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学
1.5.10 雕刻的材料
雕刻的材料

一般说来,木料由于它的纤维和纹理,如果不镶金或涂上其它的东西,不适宜于雕制具有宏伟风格的作品,而只较适合于小型雕像。 中世纪时,往往用木料来造小型雕像,这一情形一直延续到今天。

关于雕刻的材料方面,古希腊人不仅具有优越的创造力,而且在加工方面所表现的修养和熟练技巧也令人惊叹。

雕刻不能像其它艺术一样利用多面性媒介作为材料。尽管雕刻在这一点上比建筑好,但是建筑的任务并不是要表现出精神的生动性。所以,选取材料是雕刻的难点。

在雕刻的早期时代,艺术家总是要先制作石膏模型,因此塑造的形象就会受到限制。例如两个眼睛不是一样大,一只耳朵比另一只耳朵低,两只脚长短不齐等等,到了后期,艺术技巧成熟的时代,雕刻家们或是直接在大理石上雕刻,或是即使使用模型,在施工时也很自由,不受模型的拘束。因此,古代艺术家做到了气韵生动,这在照抄模型之中就多少要受到损失。

木料

在雕刻家们用来塑造神像的各种材料之中,最古老的一种是木料。在一根树柱或一根木柱上面安一个头,这就是木雕的开始。最早的庙中神像很多是木雕的,不过一直到斐底阿斯时代,木料也还在应用。例如普拉提亚城中的由斐底阿斯雕刻的明诺娃女神的巨像大部分就是木料镶金的,手脚和头部才是大理石的。米雍也用木料雕成一座赫卡特神像,只有面孔和躯干部分,无疑是替伊琴那岛雕的,她在这个岛上特别受崇拜,每年有一次祭典,据伊琴那岛的居民自己说,首创这种祭典的是奥辅斯。

一般说来,木料由于它的纤维和纹理,不适宜雕刻具有宏伟风格的作品,只较适合于小型雕像。中世纪往往用木料来造小型雕像,就连在现代也还是如此。

象牙、黄金、青铜和大理石

用象牙和黄金作为雕刻的材料是从雕像着色的时代开始的,它一般与黄金配合使用。象牙是一种纯洁精美的材料,很光润,不象大理石那样现出颗粒纹,所以很珍贵。象牙就多数应用到多种多样的小型雕刻作品中,例如基督在十字架上,圣玛利之类,此外还用在饮器上,雕出行猎之类场面,在这类作品中用象牙远胜于用木料,因为它既光润而又坚硬。

但是古代人用得最多的材料是青铜,他们对于熔铸青铜的技术达到了极高的精巧,炼出既细而又坚固的青铜板。特别是在米雍和泡里克勒特的时代,神像和其它雕刻作品一般都用青铜。青铜的比较深暗的不明确的颜色和光泽没有白大理石那么抽象,却仿佛比较温暖些。古代人所用的青铜一部分是用金银,另一部分是用黄铜,以各种不同的分量比例合成的。

由于熔铸技术的熟炼,青铜材料还拥有比大理石花费较少,施工也较快的优点。并且在制造青铜雕像时完全用不着打磨工作,所以可以使较精细的纹不受损伤。例如在整个普鲁士国家里,青铜雕像是屈指可数的,只有格尼孙教堂的一副青铜门,除掉柏林和布列斯劳两城的布柳肖的站像和威登堡的马丁·路德的像以外,就只有哥尼斯堡和杜塞尔多夫的少数几座青铜雕像。

青铜具有变化多端的色调和易塑的灵活性,可以适应各种表现方式,因此使雕刻有可能尽量扩充它的领域,创造出极多种多样的作品。

大理石却只能用来表现某些对象和某种体积,范围是有限的。例如它可以用来在骨灰瓶和花瓶上作一定体积的浮雕,但是不能用在更小的东西上。青铜则不排除表现任何体积的东西,因为它不仅可以铸成一定的形状,还可以打磨镌刻。以古代铸造钱币的技术为例。在这方面古代人创造出了完美的杰作。严格地说,古代的钱币并不是铸造的,而是用略呈圆形的金属片锤打出来的。这门技术到亚历山大时代才登峰造极,罗马帝国时代的钱币就已经退化了。在近代,拿破仑曾竭力在钱币和徽章方面恢复古代钱币和徽章的美,成绩相当卓越。在其他国家里,铸造钱币所考虑的主要只是所用的金属物的价值和正确的重量。

最能紧密结合雕刻目的的是大理石,因为它表面透明,纯白无色,光泽温润,特别是由于它的颗粒状组织和温和的返光,比起白垩似的死气沉沉的白石膏岩石有很大的优越性,石膏岩石太光亮眩目,不能表现细微的浓谈阴影。在古希腊,大理石的使用只有到较晚的时期才开始,就是在普拉克什特和斯柯巴斯的时代,这两位大雕刻家都以大理石雕像获盛名。

埃及人在进行极费力的雕刻作品时就用最坚硬的花岗石、黑花岗石、玄武石之类刻出巨大的雕像。

当然无可否认,雕刻理想的纯美在青铜作品里和在大理石作品里都同样可以表现得很完全。但是到了雕刻艺术开始走向形象的温润秀美时(这正是普拉克什特和斯柯巴斯的情况),大理石就变成更适合的材料。

宝石和玻璃

除了上述那些最主要的材料之外,还有宝石和玻璃。

古代的宝石,雕花玉石和宝石仿制品都是些无价之宝,因为它们在最小的体积上用高度的完美技巧复现了整个范围的雕刻艺术,从神的简单造像到各种各样的雕像群,表现出一切可能想到的美妙意象。在宝石上雕刻真正精工细作的人物形体都具有极高度的美,简直比得上有机的自然作品,只有用放大镜才看得出,却仍丝毫不损失容貌细节的纯真。我提到这点,只是要说明这里所用的艺术技巧已变成一种凭触觉的艺术,因为这里艺术家不能象大型雕像的作者凭眼睛去看和控制自己的工作,而是凭触觉来体会它。人们把这类宝石雕刻的作品拿在阳光里去看时,就觉得看到的仿佛是一种浮雕。

还有种材料是条丝玛瑙,古代人运用这种材料时,待别善于把它的各种颜色(尤其是白色和棕黄色)的纹理很精妙地烘托出来。伊米琉斯·泡路斯曾经把大量的这类雕花玉石和小器皿从希腊搬到罗马。

在运用这类简单的材料来进行雕刻之时,希腊艺术家所根据的并不是虚构的情境,而是神话和传说(只有关于酒神祭典和跳舞的题材是例外)。就连在骨灰瓶上表现死者生平事迹时,他们也一定要着眼到确与死者有关的某些特点,借此来纪念他。有心要用寓意的表现方式却不属于真正的理想,它只有在较晚的艺术里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