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学
1.6.1 浪漫型艺术的主体性
浪漫型艺术的主体性

无论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浪漫型绘画一路攻城掠地,彻底占领了这个领域。主体性成了最高原则。

我现在要强调一个概念:主体性。主体性是精神从外在世界退回到自己内心世界时,所获得的观念上的自为自觉存在。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从此精神就不再和它的肉体结合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了。

从雕刻过渡到其它几门艺术种类,是古典型艺术向浪漫型艺术的一般转变,是由于主体性原则既侵入了内容,又侵入了表现方式。

这一转变,使得雕刻原有的那种实体性的客观的统一,那种各部分契合无间和融贯一致的静穆和完满自足的状态,遭到瓦解和分裂了。

就内容意义来讲,雕刻把精神的实体和还不自觉为个别主体的个性直接结合成为统一体,从而造成了一种客观的统一体,这里“客观”因素指一般永恒的,不可变动的,真实的,不带任意性和个别特殊性的那种实体性因素。另一方面,雕刻却仍把精神的内容意蕴完全融化到肉体里去,把肉体当作能从精神内容方面获得生气灌注和意义的方面,从而造成一种新的客观的统一,这里“客观的”是指和主体的内心生活相对立的实际存在的外在世界。

因此从内容方面来看,我们看到的一方面是精神的实体性,即真实和永恒的世界,亦即神性的东西。但是在浪漫型艺术里的主体性原则,这种神性的东西是作为主体或人格,作为自觉的绝对所具有的无限精神性,作为代表精神和真实的神,而由艺术去掌握和表现出来的。和这方面相对立的是尘世凡人的主体性,这种凡人的主体性既然不再和精神的实体性紧密结成一体(直接统一),就要按照它的全部凡人的特殊性展现出来;凡人的整个心境和丰富的表现也可以由艺术去处理。

主体性原则是神和人两方面所共同的,也就是说,它成了这两方面重新统一的结合点。这样重新获得的统一不再具有原来雕刻所表现的那种直接性,现在只是一种结合和调解,基本上是两个不同方面的妥协、按照它的概念,只有在内心或在观念里才能充分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