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国的奥秘:用《易经》的观点读透《三国演义》
1.8.3.10 10.曹操一生的选择:治世能臣?乱世奸雄?
10.曹操一生的选择:治世能臣?乱世奸雄?

用现代的话来说,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喜欢他的人,说他胸怀宽广、气度恢宏;不喜欢他的人,骂他装模作样,暗中记恨。喜欢他的人,称赞他原则坚定、策略高明;不喜欢他的人,则嘲笑为喜怒无常、自以为是。喜欢他的人,说他用人唯才、不拘微贱;不喜欢他的人,指责他重才轻德、败坏风气。果然是见仁见智,各有一番道理。我们的看法,其实十分简明:喜欢曹操的人愈多,这个时期必定愈乱。换句话说:曹操的信徒愈多,人心愈阴险,社会愈动乱,而生活也愈辛苦。

曹操有机会杀掉刘备,却为了曾经说过“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一句话,而不肯下手。阮瑀为他书写“与孙权书”,完全站在对等的立场,以百姓的幸福为前提,终于说动了孙权的心,使孙权作出了称臣的表示。偏偏在曹、吴联手,足以轻易收拾蜀国的最佳时刻,曹操突然死去。在此之前,倘若袁绍好好领导、诸葛亮投入曹操阵容、庞统的连环计被识破,曹操一生的命运,便不可能“纵横天下三十年,群雄皆灭,只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而含恨以终。

老天爷所以如此安排,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杀吕伯奢全家,还说什么“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的狠话,令老天爷非常失望。这一句话,使得陈宫不寒而栗,赶快设法离开了这种不义之人。陈宫是不是传扬开去,令诸葛孔明宁可在家过闲日子,也不肯投奔曹营,我们不得而知。至少关羽不为所动,张飞一听到曹操的名字就生气。赵云等人,俱不愿意与曹操共事,则是事实。一念之差,使曹操一生,增加了许多苦恼。

(二)公元210年,曹操旗帜鲜明地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原则,公布了意义深远的“求贤令”。他唯恐世人不明白真正的含义,特别举例说像陈平那样被指为盗嫂受金的人才,也应该加以重用。他这种能力本位的观念,和“德本才末”的原则,恰恰相反。难怪曹营大将如云、谋士众多,却拿一个诸葛孔明没有办法。

(三)曹操称王以后,很难听得进不同的意见。猜忌骄横,不知道残害了多少优秀人才。杨训歌功颂德,令众人看不过去,平日甚受曹操器重的崔琰,加以劝阻。曹操竟然大发雷霆,将崔琰赐死。荀彧屡出奇谋,为曹操立下很多功劳。曹操想当国公时,荀彧略见意见,便为曹操弄死。华佗是济世的名医,也被曹操下狱至死。未得势时礼贤下士,一朝大权在握,就要残杀人才。这样的人,那一只看不见的手,自然会设法加以阻挠。

曹操年轻时,许劭已经断定他是“治世的能臣,乱世的奸雄”。告诉他老天爷给他两条路走,他听完大笑而去。居然不选择前者,却走向奸雄的路途。

若是曹操决心走上正道,以治国的能臣自居,时刻以国家社会为念,相信以他的才能,很快就能获得大家的信任和推崇。说不定孔明、庞统、徐元直等人,都会同心协力地帮助他,用不着一生辛苦劳累,还落得不能心安理得地死去。当然,更重要的,减少战争次数,使各种资源,得以好好运用。老百姓的日子,必然好过得多。《三国演义》不致如此精彩,才是人们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