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可不知的意大利史
1.2.9 第九节 基督教!帝国精神文明

第九节 基督教!帝国精神文明

正当罗马帝国由盛转衰、焦头烂额时,一个宗教却趁着这混乱劲儿,在帝国境内逐渐兴起。这就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包括东正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等教派)。

基督教诞生于犹太人中间。古罗马共和国末期,罗马军团东征,犹太人居住的巴勒斯坦地区也遭到入侵,犹太人遭到罗马统治者的疯狂掠夺。犹太人在罗马统治下苦闷、不满、想反抗。他们多次起义,也惨遭镇压和屠杀。这种情况下,犹太人自己的宗教犹太教(信奉上帝耶和华)得到蓬勃发展,衍生出许多教派。其中一个分支发展成了后来的基督教。

传说在罗马帝国开国皇帝屋大维统治时代,一个叫耶稣的圣人在犹太教基础上创立了基督教。耶稣诞生于公元前1年12月,他带领彼得、约翰等十二个门徒,到处传教,宣扬上帝是唯一的真神,信仰基督可以得到拯救。耶稣被尊为“基督”,又说他是上帝的儿子下凡。由于初期的基督教主张信徒们要团结在上帝、基督和圣徒周围对抗魔鬼,要建立人人平等的“千年王国”,实际上是在号召犹太人反抗罗马暴政,因此遭到罗马帝国及其附庸的犹太上层的镇压。耶稣在公元33年被巴勒斯坦地区统治者希律王钉死在十字架上。

耶稣死后,基督教分为两大教派。其中一派的领导是耶稣的大弟子彼得,另一派的领导则是保罗。保罗是拥有罗马公民权的犹太人,家境小康,最初曾反对基督教,后来被教义感化而加入了基督教,一跃成为重要骨干。彼得派和保罗派的分歧,一方面表现在宗教仪式和律法上,但更实质的分歧是分别代表的群众基础不同。彼得是“草根”,代表广大穷人,对罗马统治深恶痛绝,主张比较激烈地反抗世俗政权;保罗则是中产阶级,相对较为保守,妥协性也更多一些。两者可以分别算是原始基督教中的“左派”和“右派”。

136961

耶稣遇害

彼得和保罗尽管意见不合,但他们还是领导基督教继续蓬勃发展。当时的罗马帝国,地域辽阔,种族众多,贫富悬殊,因此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都颇为尖锐。而基督教主张不分种族,不分贫富,只要信仰基督,就是手足兄弟,即使是奴隶只要信教,也能与大家平起平坐。这种思想在罗马帝国的混乱中,无异于一股清风,给人带来了全新的心灵感受。

基督教信徒越来越多,引起了罗马政府的注意。再加上基督教认为上帝耶和华是唯一真神,而罗马则是多神教,因此罗马把基督教看作异端,展开血腥镇压。公元64年和67年,彼得和保罗先后殉教。彼得是和老师耶稣一样,被活活钉死在十字架上。保罗好些,他有罗马公民权,所以被痛痛快快地斩首了。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基督教徒惨遭迫害,许多基督徒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送上火刑柱烧死,或者送入角斗场被野兽吃掉。

然而罗马帝国的酷刑并不能压制基督教徒的宗教信仰。相反,一些基督教徒在面对酷刑时,平和祈祷、直面死亡,给外界极大的震撼。而伴随着罗马帝国自身矛盾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仰基督教。基督教不光是在犹太人中间,而且在整个罗马境内四处开花结果。到公元2世纪末,全国基督教会达到上百个,基督教徒在全国总人口中占了5%左右。许多罗马贵族和上层分子也加入了基督教,这就使得基督教成为一股越来越强大的势力。

基督教内部的派系斗争,最终由保罗派占据上风。他们试图通过与罗马帝国合作来取得合法地位,因此不遗余力地向罗马帝国朝廷示好。在宣传教义的时候,他们也强调隐忍,作为奴隶就要乖乖听主人的话,作为老百姓就要乖乖听官府的话,安于命运,死后就能上天堂。基督教的主教们还经常公开宣称,咱们坚决拥护伟大皇帝,拥护伟大的罗马帝国!这样,罗马上层统治集团也渐渐意识到,基督教可以作为维护统治的有力工具。两家开始“眉来眼去”,尤其经历过“三世纪危机”后,罗马帝国内人心动摇,群雄并起,这时候基督教作为收拢人心的信仰,就越发显出其价值了。

公元303年,皇帝戴克里先(约244—311,284—305在位)为了维护自己的“神性”,发动了对基督教徒规模最大的一次镇压,要拆毁一切教堂、焚烧一切圣经、没收一切教会财产、逮捕一切教士,基督徒不能当官,奴隶永不释放,敢参加教会活动者一律处死!甚至连戴克里先自己的妻女,都因为信仰基督教而被处死。镇压虽然来势汹汹,但罗马帝国的很多高层都和基督教会勾结,不准备认真执行。当时罗马分为东西两部,罗马西部的正副皇帝——康士坦提乌斯(250—306)和君士坦丁(272—337,306—337在位)父子俩,就和基督教走得很近。因此在帝国西部很多地方,镇压流于形式,最后不了了之。

后来戴克里先退位,君士坦丁靠着基督教会的支持击败了竞争对手,当上罗马西部皇帝。他在公元313年颁布了《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合法,并且把政府没收的教会财产都发还。这是基督教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基督教会尽管已经和罗马很多高官贵族勾结,但名义上还在遭打击,从此则有了堂堂正正的身份。此后君士坦丁继续扶持基督教会,承认主教的领导地位,从国库给神职人员发薪水,神职人员豁免劳役和人头税等,从而把基督教变成了一个“官方宗教”。君士坦丁还亲自参与教会内部的斗争,支持“三位一体派”,打击“阿里乌斯派”,宣布皇帝是教会的最高领导。这样,在君士坦丁的主持下,基督教会完成了教义的统一、组织的规范,与罗马帝国朝廷紧密合作。

138249

君士坦丁大帝

此后基督教会在历代皇帝支持下,更得到飞速发展。公元392年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关闭基督教之外的一切神庙,正式确立了基督教作为“罗马国教”的地位。从此,基督教成为西方的主流信仰,后来罗马帝国虽然灭亡,但基督教的地位却保留了下来,直到今天依然是欧洲大陆以及全球许多地区的主流信仰。

罗马教会与教宗(教皇)

罗马帝国中后期,基督教会遍布帝国全境。其中最著名的是罗马城附近地区的教会。罗马教会的首领称为“教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皇”。据说,罗马教会是耶稣的大门徒圣彼得建立的,圣彼得被后人尊为第一任教宗(教皇)。此后,罗马教会势力日趋强大,成为欧洲中西部全体基督徒的领袖,几百年后在意大利中部建立了教皇国,而且在中世纪一度形成了凌驾于欧洲封建君主之上的罗马天主教廷。从圣彼得开始,到2013年登基的方济各,前后近2000年间出现了200多位教宗。其中君士坦丁宣布基督教合法化之前总共有30多任教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