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可不知的意大利史
1.5.10 第十节 危机!伪帝国主义

第十节 危机!伪帝国主义


意大利总算是统一了,但这个统一的意大利问题相当多。由于长期分裂,意大利各地在自然资源、经济基础、风俗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整体来看仍是一个贫穷落后、工业不发达、社会混乱的国家。

国内矛盾相当尖锐,社会资源分布极端不均衡。在全国2000多万人口中,有选举权的不过几十万富人,国家大部分土地掌握在8000个贵族手中,意大利资产阶级多数也是目光短浅,思想保守,受教育水平低下,缺乏进取心。简单说,意大利有钱人基本上是一群蛀虫,对社会毫无贡献。

至于下层的农民和劳工,处境可谓水深火热。意大利的农业生产水平和中世纪没有什么变化,农民生活也跟中世纪的农奴差不多,他们深受地主沉重的剥削,每天靠粗面包和玉米粥果腹,逢年过节才能吃到一点肉和蛋。住的房子都是土坯小屋,没有地板,房顶盖着稻草。由于卫生无法保证,每年死于疟疾的就有几千人;死人也没钱埋葬,只能扔到山崖上去喂乌鸦和野狗,或者丢到地穴里任其腐烂生蛆。由于意大利还没有工业革命,工厂规模小、技术落后,工人生活也是贫困不堪。整体来说,北方地区(原撒丁王国和奥地利统治区)略好,而南方(原那不勒斯王国)则更为严重。

统一的热潮过后,底层老百姓并没有改善处境,有的甚至更加恶化,陷入水深火热的深渊中。他们反正也活不下去了,干脆铤而走险,有人去当土匪,有人去搞革命、暴动。南方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并且蔓延到全国各地。在公元1898年,全国一半的省份都宣布了戒严,在米兰有100多名平民被军队打死。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出色的领导人。遗憾的是,随着“三杰”的去世和淡出,意大利王国现在缺乏英雄。政客们大致分为左右两派,右派是加富尔的追随者,得到贵族资本家的支持;左派是马志尼和加里波第的旧部,行事比较激进和浪漫。然而无论是右派还是左派,他们既没有加富尔这样高超的协调手段,也没有马志尼和加里波第这样的牺牲精神和鼓动力。于是两派轮流执政,也不过是在“比烂”而已。

右派政客们搞了义务教育,但是只有两年;拍卖了一些贵族田地,但是穷人买不起,全便宜资本家了。左派领导人德普雷迪斯、克里斯皮(他当年是加里波第的副将)唯一做的好事就是降低选举门槛,把选民人数从几十万增加到200万,好歹让民主稍微普及了一点。除此之外,左右两派对老百姓的暴动都只有武装镇压一条路。国王维托里二世在公元1878年去世后,他儿子翁贝托一世(1844—1900,1878—1900在位)继位,表现不如老爹。当年促成了意大利统一的这几位君臣便远非黄金搭档,但后继者比他们却是更加不如了。

尽管如此,意大利的各位当权者们还是保持着远大的志向。马志尼曾经说过,意大利的统一也是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意大利要领导这一事业。如今既然国家统一了,堂堂意大利,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岂能不发挥自己的重要地位?意大利不顾自己虚弱的身板,咬紧牙关加入了“帝国主义”的俱乐部,并且成为欧洲六大帝国主义中最弱的一个。

意大利国王翁贝托一世把陆军扩大到12个军、40多万人,海军方面则制造了多艘大型战列舰,成为世界第四大海军强国(前三名是英、法、俄)。这样,至少在陆海军的规模上,意大利可以和列强较一较劲了。

既然是帝国主义,当然要对外扩张势力。想当年,意大利也是“帝国”,别说罗马,就连威尼斯都曾在海外大肆扩张,不过那最少都是几百年前的事了。为了重操“帝国”旧业,意大利决定就近从非洲开始扩张。他们盯上了北非的突尼斯。那里距离意大利本土不远,过海就到,实在是个不错的选择。

公元1878年,欧洲列强在柏林召开会议,意大利第一次以统一大国的身份前去参加。在会上,它有很多美好的计划,想和英国、德国达成一致,遏制法国的扩张;想和奥匈帝国商量,从奥国那里把北边的特伦迪诺收回来,条件是赞同奥地利吞并波斯尼亚。然而意大利的代表科尔蒂伯爵却完全没有什么外交水平,各方在会场上唇枪舌剑,明争暗斗,他跟着打酱油,说些不三不四的废话。到末了,什么好处都没有拿到。

更糟糕的事儿还在后面。法国人也打起了突尼斯的主意,真要得手,就是断了意大利的南下之路。意大利自然不服,据理力争。正在和法国较劲时,却不料德国首相俾斯麦居然支持老对头法国(这其实是俾斯麦的计策,引法国南下争夺非洲,减少欧洲压力)。而德国同时又和奥匈帝国、俄罗斯结成了三皇同盟,这里面后两个对意大利都没什么好感。这么一来,实力最弱、原本应该人畜无害的意大利,竟然在欧洲陷入了严重孤立,突尼斯也在公元1881年被法国占领。不得不感慨地说,要是加富尔还活着,绝不至于让意大利沦落到这种尴尬地步。

意大利生怕自己被其他几个帝国主义围殴,尤其害怕法国。它就主动去与德国、奥匈帝国示好。国王翁贝托亲自出访德、奥,终于在公元1881年签订了“三国同盟”。同盟的主要内容是,意大利和德国联合防御法国,奥匈帝国和德国联合防御俄国。有了这个同盟,算是稍微缓解了意大利的尴尬境地。

意大利还尽可能地和英国搞好关系。公元1885年,在英国支持下,意大利占领了非洲东北的马萨瓦地区,为自己的扩张打下了一颗钉子。接下来,便可以大展拳脚了。突尼斯拿不到,咱先把靠近马萨瓦的埃塞俄比亚啃下来,也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咱意大利虽然在欧洲力量是最弱的,但好歹也是“帝国主义”啊,对付一个小小非洲国家,那还能失手吗?

说干就干,一开始非常顺利。意大利几年里逐渐向埃塞俄比亚挺进,一打一个准。虽然其中也吃了败仗,比如公元1887年在多加里山谷有几百人中埋伏战死,但整体来说,无伤大雅。到公元1889年,意大利把埃塞俄比亚皇帝也打死了,又强迫新皇帝孟里尼克二世签订《乌西亚利条约》,占领了埃塞俄比亚北部领土。次年,又得寸进尺,想把整个埃塞俄比亚变成自己的附庸国和殖民地。

这下孟里尼克二世不乐意了,他在公元1893年宣布,不再履行《乌西亚利条约》,这下罗马舆论大哗,小小非洲国家敢撕毁不平等条约,反了你了!于是意大利出动2万军队,进入埃塞俄比亚。他们信心十足,扬言要“把野蛮人皇帝装在笼子里带回罗马来”。

1147806

阿杜瓦战役

在意大利人看来,这只不过是一次武装旅游罢了,非洲那些野蛮人,哪里是我意大利精兵的对手?在公元1895年初,意大利军确实连续多次打败埃塞俄比亚的各地诸侯,挺近到埃塞俄比亚腹地。然而孟里尼克却远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野蛮人。相反,这位皇帝是非洲文明的先驱者,对近代化军队颇有认识,耗费巨资购买了大量枪械、弹药。公元1896年3月1日,两军在阿杜瓦决战。埃塞俄比亚10万大军如潮水般冲来,将意大利军队分割包围,意军主力被完全歼灭。最终,意大利被迫与埃塞俄比亚签订了《亚的斯亚贝巴条约》,承认埃塞俄比亚主权完整,还要赔款1000万里拉。

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欧洲列强到处入侵亚非拉国家、占殖民地、掠夺财富的历史,而意大利居然被一个非洲国家打得割地(退还以前占的地)赔款,简直给帝国主义丢脸。为此,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嘲讽道:“意大利人来到非洲大陆,他们的胃口如此之大,但满嘴都是蛀牙。”

此外,意大利还参加了公元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不过在总数几万的联军里面,意大利军队只有几十人,基本上算是打酱油的。

意大利的帝国主义梦想屡屡遭到无情的挫败。国内也不太平,针对政府要员的恐怖主义行动接连不断。激进分子最喜欢搞爆炸、暗杀来表达他们的政治观点,吸引世人关注。公元1898年,一个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后伊丽莎白(即茜茜公主)。公元1900年,国王翁贝托一世(维托里之子)也遇刺身亡,由其子维托里·伊曼纽尔三世继位(1869—1947,1900—1946在位)。还有很多人选择离开意大利,移民国外。在19世纪80年代,每年竟有10万意大利人移民欧洲,20万人移民美国。电影《教父》里面的美国黑手党克莱恩家族,就是在那个时代移民到美国的。

带着种种梦想和折腾,意大利王国迈进了20世纪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