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国的奥秘:用《易经》的观点读透《三国演义》
1.9.5.9 9.三国终结之感: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9.三国终结之感: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的结局,是勉强由司马炎统一,建立晋国。

提起司马懿父子,和曹操相比,大家可能更看不起。由这样的家族来完成统一的大业,相信大家每想到这样的结局,都耿耿于怀。我们宁可把它推给天意,但仍然坚持人世间的事情,必须光明磊落,不能如此卑鄙恶劣!

隐秩序的主要任务,在提醒人们,注意显秩序的不合时宜,并且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它的善意是无限的,广大无迹。但是,它的功能却是有限的,只能够通过合适的人,或者自然界的现象,来提出警戒,不能自己发挥力量,来完成任务。人世间的事务,总该由人来完成。这是隐秩序必须遵守的原则,从来未曾改变。

换句话说,隐秩序通过合适的人,来修改显秩序。这种人事的变迁历程,把它记载下来,便是我们的历史。人类一代又一代的显秩序,都来自隐秩序,接受隐秩序的影响,毕竟每一代人,都应该由当代人来建立和修整当代的显秩序。好比当代的气球,由当代人修护和保管,才能够代代相传,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三国时代的背景,相当特殊。原来十分单纯的忠义,竟然变得非常复杂。很多人忠诚一辈子,到死还不知道服务对象搞错了。很多人自以为问心无愧,死后才知道原来不是这样。打了几十年,居然还打不醒当时的人。隐秩序一而再、再而三做出各种启示。显秩序却各有主张,呈现多元却缺乏主流的混杂状态。实在不忍心再这样下去,最终才放手让司马家族来暂时终止动乱。

曹操、曹丕、曹叡三代祖孙,都看不出司马懿的真面目。这不是天意,难道是司马懿真的有通天的本领?

司马炎如果不是曹丕篡献帝的恶性示范,怎么可能刚登上晋王的位置,便直截了当向曹奂提出禅让的要求?献帝有那么多忠臣,居然反过来穷凶极恶逼他退位。曹奂有那么多干部,好像全都变成司马炎的帮凶。这样的显秩序,隐秩序再不以为然,恐怕也一时无能为力,改变不了。唯一的办法,便是以毒攻毒,让司马炎来承担这个重责大任,看他如何持续走下去?司马炎能不能综合百年来的严厉教训,彻底反省,走出一条新的光明大道,正是上天对他的严格考验。好坏完全由他自己承担,问题是他对自己登上皇帝大位,究竟有什么看法?

我们现在来假设一下,如果曹操看到这种结局,他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想。会不会刺杀董卓不成,幸得陈宫救援,返回家乡号召忠义之士,组成义勇军,然后一路以正直、公义、诚信为原则,成为治世的能臣呢?他若是地下有知,看到曹丕以死相逼,要曹植七步作诗;看到曹叡以刘备对待孔明的方式来托孤,司马懿却丝毫没有用孔明的方式来回报;看到曹髦争气,却被成济刺死;曹奂无奈,依献帝模式,禅让给司马炎:相信第一个浮现的印象,便是那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狂语,到底谁负谁,最后才知道。第二个让他痛心疾首的,应该是唯才是用的用人原则。招来一批有才无德的人,挥之不去,终于造成大恨。还有,早知道刘备、孙权有这样的结局,跟这两个人争得半死做什么?于是,他想起了左慈,早知道他是好意,跟他到峨嵋山修行,把天下的重担交给刘备,何乐不为?

刘备呢?看到这样的结局,对不听从孔明的劝告,坚持先伐吴再伐魏,更加肯定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如果先联吴伐魏,乘曹丕忙不过来的时候,把魏灭掉,就算蜀、吴两家平分天下,交给刘禅、孙皓这样的子孙,也实在对不起老百姓。勉强再把东吴打下来,对刘禅岂非更为痛苦不堪?他最后悔的,应该是白帝城托孤那一幕。何必把孔明折腾成那个样子?干脆请孔明另择高明,禅位给他,让他去承接汉祚,自己也等于功德圆满了。

至于孙权,他在地下必然躲躲闪闪,怕和孙坚、孙策见面。继承基业时,勇敢得很。可是活了那么久,竟然做不好继位的安排。先立孙登为太子,当他病故的时候,便应该特别提高警觉。这是上天告诫他,这件事情必须谨慎小心。孙和天资聪敏,文武双全,既然立他为太子,为什么还要封孙霸为鲁王,而造成两大派系的争夺?终于废太子,赐死鲁王,另立孙亮为太子。想起这些家务事,孙权定深为悔恨。

但是,如果让曹操、刘备、孙权三人,重新活过,再来人世间走一趟,仍旧是三国时代,汉末黄巾之乱,他们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