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家的管理之道
1.4.7 7.推举人才亲仇不避

7.推举人才亲仇不避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领导者举荐人才应该以什么作为标准呢?当然应该以德才论高下,而不应该以亲疏定取舍。所以,韩非子说,推举外人的时候不必避开仇人,举荐亲人的时候也不必避开自己的儿子。

《韩非子·显学》说:“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就是讲,选拔人才必须面向基层,面向广大群众,到广大基层、广大群众中去寻找人才。那里面可谓埋珠潜玉,藏龙卧虎。国家的政治人才一定要从地方官中提升,军事人才一定要在士兵中挑选,不能以言取人,更不能论资排辈,不能以出身、门第及为官时间长短作选拔升迁的标准。

《韩非子·说疑》又讲:“圣王明君”,“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雠,是在焉从而举之,非在焉从而罚之。是以贤良遂进,而奸邪并退,故一举而能服诸侯。”韩非子的这种观点,对于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是一种彻底否定。同时,我们也便看到,法家不拘一格的人才选拔观,当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选拔对象,是面向基层广大群众;二是选拔方式,是不论选拔对象同君主或选拔者的关系如何,凡具有相应能力即可。.春秋时候,晋国的中牟县没有了县令,晋平公就问大臣赵武说:“中牟县是个重要的区域,把整个国家比作一个人的话,它就好像是大腿或胳膊一样,我想找个好的县令去管理,你看应该派谁去当这个长官比较合适呢?”

赵武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刑伯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这个职位。”

平公非常惊奇地问他说:“刑伯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

赵武说:“大王您只是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这个职务,谁去最合适;您又没有问我刑伯子是不是我的仇人,私怨不入公门。”

于是,平公就派刑伯子到中牟县去上任了。刑伯子到任后,给当地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赵武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

赵武说:“我的儿子能够胜任。”

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你的儿子?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

赵武说:“您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您并没问谁是我的儿子呀!”

平公就派赵武的儿子去做法官。新任的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晋国的所有臣民都说赵武是最有贤德的人。赵武前前后后一共为国家推荐了四十六个人,这四十六个人都合乎举荐的本意,整个晋国的内政也都依靠着他们。

韩非子评论说:“赵武做得好极了!他推荐人,完全是以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而心存偏见,即使合适也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

还有一个故事也说明人一定要公私分明。

解狐是名将解扬的儿子。他为人耿直倔强,公私分明,和当时晋国一个势力强大的大夫赵简子关系很好。

赵简子领地的国相职位空缺了,赵简子就让解狐帮着推荐一个人选,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解狐竟然推荐了自己的仇人。

这位新国相上任后,果然把赵简子的领地治理得井井有条。赵简子十分满意,夸奖他说:“你真是一个好国相,解狐没有看错人啊!”

那人这才知道是解狐推荐了自己。他不由对解狐心生感激之情,但同时又感到有些疑惑:“难道他这是表明要主动与我和解吗?”

于是,他决定去登门拜访解狐,对他不计前嫌而举荐自己表示感谢。没想到刚到解府门口,却见解狐远远地张弓搭箭,向他狠狠射来。他还没来得及躲闪,那箭已擦肩而过。

正当他惊诧之际,只听解狐说道:“我推荐你,那是为公,因为你能胜任。可是私人之间,我和你有不共戴天之仇,你竟还敢上我的家门来吗?再不走,看我敢不敢一箭射死你!”

说罢,又一次张弓搭箭瞄准他。这时,那人才明白解狐依然对自己恨之入骨,他慌忙远施一礼,就转身离开了。

公正无私是为领导者应该遵守的原则和必须奉行的准则,如果不奉行公正的话,下面的人就会投机钻营,小到对一个企业或组织不利,大到对国家十分不利。

只有去除自己的私心,才能以一颗公正的心来对待他人,不偏爱自己亲近的人,不加害关系疏远的人,这样才能实现公正,得到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