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和田玉把玩艺术
1.2.2.2.3 3.鉴定注意事项
3.鉴定注意事项

(1)看断口

古玉的蛀孔、蚀斑以及腐蚀残破处,多是自然侵蚀而成,因而没有锋利的尖角,残痕处无刃性,手感舒适自然。而新玉则往往采用砣击等方式来作伪蛀孔和蚀斑,往往残破处断口参差,残痕锋利,扎手。

alt

白玉蝉(汉)

(2)看材质

明高濂《燕闲清赏笺·论古玉器》道:“近日,吴中工巧,模拟汉宋螭玦钩环,用苍黄、杂色、边皮、葱玉或带淡墨色玉,如式琢成,伪乱古制,每得高值。”

alt

和田玉嫦娥(唐)

这句话很好地反映了多数作伪玉器在用料方面的特点:作伪古玉多选用一些次玉,其玉质色古,多绺裂,石性重。正因其质地不纯,色彩不正,肌理粗糙,光泽晦暗,颇似出土古玉,将以上特点加以巧妙利用,则很具欺骗性。

(3)看颜色

作伪玉器多为“重蚀、重色之器”,对于色彩过于鲜艳、腐蚀残破严重的玉器要多加留意。

alt

碧玉镯(唐)

作伪沁色多浮于器表,染料附着不牢固。例如:土沁在水中浸泡可以除去;红沁、铜绿沁可用酒精棉球擦除等。

(4)看色形

色形即颜色的分布状况。采用提油或浸染方式作伪的古玉其沁色往往没有过渡层次,成片分布;采用“开窗”的方式,在玉器表面淋油或覆蜡,可达到部分受沁的效果。

alt

龙头玉如意

对于采用这种方法作伪的玉器,其受沁部分与未受沁部分会呈现出突变的颜色或质地。而真的古玉,其受沁部分与未受沁部分在透射光下会呈现出渐变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