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可不知的意大利史
1.3.6 第七节 内斗!老大哥米兰

第七节 内斗!老大哥米兰


如前面所说,自从伦巴第人入侵,意大利国土上出现两强乃至多强对峙之时,一些城市就开始崛起,并且日益强大。尤其公元10世纪以后的几百年间,意大利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全欧洲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一脚插到地中海的意大利,成为重要的贸易往来中转站。意大利本地的商人们利用其地理优势,泛舟出海,到欧亚各地做生意,或者在本土附近中转。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金融业随之发展。在这些方面,那些自治城市比起封建领主的统治区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意大利城市高速发展,一方面使得意大利在政治上邦国林立,加速分离;另一方面也大大促进了意大利经济的突飞猛进,甚至在全欧洲堪执牛耳。

在公元12世纪以后,意大利的贵族们分成圭尔夫和吉柏林两个党派,彼此对立。每个党派的核心都由若干个贵族家族组成。大致来说,圭尔夫派代表新兴的贵族、资本家,在德皇和教皇的斗争中,圭尔夫派通常拥护教皇,反对德皇干涉意大利;吉伯林派则代表封建旧贵族,一般拥护德皇,反对教皇干涉世俗政治。但在另一些时候,圭尔夫派支持德皇,而吉伯林派和教皇勾结,也是毫不奇怪的。即使一派内部,涉及城邦利益、家族利益,依然会大打出手,当面翻脸、背后捅刀子都是家常便饭。有时候,圭尔夫派和吉柏林派为了争夺一个城邦的领导权会相互撕咬,有时候则是圭尔夫派统治的城堡和吉柏林派统治的城邦进行战争。教皇、德皇也会不失时机地掺和一腿,让意大利这锅粥越煮越糊。

意大利城邦中,最古老的一个是米兰城(当然,它没罗马古老)。长期以来,米兰既是仅次于罗马的意大利乃至全欧洲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天主教廷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据点。公元10世纪,奥托一世称帝后,扶持天主教势力来抗衡封建大贵族,于是米兰大主教趁机成为雄踞一方的教会诸侯。


米兰

米兰位于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南面。早在公元前3世纪,古罗马共和国就占领米兰地区。此后随着罗马的进一步扩张,此地成为欧洲重要的商贸要地。米兰还是基督教的传播中心,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就是在米兰发布《米兰敕令》,使基督教合法化。公元4世纪末,米兰还一度成为西罗马帝国的首都。


作为罗马时代走过来的老牌城市,米兰在意大利的名望可想而知。米兰的内部斗争非常激烈,大贵族、小贵族、市民阶层,他们都充分享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滋味。早在公元11世纪初期,米兰便爆发了米兰大主教和小贵族之间的战斗,主教联合了大贵族和中产阶级市民,把对手轰出了米兰。后来德皇也参加进来想浑水摸鱼,内斗双方又联合起来,把德皇挡在米兰城外。等打退了德皇,米兰人的内斗再次爆发,这回双方阵营重新组合,是小贵族联合中产阶级把主教和大贵族轰出去。而结果和上次差不多,又是德皇参与进来,迫使双方停止对抗,共同抵御皇帝的威胁。

通过这一次次反复折腾的滑稽斗争,米兰逐渐获得了不受皇帝制约的力量,市民阶层的力量也被充分展示出来。原本贵族领主凌驾一切的封建邦国,逐渐转为市民阶层拥有权力的城市国家。公元1097年,米兰市民选举出了他们自己的执政官。当时米兰的政治体制是“城市公社”,这种制度有点像是古罗马共和国的复辟,原则上所有市民都能加入。城市公社选举产生执政官,但重大的决议则要由城市公社委员会(相当于古罗马元老院或者后世的议会)来通过。由于委员会是不拿薪水的,所以很容易理解,实际上执政官和委员们一般都是名门望族的权贵,有钱有势才能当大官。尽管如此,毕竟他们的权力来自民众选举,几大贵族家族在城市政治舞台上争权夺利时,也必须考虑市民的意见。

164344

米兰的崛起

米兰是意大利第一批城市国家之一,加上历史悠久、地位重要,很自然就成为意大利城市国家的盟主。在公元12世纪下半叶,正是米兰领导意大利众多城市,对抗德意志皇帝“红胡子”腓特烈。尽管在战争中米兰曾经多次被德军蹂躏,公元1162年更被彻底摧毁,红胡子还下令用铁犁在城里耕出深沟,再撒上盐。但数年后,这个不屈的城市又在废墟上重建,人口比以前更多,城墙范围比以前更大,它领导的意大利联盟几乎包括了全部的城市,并且最终打得腓特烈一败涂地而被迫放弃武力征服意大利的念头。

米兰由于曾经和“红胡子”腓特烈一世对掐、反对德皇,因此算是圭尔夫派的盟主。不过米兰的政客们本身也是两派俱全,斗得不亦乐乎。

这时候,仿佛是古罗马历史的重演,米兰城市内部的贵族和平民又开始斗争起来。不过平民们可舍不得像一千多年前那样离开城市。现在不是青铜器时代了,离开城市去哪儿啊?相反,平民建立了自己的组织——平民社团,利用选举投票和街头暴力,向贵族们抢班夺权。毕竟平民人数众多,又有新兴的商人阶层为领导,一些贵族也开始向平民示好,宣传有利于平民的政治主张,从而赢得平民的拥护。公元1212年,米兰城市委员会里面的半数席位已经由平民担任。平民们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组织了自己的军队,既能够抵御外敌入侵,也能够在内斗中用来威慑贵族们。公元13世纪中叶,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斗争,民众派的领袖德拉托雷家族(圭尔夫派)战胜了政敌,掌握了米兰大权。

但在掌握了权力之后,平民社团本身又开始了蜕变。其中的有钱人

(大商人、银行家)本来的目的就是争取和自己财力相符合的政治地位。一旦成功地挤入政坛上层,并且和封建贵族比肩而立,乃至自己也成为新兴权贵之后,他们当然不会再甘愿和自己的穷同胞——手工业者、小商贩等分享权力。这样,平民社团分化了,上层与原先的贵族合并成为新的权贵,下层则逐渐失去组织,遭到暗中破坏,最后还沦为权贵家族们“改朝换代”的斗争工具。比如平民派领袖帕加诺·德拉托雷,他拥有大量的封建地产,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平民。

因为当时战乱频繁、内争不绝,城市社团民主政治也遭到破坏。再加上德意志皇帝为了保持自己在意大利的最后影响力,必须扶持和利用贵族。城邦大权越来越集中到大贵族家庭手中,成为寡头统治。每年选举的执政官,则变成长期任职的“城主”,而且这城主宝座,通常都在当权的贵族家庭里私相授受。

公元1277年,德拉托雷家族被宿敌维斯孔蒂家族(吉伯林派)击败。米兰大主教奥托内·维斯孔蒂当上城主,身兼宗教与政治大权。其后,奥托内的族孙马泰奥·维斯孔蒂接替城主,且被德意志皇帝封为“帝国代理人”。马泰奥掌握米兰大权后,维斯孔蒂家族一边继续和德拉托雷家族展开纠缠不休的斗争,一边率领米兰积极对外扩张,通过战争、政治、外交手段,抢占大片领土,许多城邦都对米兰称臣。公元1395年,吉安·加莱亚佐·维斯孔蒂被德意志皇帝文策尔封为“米兰大公”,从而正式变成了一个封建君主。“北丐”米兰在公元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成为意大利五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