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京剧说汇
1.8.3 魏莉莎与英语京剧

魏莉莎与英语京剧

1980年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看到美国留学生魏莉莎学演京剧《贵妃醉酒》时,并未引起我的特别注意。1986年一个偶然机会,看到由魏莉莎执导的英语京剧《凤还巢》在美国上演的实况录像,我被打动了。打动我的有两点:一是整个演出的严肃认真,合乎规范;二是美国观众的反应正常而又热烈。这是一出文戏,一出喜剧,如果不是由美国人自己用英语来演出,难以达到如此效果;魏莉莎的工作,确实帮助京剧贴近了美国观众。所以1987年4月魏莉莎来华参加首届中国戏曲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时,不由得要另眼相看,并仔细阅读了她提交大会的论文《在国外演出京剧的翻译与导演工作》,加强了对她的理解和敬重。今年7月,魏莉莎又送来一台英语京剧《玉堂春》,在上海、南京、无锡演出。我高兴地应上海方面总策划翁思再先生的邀请,并受中国戏曲学会会长张庚先生的委托,专程赶去观摩。

7月7日和8日在上海艺术剧场的两场演出,获得圆满成功。原来担心,英语京剧的对象是外国人,中国观众在语言上反倒有了阻隔,能有耐心从头看到尾吗?事实是,剧场里从头到尾笑声、掌声不断。演出结束后,许多观众恋恋不忍离去。美国朋友对我们民族艺术的虔诚的学习态度和出色的演出成绩,赢得了中国观众的由衷感佩。我在上海的几天,既看演出,又看他们走台等准备工作和后台操作,还与魏莉莎女士等进行了一些交谈,感受就更多了。

这个演出集体,全称应是:美国夏威夷大学戏剧舞蹈系和音乐系英语京剧《玉堂春》访华演出团。一行五十八人,除老师和管理人员外,共有学员五十一人,全是在校或已毕业的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其中来自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新西兰等国的留美学生九人。学员中参加过《凤还巢》演出的只有七人,其他四十多人均为新手。他们经过不到半年的强化训练和排演,就把整出《玉堂春》拿下来了。从主演、配角到跑龙套,从打鼓、敲锣到拉胡琴,从前台检场工作到后台的梳头贴片、勾脸以及衣箱管理,统统都由他们自己承担、自己动手。1990年2月,该剧在夏威夷上演时,原定演七场,后经多方面协商,加演四场,有七百个座位的肯尼迪剧场天天客满。这次访华前,又把已经分散的学员集中起来恢复排演,公演了几场,然后整装就道。他们在美国颇受好评,但他们更把能应邀来中国演出、得到中国观众的首肯,当做最高的荣誉和奖赏。

梅兰芳1919年访日演出和1930年访美演出,是中国京剧登上世界舞台的重要开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京剧的国际知名度大大提高了,不仅经常会有中国人演给外国人看,而且还有外国人用外语演给外国人看。魏莉莎是后一种尝试的开创者,其意义可能不低于京剧第一次走出国门。夏威夷大学的戏剧舞蹈系是西方著名的亚洲戏剧研究中心。过去他们的教学演出以日本戏剧为主,从80年代初起,或者说从魏莉莎起,才把京剧纳入培训项目。魏女士本名伊丽莎白·魏克曼(Elizabeth Wichmann),“魏莉莎”是她自取的中文名。她毕业于夏大,1979年秋经美中文化交流基金会选派,来华进修,接受南京大学匡亚明校长的建议,拜梅派传人沈小梅女士为师,专攻京剧。她用功到了近乎入魔的程度。汇报演出《贵妃醉酒》后,中国观众就亲切地称之为“洋贵妃”。回到美国,以题为《京剧听觉表演艺术》的论文获博士学位,并留在母校取得终身任教资格,现为该校副教授、亚洲戏剧研究所主任、《亚洲戏剧》杂志副主编。魏莉莎说,我在中国的经历,在沈小梅老师指导下所完成的各项实践,“从根本上丰富和改变了我的生活”。她有计划、有步骤地邀请中国艺术家沈小梅等赴美传艺,组织学生排演京剧,就是要让她的学生们也能分享她那种“不寻常的经历”。这决不是一时兴致的猎奇,她的目标明确而又深远。

在魏莉莎看来,作为中国文化标志之一的京剧,是戏剧艺术的一种“无上形式”。研究亚洲戏剧不能不懂京剧。但要把握这种美,光有一些书本知识或进行一般性观摩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亲自一丝不苟地学习表演,排演代表性剧目,这样才是“有深度的文化交流”,才有可能“深入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的宝藏”。为了让学员们多一些实践机会,排演《玉堂春》安排了四个苏三,王金龙以及刘秉义、潘必正、沈雁林、皮氏、鸨儿、金哥等角色,都分两组;轮流演出时,此组的某些主要演员即为彼组的门子、龙套或兼一点场面上的工作。不管他们担任的演出任务有重有轻、有前台有后台,但都体会到了一种“难以估价的活生生的戏剧经验”,有助于提高他们对京剧艺术的感受力和鉴赏力。魏莉莎说:“不论他们是否成为专业演员、戏剧教育家,或仅仅是比较内行的普通观众,这些学生通过这次京剧和中国传统美学的洗礼,他们的美学及文化视野已经大大地开阔了,他们的感觉能力深化了,在他们今后的生活里,他们将成为中国文化和表演艺术的使节。”

夏大学生们搬演英语京剧,既要达到校内培训的目的,又要吸引当地戏剧观众以及美国电视观众的广泛兴趣,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件盛事。夏威夷人口约一百万,外来移民远远超过本地土著。中国人移居夏威夷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占全州人口的18%左右。每年的观光旅游者有一百多万。70年代以来,“夏威夷不曾有过任何形式的中国戏剧上演”。对于京剧,只有少数人有所了解,普遍不熟悉(包括华裔)。魏莉莎是要通过这些演出,逐步教会美国观众“如何听懂、如何看懂”京剧。翻译成英语的京剧,既保持京剧的独特风格和韵味,又使美国观众感到生动、亲切、有趣,“最终带着能听到更多的京剧音乐的渴望离开剧场”。这确实是一种极富于创造性的跨文化的移植工作。实践表明,魏莉莎的实验已被美国观众接受。原来以为《玉堂春》的前半部情节性强,哏儿多,容易吸引观众;后半部虽是全剧精华所在,但唱词多,观众会冷下来。演出的结果,后半部该有“好儿”的地方照样有“好”。有的观众反映:“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苏三起解》和《三堂会审》。”还有的女观众竟被感动得掉泪。这次在上海,一对来自瑞典的夫妇看了演出后对《新民晚报》记者说:“这样好的戏应制成电视片传播到西方国家去。”魏莉莎相信,他们正在“为将来的京剧演出(不论是业余的或专业的)培养起真正的、严肃的观众——不是出于好奇,而是真有兴趣、有一定欣赏力”。

作为戏剧学者的魏莉莎还有更长远的考虑。她认为,未来的,世界戏剧的创造,“需要继承各个民族的戏剧遗产”,其中也包括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的丰富遗产。这种继承“并不是盲目、混乱地把各种不同的技艺形式混杂在一起,而是要进行创造性的综合,并发展它们的美学基础”。魏莉莎通过英语京剧培养学员、培养观众的更远大目标,就是要把中国京剧的艺术经验和美学精神国际化,使之融合到未来世界戏剧的多种多样的新的综合、新的创造中去。30年代梅兰芳在苏联演出时,曾经给了布莱希特、梅耶荷德等艺术大师的戏剧观念、戏剧创造以极为深刻的影响,现在,那些来自四面八方、多才多艺的夏大学生们,对于京剧的接触、理解,比之前人更有条件深入、系统,他们中间会不会产生新的布莱希特、新的梅耶荷德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魏莉莎已经用了十二个年头来学习、研究、翻译和导演京剧。她是中国京剧极其难得的海外知己。张庚会长是很了解她和支持她的,在我临去上海前,由他提议并征得中国戏曲学会其他领导人的一致同意,要我给魏莉莎带去一份“礼物”——聘请她为中国戏曲学会名誉会员。魏莉莎女士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荣誉证书。我们期待这位对京剧在海外的传播已经做出重大贡献的“京剧大使”,继续做出新的贡献。

(原载《中国戏剧》199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