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国的奥秘:用《易经》的观点读透《三国演义》
1.9.1.5 5.刘备不回成都的道理:谋求永安,唯有教化
5.刘备不回成都的道理:谋求永安,唯有教化

彝陵战败,蜀国元气大伤。刘备偷鸡不成蚀把米,当然很不甘心。他在这一次战役中,深深体会到当前的大环境,实际上是善恶清浊,各走极端的结果。尤其是痛定思痛,更容易了解“君子可欺以其方”的道理:关羽和他自己,太过于方正,致使孙权的阴谋诡计,都能得逞。但是,政治的对象,是全体老百姓。社会多元,表示人多意见也多,必须心胸宽广,以大海纳百川的心态,包容、谅解而善加协调,才能合理。

这些年的战争,难免使他有所觉悟:曹操是国贼,一心想要窃国夺权,所以打打杀杀,害死了很多人。自己是皇叔,立志匡复汉室,也免不了打打杀杀,同样害死很多人。孙权仗父兄余荫,依据江险,为了保住江东,伺机侵占荆州,竟然欺骗偷袭,打打杀杀,也害死了很多人。当前三国首领,各有不同的理想,而打打杀杀,害死很多人,则是完全一样。政治真的是这样,只有军事才是不二的途径?通过教化,能不能更加和平有效呢?在这人生的最后关头,要不要采用某种形式,向大家宣示:教化是政治的基础。只有教化良好,政治才有办法清明。这一辈子从事政治,不算成功,趁此战败之际,在教化方面,做出一些贡献,以求不虚此生。

他不回成都,表示政治方面的事务,要交出去让大家操心。自己留在白帝城,把它改名为永安,用意在唤醒大家,谋求永安,唯有重视教化。他在兵败势衰的时候,无力大声疾呼,通过白帝城这一改名,表达了他对后世的最大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