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学
1.1.17 当艺术面向观众
当艺术面向观众

艺术面对观众是矛盾的。它使艺术要与观众协调。投合观众的情形时时发生,艺术家必须克服这一矛盾。

当艺术面向观众时,就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其艺术作品不再是独立自足,静穆而爽朗的;不再是绝对向内的,而是转身向外,仿佛在和群众打招呼,迎接他们。它要凭自己的表现来与观众建立联系,和他们达成一致,取悦于观众。

静穆自持和面向观众,这一矛盾是所有艺术作品都有的。具有庄严风格的艺术作品如果只顾闭关自守,不愿向观众说话,结果就会显得枯燥。反之,如果过分面向观众,结果固然使人愉快,但也会丧失纯真,也就不单是凭纯真的内容和构思方式和表现方式本身来使人愉快。这种投合观众的倾向会使作品夹杂一些偶然性的东西,我们从它里面看到的不再是内容主旨和它本身决定的必然的形式,而是诗人或艺术家以及他的主观意图,他的矫揉造作以及显示他的创作技巧的本领。

从观众的一面看,也有这种情况:感觉到自己完全脱离了内容,他们发现自己竟然是在通过作品和艺术家打交道。艺术家在创造这个作品时的真正意愿和意图,他在构思作品时表现出多大程度的手艺本领等等。艺术家和观众在见解上、在判断上打成了一片,这种矛盾可能带来艺术家的媚俗。作品愈是被观众所喜欢,读者施展自己的主观艺术鉴赏愈得到发挥,愈使他们懂得艺术家的意图和观点,他们也就愈容易赞赏诗人。艺术家的虚荣得到了满足。

法国人特别爱在创作中追求这种阿谀奉承。这种魔力和动人的效果吸引着法国艺术家,他们在这方面也发挥得淋漓尽致。那种面向观众的轻松愉快的风格,他们甚至当作艺术要务加以发展了。

他们认为作品的真正的价值就在于满足旁人,于是就力求引起旁人的兴趣,这种倾向在法国戏剧体诗里特别显著。例如玛蒙特尔谈过一段关于他的《暴君德尼》剧本上演的小故事,剧中一个起决定作用的时刻是向暴君提出的一个问题。克勒雍扮演提这个问题的角色,等到时刻到了,她正在和达奥尼苏斯交谈,就在这一发千钧之际,她却向台前走一步,面向观众去提出那个问题,她这一招使作品博得全场喝彩。德国人就要好些,对于内容的严谨性就要求得高得多。没有内容而只取悦于观众的的艺术,在德国引不起人的共鸣。德国的艺术家更满足于内容的深刻,他并不为观众操心,在他们看来,观众应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去用心体会艺术品。