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家的管理之道
1.9.8 8.立法应适应社会潮流

8.立法应适应社会潮流

韩非子说:“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五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期望照搬古法,不死守陈规旧俗,而是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而制定相应的措施。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体系中,最后一项就是“立法”。韩非子认为,“法”是一把切切实实的尺子,它可以衡量、纠正人们超越法度的言行。可是,法不是随便确立的,如果法律确立上就存在偏差,将给执行法律和遵行法律带来不良的影响和严重的后果。贤明的君主立法有三条根本原则:一是赏赐足以鼓励人们向善;二是威严足以战胜强暴;三是设施足使社会完美。除了这三条根本原则之外,韩非子还提出许多具体的立法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立法要与时代发展和社会情况相适应。

韩非子说:“想要建立丰功伟绩而难以取得民众力量的,丰功伟绩不可能建立起来;想要搞好法治而又难以改变陈规旧章的,民众必然混乱而不可能指望把他们治理好。所以治理民众没有永恒不变的常规,只要能治理好国家的就是合宜的法度。法度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变革,国家就能治理好;治理的措施和社会情况相适合,治理就会见功效。……时代发展了而治理的措施不改变,国家就会混乱;能人增多而禁令不改变,国家就会削弱。所以圣人治理民众,法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加以变革,禁令随着人们才能的提高而加以改变。”

在这里,韩非子提出一个重要的立法原则,就是立法必须与时代发展和社会情况相适应。他既强调应采取强硬完善的法纪治理国家,同时又指出,治理国家的法律和政策都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应和国家的具体情况、时代发展的实际相适宜。时代发展了,而法律还沿用陈规旧习,对制止国家的混乱将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例如,战国时的惠子给魏惠王制定法令。法令制定完了,拿来让人们看,大家都随声附和着说制定得很好,于是就把法令献给惠王。惠王认为很好,拿来让翟翦看,翟翦说:“好是好,可是不能实行。”惠王问:“好却不能实行,这是为什么?”

翟翦说:“这个法令虽然表面看上去很好,但却不符合实际,所以不能实行。”

惠王不相信翟翦的意见,还是把国家交给惠子管理,结果,在惠王的时代,作战五十次,其中有二十次迅速失败了,被杀死的人不计其数,惠王的大将、爱子也被俘虏。惠子治国之术的愚惑,使兵士和百姓很疲惫,国家弄得很空虚,天下都指责他的过错,百姓们也都责难魏王。惠王这时才向翟翦道歉,重新听取他的计谋,才把国家保存住了。

韩非子评价说,惠王由于不能及早听从翟翦的话,而让惠子实施了不符合实际的法令,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其根本原因就是违背了“法与时转”的立法原则。相反,秦孝公由于实施了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法,而使国家兴盛起来。

一天晚上,楚国郢都有位老先生要给燕国的国相写一封信,书童在一旁举着蜡烛为他照明。光线太暗,老先生看不清楚,就对书童说:“举烛!”意思是叫书童把蜡烛举高一点。可是老先生一边说着,一边也就糊里糊涂把“举烛”两个字写到了信里。

“举烛”两个字本来不是信中要说的意思,可是这封信到了燕国国相手中,国相却自作聪明地解释说:“‘举烛’,就是要崇尚光明。崇尚光明,那就得举拔贤人给予重用。”他把这个意思说给燕王听。燕王听了也很高兴,愿意照这个意思去做,国家因此也就治理好了。可是这并不是那封信中本来的意思。当今搞学问的人,迷信古人的书本,情况大致与此差不多。

认死理,守教条,不知变通,不联系实际,那就像有个郑国人买鞋子。

郑国有个人想到集市上去买双鞋,先在家中为自己的脚量好了尺寸,放在凳子上。可是出门时忘了带上,到了集市才发现量好的尺寸丢在家里了。于是又赶紧返回去取。可是等到他拿了尺寸回来,集市早己散了,鞋子也买不成了。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直接拿自己的脚去试鞋子呢?”

他一本正经地说:“我宁可相信尺度,也不能相信自己的脚!”

还有一个世人皆知的寓言故事,也是说这个道理的。

宋国有个农夫,靠着家里的几亩薄地生活。碰上风调雨顺之年,一家人的温饱问题就基本上能够解决;遇到水旱灾害,就只好靠野菜充饥。

农夫的地头本有几棵碗口粗的树,其中一棵因天旱虫蛀枯死了。农夫锯了树,扛回去搭房建屋了,只留下一个两三尺高的树桩。

这一天上午,农夫照常在地里干活。天气很热,农夫汗如雨下,他就停了下来,坐在离地不远的树阴里乘凉休息。忽然,一只野兔从草丛里冲出来,箭一般地向农夫这边奔来。因为树阴很暗,野兔到了跟前才猛然发现了农夫,它一惊,往旁边一偏,正好撞在那根树桩上,被重重地弹了回来,倒在地上不动了。农夫连忙过去一看,原来野兔的脖子都撞断了。农夫很高兴,捡起撞死的野兔,带上农具回家了。

这天中午,农夫一家吃上了香喷喷的兔子肉。下午,当农夫再次来到地里的时候,他还在回想着兔子肉的滋味。他寻思道:“要是我每次来地里都能捡到兔子就好了!”

他越想越美,就真的不干活了,仍去坐在上午坐着的地方,等着再有兔子撞死在树桩上。然而,坐了整整一个下午,连兔子的影子也没见到。

农夫没有泄气,第二天、第三天……他仍坐在原来的地方,等着捡死兔子。他总是想:再耐心等等吧,说不定就要捡到了。

一个月过去了,农夫什么也没有等到。他的土地荒芜了,他自己则成了人们的笑柄。

成语“守株待兔”典出于此。

韩非子借故事讽刺、劝谏那些一味效法先人的君主。韩非子认为,不能一成不变地遵守先王或先贤的话,因为先王留下来的文字,并非如学者先生们以为的那样,字字是真理。什么钟鼎上的铭文啊,华山上的石刻啊,不过是记录当时先王的行踪而已,好像今人到了旅游胜地总喜欢刻几个字表示“某某到此一游”一样,并没有多少深刻的涵义。即使古书上留下的一些先王的冠冕堂皇的话,也不要迷信。谁知道他当时在那个特定的情况下说那些话是什么用心、什么目的?人应该把目光放在现实的社会上。何必一定要依照先人的办法呢?先人的功德和治国方法,都是他们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和自身能力决定的,不可能完全不变地移植到现实社会中来。

的确如此,人类历史是不断发展的,新兴必然战胜腐朽。因此必须根据不同时代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政治措施,而绝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否则就会闹出“郑人买履”、“守株待兔”一样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