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学
1.4.13 尖 顶
尖 顶

方柱下大上小。高到一眼不能看遍,眼睛必须向上翻动, 自由巡视,方能勉强可看。一直等到看到两股拱相交,才能安息下来,就像心灵在虔诚的修持中先动荡不安,然后再超凡脱俗一样——是神把自己提升到安息的位置。

哥特式建筑大量采用尖顶形式,形成一个基本特质。这一特质解放了柱子,柱子的形状和功能得以改变。

宽广的哥特式教堂,屋顶的重力是很大的。柱子既要承担这一功能,又要把自由飞腾与上升的姿态表达出来,所以这一建筑里的柱子不直接支撑横梁,而是拱。而且支撑的方式,显得拱仿佛只是方柱的延伸,它起初从柱子出发,直线上升,然后很慢地逐渐向内弯曲,以便向对立的那一边倾斜,而左右两边仿佛无意地在上面相交于一点,成为尖顶。就像人的两条腿,在上半身自然地交接在一起一样。所以这种顶自然地被称为“人”字形顶。许多荷兰教堂就是如此,显现出柱子与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使用檐与梁的建筑方式却是完全不同的,屋顶的前后檐与它们下面的角柱成钝角,屋顶从表面上看明显就是被柱子支撑起来的。这与尖顶形成概念上的巨大差别。

哥特式建筑使用方柱。考察方柱与拱顶的关系和圆柱与横梁的关系,我们发现,明显的区别在于和谐与分离。方柱下大上小,高到一眼不能看遍,眼睛就势必向上转动,左右巡视,一直等到看到两股拱相交形成微微倾斜的拱顶,才可安息下来,就像心灵在虔诚的修持中起先动荡不宁,然后超脱有限世界的纷纭扰攘,把自己提升到神那里,才得到安息。

门窗上也重复着方柱与尖拱的同一形式。特别是窗子,东西两边走廊的下部分,尤其是教堂正中和合唱队席位的上部,都安置着巨大的窗子,眼睛如果注视它们的下部分,就不能同时看到上部分,像看圆拱顶一样,须抬头仰视。这是给人传达向上飞腾时,那种心神动荡不宁的印象和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