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家的管理之道
1.4.1 1.兴盛由己,衰败有己

1.兴盛由己,衰败有己

人主者,利害之轺榖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在韩非子看来,君主是决定臣下利害的中心。韩非子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其大意是,名贵的骏马及车子,如果让佣人驾驭的话,只会留下笑柄,但若让名驭者王良来驾驭的话,就可以日行千里。虽然是同样的车和马,一个人驾车能日行千里,另一个只能留下笑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是由于驭者的技术有天壤之别的缘故。现今,如以国家为车,以权势为马,刑罚作鞭,由尧或舜驾驭的话,天下就会太平;若由莱或封驾驭的话,天下就会大乱了,这是因为贤愚不同所造成的。

因此,韩非子认为,君主驾驭臣下的水平决定着国家的兴衰成败,也决定着臣下的利害得失。

三国时代东吴帝国的创建者孙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御国者。在汉末的豪杰战乱中,他占据江东,招纳重用一批有治国强兵之术的人,如周瑜、张昭、鲁肃、吕蒙、陆逊等,对他们委以重任,注意发挥他们的才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屡挫强敌,稳固了在江东的统治。此后,虎踞江东,观察天下形势的变化,选择有利时机,与政治对手抗衡。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荆州之争中擒杀关羽,彝陵之战中战胜刘备,占据江南,立国称帝,可谓一代英杰。

《三国志》记载,曹操一次在与孙权两军对垒时,见孙权气度宏伟,刚毅超人,又见孙权军队整肃严明,进退自如,不禁颇为感慨地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对孙权的敬仰之情可见一斑。

然而,孙权所开创的基业,最后落到了什么样的人手中呢?

孙权死后,帝位经过孙亮、孙休两位继承者;最后落到了亡国之君孙皓手中。孙皓并非愚蠢透顶的昏君,相反的,还相当聪明。然而,正像历史上不少聪明的暴君一样,孙皓穷淫极奢,残暴无度,以至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认为:孙皓应该杀头,以谢百姓。他认为,晋武帝司马炎最后饶孙皓不死,并且封他为归命侯,实在是对他过于宽大了。《三国志》记载,孙皓最快乐的事是活剥人的面皮,然后用铁刷刷人的脸。对于手下大臣,也是动辄即杀。

孙皓是个大酒鬼,好大宴狂饮。他常常大宴群臣,以为乐事。他有个奇怪的想法,以为大臣能够在酒后吐出真心话,他可以从中知道大臣们心中隐藏的秘密,据此可以治他们的罪。他这样做的结果,使人人感到自危,人们只要接到去参加宴会的通知,便胆战心惊,害怕自己此去不能活着回来,甚至有的家属含泪牵衣相送。

侍中韦昭,酒量很小,而孙皓规定,每人必须喝下七升酒,不足七升者便灌之。韦昭见此情景,偷偷地以茶代酒,被孙皓发现,即下令将他下狱,残害至死。

常侍王蕃喝醉了酒,躺卧殿上,孙皓硬说他是假醉,马上派人把他当场杀死。可怜王蕃糊里糊涂便掉了脑袋。

司市中郎将陈声接到一件案子,是告发孙皓爱妾派人去市集上抢夺财物的。陈声坚持秉公执法,要把那个爱妾绳之以法,不料触怒了孙皓,于是将陈声抓来,用烧红的锯,锯掉了陈声的脑袋。

还有一位大臣因中风不能言语,孙皓认为他是假装的,便用火放在头上烧他,一直到把病人烧死。

如此残暴的统治,引起大臣及人民的强烈不满,结果人民起义,部将叛乱,北方的晋王朝乘机出兵,灭了东吴。

一个基业原本稳固的国家,就因为一个荒淫残暴的君王的缘故,灭亡了。

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现实中,撇开别的因素不谈,我们看到的情况也往往是,一个组织,凡是领导得力的,这个组织就健康、兴旺,反之就问题重重。这就是领导者的优劣之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