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家的管理之道
1.3.3 3.别让表面现象迷住了耳目

3.别让表面现象迷住了耳目

好恶在所见,臣下之饰奸物以愚其君,必也。

——《韩非子·难三》

诚如韩非子所言,领导者如果只根据看到的情况来判定好坏,属下就会掩饰自己不良的行为来欺瞒领导者,这是必然的。

然而在现实中,现象有时并不是真实的,还有很多人心口不一,喜欢制造假象迷惑别人。比如说,有人引经据典,看似头头是道,实际上是在为自己找根据;有人标榜自己如何如何正直,实际上却是看风使舵,八面玲珑;有人满口清正廉洁,实际上却贪得无厌;有人说自己多么仁慈,实际上却干着伤天害理的事,等等。凡此种种都足可以假乱真,这就要求人们能正确辨别。

春秋后期,鲁国大夫郈成子为与晋国通好而访问晋国。他路过卫国的时候,卫国大夫右宰谷臣将他挽留并设家宴招待,宴会上,虽然有家乐助兴,可右宰谷臣的脸上却没有一点儿喜色,喝到最后,右宰谷臣还送给郈成子一块璧玉。

等到郈成子从晋国回来,路过卫国时,却没有向右宰谷臣辞行,随从问他:“来的时候,右宰谷臣那样盛情地招待你,如今回来你为何不去向他辞行呢?”

郈成子说:“他设家宴招待我,是要我快乐;排出家乐而自己没有笑容,是告诉我他有忧愁;酒到浓时送给我璧玉,是对我有所寄托。这样看来,卫国难道不是要有变乱吗?”等到他们离开卫国有三十里以后,听说卫国发生了“宁喜之难”,卫献公发动其他大夫,擒杀宁喜并陈尸于朝。右宰谷臣也因受牵连而被杀。

听到这个消息后.郈成子立即调转车头,回到右宰谷臣的府上,在他灵前哭吊一回,然后才返回。

回到鲁国后,郈成子又让人把右宰谷臣妻子和孩子接来,把自己的宅院分出一部分让他们住,每月拿出一部分俸禄供养他们。等到右宰谷臣的儿子长大后,郈成子还把那块璧玉还给了他们。

后来,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说:“这件事情,从智慧方面可以看出右宰谷臣筹谋的细微,其仁能够对之托孤寄财,只能是郈成子呀!”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人在识人方面的精细微妙啊!

一天,秦昭王问身边臣僚们说:“在诸位看来,如今的韩、魏两国跟他们过去相比,强弱如何?”

大臣们说:“今不如昔,现在比过去弱多了!”

秦昭王又问:“那你们看,今天的韩相如耳与魏相魏齐这两个人,跟当年的孟尝、芒卯二君相比,又如何?”

大臣们说:“不能相提并论,差远啦!”

于是秦昭王很得意地说:“当年孟尝、芒卯二君率领强大的韩、魏两国军队,尚且不能把寡人怎么样,更不要说今天了,哈哈哈!”

大臣们都连声响应道:“是啊是啊,的确如此,大王现在是无敌于天下啊!”

这时,秦王的琴师中期先生,却把琴推到一旁,严肃地说:“大王对天下形势的看法未免不妥!想当年,晋国六卿执政的时候,六家大夫中势力最强的要数智氏。后来智氏灭了范氏和中行氏,又率韩氏和魏氏去讨伐赵氏,放水淹没赵氏所在的晋阳城,城墙被淹得只剩下五、六尺露在外面。当时智伯好不得意啊!他带着魏宣子、韩康子一起乘车到现场察看,得意忘形地说:‘我原来还不知道水可以用来攻破敌人的都城,现在知道了。以后汾水可以用来灌安邑,绛水可以用来灌平阳。哈哈哈哈!’那安邑是魏宣子的封邑,平阳是韩康子的封邑。二人在车上听到智伯这番话,魏宣子就用胳臂肘捅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就用脚在魏宣子的脚上踏了一下。两人肘足相接,心照不宣。后来韩、魏两家就与赵氏联合起来,一起对付智伯,最后三家终于灭了智伯,就在晋阳城下,把智伯的领地一分为三。如今大王力量虽然强大,但恐怕还比不上当年的智伯;韩、魏两国虽弱小,但还没有落到当年在晋阳城下时那种地步。这个时候,正是天下人可以肘足相接,图谋联合抗秦的时候,大王切不可盲目轻敌、掉以轻心啊!”

韩非子评论说: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主要靠权势。只要他在国内的权势没有受到损害,天下再强大的国家也拿他没办法,更不要说什么孟尝、芒卯,韩国、魏国。如果君主的权势不稳,那么,即使是如耳、魏齐那样的平庸之辈,率领衰弱的韩、魏两国,也能来加害!所以,会不会遭到别国的侵害,主要看自身,靠自己。因而,这个问题应当问自己,怎么去问别人呢?如果依靠自己的固若金汤,势不可犯,那么,韩、魏强也罢,弱也罢,又有什么关系?自己靠不住,却问别人能把他怎么样,这样的君主不被别人侵害,那算是侥幸的了。申不害说过:“法度不健全,留下了紕漏,想靠人们的诚信来补救,这是十分糊涂的。”这话用来批评秦昭王正合适。

秦昭王身边其他人的回答说韩、魏今不如昔,说如耳、魏齐不如当年的孟尝、芒卯,还是实事求是的;至于后来又顺着秦昭王的意思说“是啊是啊,的确如此”,那就是不负责任乱拍马屁了。所以说:秦昭王问话有错误,他身边的人包括中期的回答也都不对。

身为一位领导者,应该拿什么来当作衡量的标准来考核属下的好坏?有些领导仅仅凭印象,以他所看到的情况,作为衡量属下的标准,这样未免也太过偏颇了!

所以,如果身为领导者的角色,就不能只是看到属下包装过的表面而下判断,应该要多方面去了解探查。而至于该怎么做?这也许就因人而异了,但是最大的原则就是,靠着客观的一套标准去衡量,这是最基本的却也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