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可不知的意大利史
1.2.8 第八节 隐患!蛮族的渗透

第八节 隐患!蛮族的渗透


罗马从共和国转为帝国之后,有了一个更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行政效率也得到提高,再加上25万常备军的设立,在军事力量方面更进了一步。建国后两百年,先后经历了克劳狄、图拉真、安东尼等几个王朝。一个个贤明的或者荒唐的皇帝轮番交替在位,国家政治英明一阵子,又混乱一阵子,还时不时打打内战、争夺皇位什么的。

在这种不断的波折起伏中,罗马帝国依然在向外继续扩张。到公元2世纪左右,罗马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其疆域东到里海岸边的亚美尼亚,西到大西洋畔的西班牙,南到北非地区,北到不列颠岛,人口约5000万,是当时世界上唯一能和中国汉朝相比的大国。


暴君尼禄

尼禄(37—68,54—68在位)生于罗马贵族家庭,自幼丧父。尼禄的母亲阿格莉皮娜是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的外甥女,守寡后嫁给了这位皇帝舅舅,之后玩弄权柄,使得尼禄成为继承人。克劳狄乌斯死后,阿格莉皮娜发动政变,立尼禄为帝。尼禄成年后,又杀死了自己的母亲,成为名至实归的皇帝。历史上对尼禄的评价颇多矛盾,有人认为他体察民情,关心平民,从而得罪了贵族;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嗜血的暴君。尼禄热爱艺术,本身就是一个诗人、剧作者、演唱者与竖琴演奏者。但其执政记录简直不堪入目。他滥杀无辜,害死两任妻子,为大兴土木建造宫殿而制造了公元64年罗马大火,并且嫁祸于基督教,大火整整烧了一个星期,使许多罗马著名建筑葬身火海。公元68年,高卢和西班牙发动反尼禄起义,尼禄派兵镇压,一路得胜。这时候罗马人民发起了暴动,尼禄闻讯,误以为是高卢和西班牙的造反成功了,仓皇逃出罗马,元老院立刻废黜了尼禄,并派兵追捕他。尼禄随后自杀。尼禄之后的三个皇帝,在一年内接连被暗杀或自杀,使得这一年被史学家称为“四帝之年”。


随着国家疆域的扩大,罗马帝国自身的毛病也在不断积累。强大的帝国在初期意味着更集中的力量和更强的统治,但后期却不可避免地陷入腐败。罗马帝国主要依靠奴隶来耕种做工,市民阶层尤其是贵族们往往穷奢极欲,追求享乐。官吏横征暴敛,奴隶不断反抗,造成了经济的衰退,农民和手工业者大批破产。庞大的罗马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这种情况下,帝国内部的政治斗争也日趋激烈。罗马本地贵族和意大利贵族、意大利贵族和外地行省贵族之间,为了争夺帝国大权而战,元老院和骑士阶层相互仇视。在公元192年甚至爆发了内战,各省的军队纷纷拥立自己的总督、长官为皇帝,群雄割据,激战了整整五年。凑巧的是,这时候的中国也恰好处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时期。东西两个世界超级大国同时面临内乱,实在是个对人类文明不好的消息。

内战后上台的罗马皇帝赛维鲁(145—211,192—211在位),深知现在谁拳头大谁就是皇帝。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拼命讨好士兵,给他们发很高的军饷,为此不惜加紧搜刮老百姓。这样一味地杀鸡取卵当然不能维持太久。等到赛维鲁的后代亚历山大迫于无奈降低军饷时,士兵们就在公元235年发动兵变,杀掉了皇帝,另外拥立大将马克西米努斯(173-238)为皇帝。而敌视马克西米努斯的元老院贵族,随后又煽动了一次哗变,把马克西米努斯也杀死了。此后,罗马帝国兵变就跟玩游戏一样,一个接一个的皇帝被哗变的士兵杀掉,昔日尊荣无比的皇帝宝座,竟然成了高风险职业。

似乎嫌这些内部麻烦还不够,外部的威胁也在步步紧逼,那就是蛮族。罗马帝国时期的蛮族中最重要的是日耳曼人各部族。这些北欧过来的彪形大汉们早在共和国时期就曾对罗马边境构成严重威胁,后来被名将马略给拍回去了。此后骁勇善战的日耳曼人一直是罗马最大的敌人。罗马在西边征服了高卢,东边征服了希腊,南边跨越地中海征服了北非,唯独在北边,由日耳曼人盘踞的今德国、东欧地区,始终不能被罗马帝国征服。


条顿堡之战

公元9年,罗马总督瓦鲁斯在条顿堡森林遭到日耳曼人的伏击,3个军团全军覆没。3万罗马人多数战死,部分被俘,瓦鲁斯总督拔剑自杀。这使得罗马开国皇帝屋大维伤心得成天用脑袋撞墙,一边撞一边伤心地喊叫:“瓦鲁斯啊,把军团还给我!”此后,尽管罗马军团发动了报复性战争,打败了日耳曼人,夺回了被抢走的罗马军旗,但终究还是没法完全控制住日耳曼人。在莱茵河东岸的大片土地上盘踞的日耳曼人依然是罗马境外的不安定因素。


后来,居住在罗马帝国边境的日耳曼人和其他蛮族,有很多逐渐进入罗马帝国境内,有的打工,有的干农活,有的沦为奴隶,还有的被招募为士兵。这些蛮族人进入罗马军团后,如鱼得水,作战英勇,很快成为罗马军团的重要组成部分。赛维鲁通过内战上台后,就从蛮族人中选拔了很多人加入自己的近卫军团,给予他们很高的军饷。而随着罗马政治斗争的日趋激烈,内战和暴动此起彼伏,军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军队中的日耳曼人和其他蛮族对罗马帝国的发言权也渐渐加大,甚至连罗马皇帝有时都换成了“蛮族”。比如前面说的公元235年,罗马皇帝马克西米努斯一世,就是在蛮族士兵的拥戴下登上皇位的。而马克西米努斯本人,也是出身在希腊色雷斯的“蛮人”。

而帝国境外的蛮族,尤其是日耳曼部族的哥特人、勃艮第人、汪达尔人等,也是一波接一波向帝国冲锋。由于长期和罗马军队交战,以及有同胞被招募到罗马军团当兵,他们的军事水平不断提高。曾经英勇无敌的罗马军团,如今沦为军阀们争权夺利的工具,而且其中早有大批蛮族“渗透”。这就使得他们面对蛮族入侵时,到底能发挥几成战斗力,完全看心情和运气。

134440

罗马帝国疆域

公元3世纪中叶,帝国东部的3万名哥特人渡过多瑙河,进攻罗马帝国本土。驻守边境的罗马军队中间本来就有很多日耳曼蛮族,他们当了“带路党”,伙同外来的哥特人一起洗劫了许多城镇。当时的罗马皇帝是个阿拉伯人,叫菲利普(204—249,244—249在位),他派大将戴基乌斯(201—251)率兵抵抗,结果哥特人和叛军一起拥戴戴基乌斯当新皇帝。戴基乌斯大喜,当即调转枪口,回师罗马,把菲利普杀掉了。但这位见利忘义的戴基乌斯也没好下场,两年后哥特大军再次入侵,戴基乌斯终于还是死在日耳曼人的手中。哥特人还迫使继任的皇帝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承认已经被哥特人到手的俘虏和钱财都归哥特人,而且以后每年要缴纳一大笔钱孝敬哥特人。过去在欧亚纵横无敌的罗马,现在轮到他们在蛮族面前屈膝求饶了。

此后,罗马帝国费尽心力,终于击退了哥特人入侵,然而帝国本身的混乱劲儿没有丝毫更改。凡是手握重兵的将领,都可以尝试自己造反玩玩,过一把皇帝的瘾。一次接一次的内战,一个接一个的皇帝死于哗变、造反和蛮族入侵。从公元235年赛维鲁被近卫军杀死,在短短40多年里,罗马帝国竟然更换了21个皇帝,大多数是死于非命。广袤的帝国疆域,沦为野心家上演闹剧的舞台。

公元260年,罗马帝国皇帝瓦列里亚努斯(200—?,253—260在位)带兵与波斯王国作战,结果兵败被俘,成为波斯国王的奴隶,每天跪在地上给波斯国王当上马的墩子,这也是罗马自建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内忧外患还造成了帝国部分疆域的分裂,野心勃勃的行省总督都谋求自己的荣华富贵,他们有人带兵挑战中央政权,企图当皇帝;有人自信心没那么强,就割据一方。在瓦列里亚努斯之子伽利埃努斯(约218—268,260—268在位)在位期间,帝国境内一度有30个地方长官自称国王,此外还产生了东西两个大的割据势力——高卢帝国和帕尔米拉帝国。

高卢帝国和帕尔米拉帝国

高卢帝国(259—273)是罗马驻外将领建立的分裂国家,占有今天的法国、西班牙和英国南部等大片领土。帕尔米拉帝国(262—272)则是中东地区统治者趁着罗马被波斯击败的机会崛起的帝国,占有今天的土耳其、中东地区等大片领土。后来高卢帝国因陷入内部士兵和民众起义的困境,被迫重新归顺罗马。帕尔米拉帝国则被罗马军队灭掉。

公元3世纪中期的这数十年混乱,史称“三世纪危机”,罗马帝国几乎陷入分崩离析的状态。后来的罗马各任皇帝费尽心力,对内镇压起义,对外击退蛮族,终于勉强结束了危机。罗马皇帝和元老院之间的矛盾得到了缓和,大批日耳曼等蛮族部落也被征服,有的成为帝国的隶农(相当于农奴),有的被罗马军队吸入军队。依靠这些蛮族兵扩充帝国军力,罗马帝国再度征服了莱茵河、多瑙河之间的土地,有了些中兴的模样。

但是这种安定是难以长久的。内部矛盾只是被压制,而没有消除。帝国经济已经衰退,财用、军饷不足,迫使皇帝和帝国政府继续横征暴敛甚至纵容士兵抢劫农民。军队已经养成了哗变弑君的“传统”。罗马60万军队中蛮人已占40万以上,这些蛮族在未来将为帝国挖掘坟墓。帝国还把首都迁出了罗马城。

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改革

公元284年罗马又发生军队政变,皇帝被杀,近卫队长戴克里先处死了政变主谋,登上皇位。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罗马帝国中央集权、强化国家机器。他很看重加强皇权。从屋大维开国以来的三百年,罗马皇帝名义上的身份是“首席元老兼第一公民”,理论上是经过元老院认可的。而戴克里先则把罗马皇帝变成了“神”,臣民对他必须顶礼膜拜。戴克里先大批吸收蛮人进入罗马军团,又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并由两个正皇帝(奥古斯都)和两个副皇帝(恺撒)分工治理。此举却造成了此后帝国的又一次内战。其继承者君士坦丁大帝扫平群雄再次统一罗马后,迁都到君士坦丁堡,从而使得罗马城和意大利失去了原先的独特地位。他们的改革加强了统治力度的同时,也加强了对隶农和平民的压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