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学
1.6.4 绘画空间的压缩
绘画空间的压缩

绘画必然要打破空间的整体性,把立体化为平面是必要的,这不是人类才能的局限。 因为绘画要抛弃自然事物的自然状态; 它只是精神世界的反映。

在我看来,绘画不同于雕刻的主要特征是,它破坏了主客体的统一以及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以主体的特殊性为主。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要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琐屑事件和偶然因素。

绘画虽然压缩了三度空间的整体,却仍保留空间关系,把三度空间缩为平面。它没有对空间彻底否定,只有音乐才彻底否定了空间形式,绘画只取消了三度空间中的一度。这是由于绘画转向了内心生活这个原则决定的,由于这种内在化,外在事物只有通过压缩它们处在空间整体中的那种形状,才能呈现于内心观念。

人们一般把这种压缩看作绘画中的一种任意的行为,因而是一种缺点。依他们看,绘画表现自然事物,应完全按照它们在实际中的样子,表现精神方面的思想和情感,也应借助于人体及其姿态。要达到这个目的,平面就很不够,不免落后于自然,因为自然是以完全另样的形式,即以完整的形状出现的。

绘画在物质空间方面,当然比雕刻更加抽象。但是这种抽象性远远不是由于纯粹任意性的压缩或是人的技能够不上描绘自然及其产品,而是由雕刻向前发展必然要迈进的一步。

雕刻就已经不是对自然的肉体存在所作的一种单纯的摹仿,而是一种来自精神的再造,它把不适合于表现精神的内容中的那些平凡自然生活中的方面都删除掉了。在雕刻中这样被删除掉的特殊因素之中有颜色,所以剩下来的只是感性形象的抽象品。

绘画却相反。绘画的内容是表现精神方面内在的东西,只有在脱离外在事物而回到精神本身之中才能通过外在事物,作为精神的反映,而把精神表现出来。所以绘画虽然也是为观照而进行它的工作,但它的工作方式已发生变化,不再保存实际完整的占空间的自然存在的状态,而变成精神的一种镜像。只有在消除了实际存在,把实际存在改造成为一种供精神去领会的单纯的精神的显现,才能显示出那种客观事物的精神性。

因此,绘画必然要打破空间整体性。有人认为,这是人类才能的局限,它抛弃自然事物的完整形状。我以为,绘画作品有必要把立体化为平面。它不能脱离观赏者而独立存在,它必须同时是观赏者自己的精神反映,所以不能保持实物的三度空间的那种完整的独立存在。

在自然界里空间形式是最抽象的,而绘画却要掌握住空间形式中特殊具体的细微差异,这就需要运用比较丰富多彩的材料,也就是按照空间形式来表现的原则要运用在物理上界定得较细致具体的物质。这物质方面的各种差异如果要显出对艺术作品的重要性,空间整体就不能再是最后的表现手段(媒介),就必须破坏三度空间的完整性,以便把物理方面的差异现象突出地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