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学
1.7.3 时间之于音乐
时间之于音乐

时间不象空间那样是肯定的并列关系,而是否定的外在关系……被抽空的时间是没有意义的……节拍的出现就是时间之河的波浪,是将时间质点上的个别加以区分的结构。

可以说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任何一个声音,它的时间有长短,时间不像空间那样是肯定的并列关系,而是否定的外在关系。

时间是否定此一点而进入另一点,接着又否定这另一时间点而进入那另一时间点,如此循环不断的过程,在这些时间点先后承续之中,每一个别的声音可以有时独立的作为一个单元而固定下来,有时也可以与其它声音发生数量上的联系,因此时间变成可以数计的,是线形连续点上的随生随灭。这个“此时”一出现就把自己否定掉,让位给另一个“此时”这种时间的线,以及线上的点,如果不作特殊处理,相互之间没有差异,就成了抽象的,空洞的东西,在寂静的暗河中流淌而不会被人认识和感知。

节拍的出现就是时间之河的波浪,是将时间质点上的个别加以区分的结构。听到轻快的节奏时就马上想要跟着打拍子,跟着音乐去歌唱,如果是舞蹈的音乐,腿马上就想动起来。受到了音乐感动。

同样的道理,挤了很多人的餐厅中的不规则的骚动以及它所引起的闹哄哄的情况是使人厌烦的。这种来来往往的奔跑,这种噼噼啪啪和唧唧喳喳的声音应该规则化才行,因为人们在吃喝时有许多空余的时间要消磨。这种场合象在许多其它场合一样,音乐就很合时宜,除掉消磨时间之外,还可以使人不想到一些旁的令人分心的事。

被抽空的时间是没有意义的。任意一个个别主体,也就是每个人,都生活在时间的线上。“我”的存在同时意味着在时间上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声音也可以说是人对时间的回忆。音乐与人的渗透方式便是以这种本质展开的。通过掌握时间的运动及其节奏,掌握人自己的运动状态。

但是,仅仅是抽象的声音在时间上的运动还不是音乐,它还需要另一个重要因素:内容。亦即精神洋溢的情感、心灵世界的活动,使外在的声音运动和内在的主体情感运动结合,音乐才得以诞生。

将抽象的时间分解为长短高低等,是另一种尺度,亦即时间单位,在每一个时间单位里,声音须有不同的定性,不能前后无别;其次,这种定性在各时间单位里须有规律地浮现,这就是说音乐要有节奏。音乐以时间为基础的运动,渗透到主体的心灵里时把主体卷着走,引起它的同情与共鸣。这就是音乐的效果。

音乐处理时间的方式是给它以确定,定下它的尺度,给它以规律,时间的漫流被规范起来,迫使它按照某种规律流转。从主体方面来看,主体也不是漫漫黑夜里的任意流转,内心既不是空洞的黑暗,也不是无定性的毫无差异的抽象,也不是无停顿的持续存在。如果是这样的情景,人也就不能反审自己,不能向内心发问,对自己记忆、意识、思想、情感进行判断,追寻自己的内心。只有在抽象的持续性中,割出一道裂痕,显出一种停顿, 自我在这种回思返省本身中就想到自己,回到自己,把自己从幽暗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