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可不知的意大利史
1.5.1 第一节 震荡!启蒙与改革

第一节 震荡!启蒙与改革


进入公元18世纪,四分五裂的意大利社会矛盾愈加尖锐。首先就是贫富悬殊,或者说阶级矛盾。意大利权贵占有大量财产,而中下层老百姓则几乎一贫如洗、一无所有。在米兰—伦巴第地区,贵族就占了40%的土地。在威尼斯,贵族占有土地达到50%。贵族们掌握大批财产,穷奢极侈、花天酒地,而不愿意去发展生产。中下层老百姓则食不果腹。公元18世纪下半叶,意大利农村发生了大面积的饥荒。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只好背井离乡,出国逃荒。跑到国外虽然命运难卜,留在国内却很可能饿死。这种状态甚至导致那不勒斯王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后来意大利各国政府专门颁布了法令,禁止老百姓外逃,但是收效甚微。大批的教会人员则成为寄生虫。在威尼斯有4.5万富裕的神职人员,那不勒斯则有10万人。教皇国人口有三分之一是神职人员。在米兰—伦巴第地区教会占有22%的土地,那不勒斯则是三分之一。

除了逃荒要饭,走投无路的老百姓还铤而走险,公元18世纪的犯罪数量继续居高不下,教皇国人口不过300万,平均每年记录谋杀案超过1000起。威尼斯每年无期徒刑就判3000多人。贵族们面对这种情况也很不安,他们只能一面拼命加强国家机器镇压监控的力度,一面使劲讨好最高统治者,尤其是西班牙波旁王室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外来君主,以借助这些外来力量维持自己统治。

威尼斯的巡回法庭

为了遏制犯罪高峰,威尼斯制定了巡回法庭制度。一个法庭包括一个法官、一个律师、一个牧师、一个刽子手和一队警察,这个团队在城乡巡逻,一旦发现犯罪行为,立刻由警察将其逮捕控制,然后法官审判、律师辩护,然后判处死刑,由牧师给罪犯临终忏悔,刽子手执行绞刑。这样一整套班子下乡,确实大大加快了处死犯人的效率,连监狱和狱卒都省了。

在公元18世纪,欧洲发生了伟大的启蒙运动。在有钱又有知识的资产阶级及进步贵族中,涌现出许多思想家,他们反对宗教的愚昧主义,反对专制统治,给全人类带来了“民主”和“科学”之光。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蒙时代与四五百年前发生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一脉相承,都是开启思想、打破禁锢。

遗憾的是,此时的意大利已经沦为教会、贵族和外国君主禁锢下的监狱,指望意大利人如复兴时代那样引领欧洲潮流是不可能了。因此,这次启蒙运动是在法国发源的。一个个法国人成为这个时代的巨星。笛卡尔开创了“理性主义”,孟德斯鸠强烈反对封建专制,提出“三权分立说”。伏尔泰把贵族和教会骂得狗血淋头,而卢梭则公然号召用暴力推翻封建暴政,每个人都应该公平地享有人民主权、服从人民主权……

到公元18世纪下半叶,启蒙运动从法国传到意大利,意大利的一些知识分子也被激励起来。我们意大利有两千多年光荣传统,岂能继续这样沉沦下去!他们充满热情地阅读进步书籍,开办学校、报纸和剧院,奔走呼号,宣扬进步思想,甚至组织了地下团体。

那么,他们的宣传效果怎样呢?很遗憾,基本上只对他们知识分子有用。意大利老百姓远没有法国老百姓那种激进的斗争精神,懒得跟随这帮知识分子闹腾。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习惯了在政府和教会统治下磨磨蹭蹭地过活,不到生死关头,是不会起来闹什么的。甚至,那些知识分子反对教会的一些言论,还让虔诚的老百姓觉得受不了:你们这些家伙不就会读几本书吗?竟敢说这么离经叛道的话,亵渎上帝,真是罪过罪过,阿门。

倒是各国君主们表示了一定兴趣。毕竟,这些君主要保证他们自己的统治,也希望能够提高国力,改善人民生活,让行政效率高一些。所以有些君主就和知识分子联合起来,搞了一些自上而下的改革,主要是减少贵族对老百姓的残酷压榨,消除教会的宗教枷锁。

有趣的是,在意大利的外国君主,搞改革搞得比较顺手,大约是长袖善舞的缘故。比如奥地利女大公特蕾莎和她儿子德意志皇帝约瑟夫,都是当时比较出色的开明君主。哈布斯堡—洛林家族占领的伦巴第(米兰)、托斯卡纳(佛罗伦萨),还有新近被奥地利人统治的摩德纳公国,改革都搞得风生水起。比如把以前的以人口收税改成按财产收税,减轻穷人负担;比如改组地方政府,取消万恶的包税人制度;比如开办大学,建立剧场和图书馆,设立慈善机构救济穷人,取消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等;比如取消死刑和酷刑,取消宗教裁判所和教会对教育的控制等,不一而足。哈布斯堡家族这种“开明专制”的改革,实实在在是让意大利人享受到了一点改革成绩。当然,他们的终极目的还是加强王室统治,凡是涉及给民众权力的地方,是一点不能放松的。西班牙波旁家族所属的那不勒斯王国和帕尔马公国,改革搞得没有奥地利统治区好,进两步退一步,但总归聊胜于无。

反倒是意大利人自己做主的几个国家更烂。大概因本地人当君主,就更容易依靠和受制于本地的贵族和教会,而且生怕把自己的宝贝国家弄砸了,保守有余,进取不足。即使有心改革,也是瞻前顾后,畏畏缩缩。

曾经的意大利领头羊威尼斯,这个千年共和国已经完全腐化变质。寡头把持大权,用监狱和法庭压制人民,维护着他们的统治。贵族和教会继续勾结,对老百姓的敲骨吸髓。行政体制混乱,财政千疮百孔,滥用职权、贪污受贿是家常便饭。唯一被鼓励的行为是无节制的花天酒地、纵情狂欢。威尼斯的船队和商人曾经使他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如今工商业已经萎缩衰败。到公元18世纪末,威尼斯的商队只剩下300艘船,而海军只剩下11艘战舰。这个国家已经完全没有了前途。

威尼斯的老对头热那亚也很惨。它占有意大利第三大岛科西嘉岛,但是岛上接连发生起义造反。岛民们一心想要独立,为了独立什么损招都用。先是拥戴一个德国贵族为自己的国王,后来有一个本地亲英派叫作保利的人又自立为王,还得到英国支持。热那亚没办法,只好向法国求救,结果法国直接把科西嘉岛给吞并了。之后,一批科西嘉岛的贵族子弟到法国去上学。其中有一个小矮个儿,一心想要让科西嘉岛脱离法国独立,这个意大利矮子叫拿破仑·波拿巴。

教皇国也是江河日下。尽管有几位教皇还比较英明,但这个神权国家注定要被历史的大潮吞没。在公元18世纪下半叶,由于其他国家的改革经常都要剥夺教会权力,教皇们就忙于勾结当地教会,试图保全自己的特权,这实际上是在千方百计给历史开倒车,哪里还能指望他们有精力把国家搞好?于是教皇国基本上成了意大利乃至全欧洲最烂的一个国家。

1113515

维托里·阿梅迪奥三世

意大利本土国家中,也就是“偷鸡贼”撒丁王国还稍微像个样子。维托里·阿梅代奥二世和他儿子查理三世都认真搞改革,统一法律,促进工业和农业,削减教会和贵族特权,建立大学,建设城市,改革行政机构。这些措施好歹让撒丁王国看起来像一个近代化国家,比他那些糨糊一样的同胞国家要强多了。到了查理三世的儿子维托里·阿梅代奥三世(1726—1796,1773—1796在位)时,他虽然把爷爷和爸爸统治时期的一些行政改革荒废了,但对军队建设却很关心,模仿当时的军事强国普鲁士,打造了一支精锐的部队——当然,这个精锐,只能是相对于意大利其他各国的军队来说。

就这样,在来自法国的启蒙思想影响下,意大利各国或自愿、或不自愿地进行着一些改革和变化。在它们看来,就这样慢慢悠悠,过完18世纪,进入19世纪,走一步看一步呗。谁知道,历史不会给它们这个悠闲的机会。很快,法国爆发的一颗“原子弹”,把意大利再度推入旋涡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