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家的管理之道
1.3.2 2.听其言和观其行

2.听其言和观其行

知其言以往,勿变勿更,以参合阅焉。

——《韩非子·主道》

在韩非子看来,作为领导者在知道下属的言论之后,不要改变更动什么,而要用验证的方法检验其言论是否和行动相吻合。

通过言谈来判断人的品性和能力,历来就被视为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方法。孟子有过“听其言也,视其眸子,人焉瘦哉”的说法,意思就是通过察言观色来准确地判断别人。

韩非子则把这一点发展为一种“术”,称之为“听言术”。

汉高祖病危时,吕后问他身后谁当丞相合适,刘邦说:“曹参可以。”

又问他曹参以后,刘邦说:“王陵可以。但是王陵这人有些憨厚,陈平可以协助他。陈平这人智谋有余,但是难以独当大任。周勃宽厚稳重,但文化修养不足,然而能安定刘氏天下的,必然是周勃。可以让他当太尉,掌握兵权。”

后来,周勃果然一举剪灭当权的吕氏家族,挽救了汉室。由此可见,刘邦可谓有知人之明。人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言谈中会有所侧重。如果一个人喜欢谈论权力、机变等事情,那他一定喜欢说服别人,而如果言谈自然,崇尚虚静无为,那么他十之八九淡泊名利,如果一开口就是天下大势,追求公正,那么他一定期望建功立业等。这些大体方向,就是从现象看本质的基本要素。

著名的寓言“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让人吹竽给他听,每次必得三百人合吹。有个姓南郭的先生请求为齐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发给他的薪水跟那几百人的一样。后来齐宣王死了,湣王即位,他喜欢吹竽者一个个地为他吹奏,本来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便逃掉了。

这个寓言是意味深长的。没有能力而想混饭吃的人,自古以来,比比皆是,做上司的必须设法分辨出这些滥竽充数之人,并将其清除。

韩非子提供了一种方法,他在讲这个故事时指出:“君主逐一听取臣下的意见,是愚蠢还是聪明就会分得清楚;善于任用臣下,群臣中有能还是无能就无法混杂在一起。”

上司在听属下讲话时,故意装成醉倒的样子,先是只听不说,即使说话,也故意颠三倒四、糊里糊涂,待听出了音,抓到其把柄,再作计议。这种听言方法实有了些诡诈的味道,但却是“听言术”最主要的内容。

《战国策》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韩国夺走了应侯范雄的汝南封地。秦昭王问范雄说:“您失去了封地是否忧愁啊?”

“不忧愁。”

“为什么?”

“封地原本就不是我的,失去了又有什么可忧愁的呢?”

秦昭王认为这不是心里话,便对大将蒙傲说:“现在,我若有一个城被围困,就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现在应侯丢失了封地却说不愁,这难道是真话吗?”

蒙傲说:“请让我试探一下他的真情。”

蒙傲于是去见应侯说:“我想死。”

“你说的是什么话啊?”

“秦王尊您为师长,天下没有谁不知道,更何况秦国呢?如今我作为秦王的将领率领秦兵,我原以为韩国这样小,没料到竟敢违逆秦国的命令,夺走了您的封地,我还活个什么意思!不如死了好!”

于是,范雄向蒙傲下拜说:“希望把这事拜托给您。”

蒙傲回报给昭王。从此以后,范雄每谈到韩国的事情,秦昭王都不相信,总认为他是在为夺回汝水之南的封地说话。

昭王通过蒙傲,探清了范雄的本来意图,蒙傲所使用的方法即是属于韩非子的“听言术”。

“要知心腹事,且听口中言。”有些人在一种场合会把自己伪装得很巧妙,包裹得很严实,让人不能了解自己的真意,但换一种场合也许就会扯掉伪装,现出本来面目。说话也是一样,有些人在会议上冠冕堂皇,会后可能就牢骚满腹;人前是正人君子,人后却是势利小人。所以,运用“听言术”,就可以比较准确地探知虚实;对人的品格性格、对事的来龙去脉,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

听其言、观其行的其他方法还包括:

看一个人经常接近些什么东西,知道他的爱好;

观察一个人的住处摆设,就能大致估计出他的亲朋好友是些什么人,志向如何;

看一个人倒霉、穷困时不喜欢什么东西,或者不敢做的是什么,会不会做坏事,这样就能看出他有没有骨气;

看一个人高兴时是否有自制力或者是否轻佻,检验出他的嗜好是什么或是否俭朴;

看一个人发怒时,或者故意触怒他,考验他是不是个记仇的人;

看一个人在什么时候悲伤,能知道一个人是否仁爱,因为宅心仁厚的人见别人悲哀也会与之同哀;

看一个人在艰难困苦中的表现,考验他的志气以及是否能够随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