出现编剧导演分工明确的制作模式,将有利于电影质量的提升。

如果是几分钟短片,则编导合一,未尝不可。而人们应该做的是,怎么从编导合一客观实际出发,去进行教育培训和产业引导。让短片的编剧导演们能迅速掌握跨界知识,拍出优秀的影片,他们才能尽快成长。因此,划分标准,有针对性地引导创作者从编剧、导演双重身份出发去提升艺术水平,是一个前提和后果的命题。

目前,国产电影,尤其是低投入的小片,为了节省投资,往往也有很多导演自兼编剧。但是,真正效果俱佳的作品凤毛麟角,多数都是业绩平平。

但是,编导合一现象,却需要科学对待。如何提升微电影中的编导水平,如何从编导合一的特色去做艺术分类研究,对这种创作手法做出规律性总结,对于微电影创作者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大量短片编导具有较高的艺术功力,中国微电影发展才能事半功倍。对这些既当编剧又当导演,辛辛苦苦略显稚嫩作者的扶持,善莫大焉。

六、有利于未来的微电影审查

目前,网络上的视频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质量参差不齐,思想内容也有一些庸俗低劣。笔者以为,考虑到国家文化健康,为了引导正面思想价值观,政府部门对网络上的视频审查,迟早会实行。而审查首先就要有标准,就要有针对性的范围界定。比如3分钟微电影和60分钟的微电影,审查时需要关注的技术、艺术、思想的侧重点可能会有很大差别。还有可能,3分钟的微电影划归某一个层级的单位审查,60分钟的可能要划归较高层级的单位审查。

上述对微电影标准必要性的分析,也是制定标准的起始点。笔者根据这些思考,提出如下的标准,供给大家讨论。

关于微电影标准的具体建议:

1)制定标准的基本原则:宜粗不宜细,宜包容不宜排斥,宜简单不宜复杂,立足现状,面向发展。

2)需要规范的主要点:建议从最必须的两方面设立规范。一是清晰度;二是时长,其他的暂时不做硬性规定。一些无关大局的方面,暂不涉及,以使标准为以后微电影的发展留下空间,也使现有的标准能得到验证、完善和改进。

之所以建议优先设立这两个限制,是考虑到播放媒体和观看条件,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就可以和其他视频区分明确,严格规范了。

建议中采用了通俗的名称,这是为了大多数观众约定俗成的观看条件状况。如果采用纯行业技术数据,不一定通俗明确。

这里的标准,涵盖了故事片、纪录片,这是因为故事片、纪录片微电影社会影响大、作品数量多,需要首先进行规范。

具体标准如下。

(1)清晰度方面的规范:

清晰——视听效果能适用于手机和电脑屏幕播出的。

超清——视听效果能适应在投影仪上放映的。

高清——视听效果达到能在电影银幕上放映水平的。(2)时长方面的规范:

5分钟以内,称为超短片。

5~15分钟,称为短片。

15~30分钟,称为长片。

30~45分钟,称为超长片。

这些划分,也不必过于严格,如6分钟以内的,也可以划入超短片。

时长超过50分钟的,不再划入微电影范畴。建议列入网络大电影类别。

至于微电影作品的风格类型,可以沿用常规电影的约定俗成的划分,如动作片、喜剧片、悲剧片、惊险片等,微电影不做新标准。

微电影作品的摄影水准,美术、服装、道具、化妆等艺术和技术元素,制作上的3D或2D等,建议暂时不做明确规定,待微电影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再行制定。

标准的制定,是一个严肃的科学的工作,必须经过微电影业内人士充分研讨,传播媒体广泛参与,学术机构深入论证,政府部门基本首肯,才能付诸实施。实施也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过程,必须有一些热心团体合作,强力向全社会推广普及。

据笔者所见,微电影学术研究已经有了可喜的开端。国内已经出现了微电影专业学术研究社团——成立于2014年年底的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微电影研究会,2015年8月设立的中国电影家协会微电影专业委员会,还有尚未在国家社团管理机构登记的微电影研究团体也很多,都设想在微电影学术研讨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方面有所作为。

因此,建议以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牵头,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微电影研究会具体承办,联合中国电影家协会微电影专业委员会,邀请播出媒体专家、学术社团代表参与,邀请具有较大规模的微电影制作机构、较大影响的微电影赛事机构参与,申请国家广电总局派员指导,共同讨论研究制定标准,并在全国相关单位广泛征求意见。如此反复,逐步形成能够为大多数单位接受的标准。

当前,微电影的创作和市场早就走在管理和规范的前面了。理论研究滞后于市场,行业规范落后于市场,微电影标准的制定不应再拖行业的后腿!微电影有权跨上标准化的科学轨道,更好更健康地发展。微电影有识之士,应该行动了!

(童加勃,中国微电影研究会副会长,安徽影视评论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