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家的管理之道
1.2.5 5.做善事有时也害制度

5.做善事有时也害制度

臣得行义,则主失名。臣得树人,则主失党。

——《韩非子·主道》

副职能够实行仁义,那么正职就会失去名望;副职能够私下培植党羽,那么正职就会失去自己的跟随者。

一个人能舍己为人,施惠于民,总归是应该受到人们爱戴的,孔子的弟子子路在做郈令时,见到挖沟建渠的人们够辛苦的,便主动拿出自己的俸禄,做了稀饭慰劳民工,他当时一定觉得这会受到老师表扬的。万万想不到的是,孔子不但没有给以赞许,还急忙派了子贡跑到子路那里,“覆其饭,击毁其器”,并大嚷道:“鲁君有民,子奚为乃食之?”这子路就不明白了,我行善事,犯的哪门子法?像子路这种鲁莽的性格,你想他能受得了这个屈吗。

原来,子路行善有“夺人之美”的嫌疑,而这被“夺”的不是别人,正是君上,那么,这也就有了“犯上”的味道。作为臣子,你就应该规规矩矩,安分守己,干好你自己应该干的事情,“一个萝卜一个坑”,除此之外,犯上作乱不行,越级行善也不行。

这就是韩非这个法家代表在他的《外储说右上》中讲的儒家故事。犯上作乱要严加禁绝,这很好理解;好心好意办善事,怎么也还要忌讳呢?

由行善而赢得民心、扩大势力、最终压倒人君甚至取而代之的事情,韩非见识得多了,在他看来,周文王让殷纣王一败涂地就是一例。

文王行仁义而兴,纣王行暴政而亡,这正是儒家最津津乐道的史话,关于文王行仁义,从上引的材料可知,韩非也并不否认。只不过韩非有他自己的角度。就当时纣王与文王的地位来说,他们的确还是一种君臣关系,作为臣子,文王借纣王赋予他的权力,靠行仁义从纣王那里把人一个一个“挖”过来,暗中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地盘,纣王却毫不警惕(正史则说他沉湎于声色而无暇顾及),终至于成了亡国之君。从人君的角度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教训。

正是为了防范这种下臣侵主的事情,韩非强调严格的上下等级秩序,规定了各类人的职权范围,这也就是他的所谓“法”。该你做的,你就一定要做好,不该你做的,即使是好事,你也不该去做。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子路行善的事,韩非借孔子来教训一下这个家伙,其实也是借孔子教训这个家伙再教训一下读者,就是挺自然的了。不是吗,好人都让你子路做了,这岂不是在“将”君王的“军”么?

韩非顾不了这么多,他关心的是秩序。其实,孔子固然不太会像韩非说的那样派子贡去砸了子路的坛坛罐罐,恐怕在君臣秩序这一点上,两人还是有共同之处的。所不同的是,孔子信奉教育,韩非注重立法;一个温和,一个严酷罢了。有趣的是,这里韩非所针对的,偏偏就是孔子的仁义!

在《饰邪》篇中,韩非子还比较详尽地讲了一个楚国大臣子反被斩的故事。那是在春秋时晋楚鄢陵之战的战场上,楚军出师不利,败下阵来,楚王此役还挂了彩。而楚的主帅司马子反则是口渴得利害,到处找水找不到,那滋味是可想而知的。他的仆役谷阳实在不忍心看下去了,便把一壶酒递了过去。当时子反还比较清楚,知道此时还不是喝酒的时候,谷阳却骗他说这不是酒。子反本来贪杯,越喝越想喝,不觉喝了个一醉方休。这时,楚王打算再一次发动进攻,遂派人召子反谋划商议。子反此时已是烂醉如泥,哪还有精神管什么打仗的事,只好推说心口疼。楚王乘驾前来探视,刚到帐门就闻到了扑鼻的酒气,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楚王愤愤叹道:“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所恃者司马,司马又如此,是亡荆国之社禿而不恤吾众也,寡人无与复战矣!”就这样,楚人以败绩匆匆结束了这场与晋人的争霸之战,子反则因此而被斩首。

这个故事最明白不过地说出了一句人们常挂在嘴上的话,这就是“好心办了坏事”。这当然是指那递酒的谷阳。韩非分析得好:当时谷阳进酒,丝毫也没有害子反的意思,相反,他还真是出于对子反的忠心和爱护;可是对子反来说,这忠爱却恰恰成了可怕的杀手。如果谷阳当时狠点心呢,不就什么也不会发生了?看来,心软有时并不是好东西。

这在领导学方面的意义也许在于,领导者应不在其位,不谋其职,不干分外之事,这也应算是恪尽职守的一个方面吧。设想,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无论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一个企业都能自然达到整体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